假使从未堕落(出书版)(48)
我站在阳台上,看着思齐离开的背影。
那是2008年的大年初一,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我看着这个伴随着我整个青春岁月的男子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线,融进暮色。
我想起,那时的我们。那时候我家还住在陋巷,冬天的时候那条道没有路灯。早晨6点40,我推开门,就可看见你。你戴着手套,穿着厚厚的棉衣,因为雾深露重,不停地抖着脚。然后你看见我,笑着说,”顺路,一起走吧。“
那时候,学校总是停电。一到晚自习的时候,啪的一声,整间教室都陷入黑暗。总会有生性顽劣的男生趁黑打闹,我害怕黑暗,因为在这骤失光亮的十几秒的时间里,我找不到那些恶作剧的黑手,还有在黑暗里的讪笑声。此时,你总是默默地递给我一支蜡烛,帮我点燃。
那时候,我的体育成绩怎么也及不了格。你每天早晨陪着我沿着东门边上的干道跑步。每次我跑不动的时候,你拉着我,对我说,”佳瑄,不要放弃。“那一年体育会考,我咬着牙跑到终点,昏倒的最后一刻看见你冲过跑道边的警戒线,他们说我是因为血糖太低。后来每次见到你,你的包里都有几块巧克力。
那时候,人人都爱在同学录上写着留言,我还记得你送给我的卡片,知道我要去到另外的城市,卡片上只有四个字。”一路顺风。“可是,当初我明明告诉你我们要考入同一所大学。我失信于你,可你却对我说一路顺风。
那时候,我在异乡收到你的第一封来信。即使我们已经学会了上网,学会了发电子邮件,可是你依旧那么坚持,医学院的信签纸上总闻得到带着消毒水味道的墨香,或许是我的错觉。那扎信,依旧存在书柜最顶端的柜子里,思齐,我数过,一共有一百三十二封。
这些过去的事,理所当然地被后来更多的事情所冲淡,模糊了愉快和伤感的界限。那些愉快,最终因为过于短暂而在回想起来的时候变得伤感;而那些伤感,却会因为叫人刻骨铭心而变成了回忆中的快活体验。一切已经混合成深冬时节玻璃窗上模糊氤氲的霜雾一样语焉不详的怀念,轻轻抹开一块来,才可以清晰看见所有曾经叫人动容得不堪重负的人事。
很久之后,当我终于能坦然面对思齐时,曾问过他,”为什么每次你都会劝我,告诉我没有人会在原地等待,但你还是等在那里?“
彼时,他的生活早已不再与我有交集,微笑着对我说,”佳瑄,很多事情结果并不重要。回过头去看,倘若过程足够精彩,又有什么关系?“
思齐,终于成为我记忆里的一抹底色,睿智的,宽容的,翩翩君子,温润如玉。
红绿灯闪烁,你会记得那哀怨的女声,在你的耳边哼着那首《乘客》
yes im going home
i must hurry home
where your life goes on
so im going home
going home alone
and your life goes on
你下车,然后左转。
高架桥过去了,她往右转。
下一个路口,
在哪里呢?
Chapter 14 誓言
28
我以为永远可以这样相对
好几回这样地想起舍不得睡
如果你能给我一个真诚的绝对
无所谓我甚么都无所谓
2008年2月8日,初二。黄历上讲吉神宜趋:天赦。
我站在城市酒店302室的门口,终于在静止了五分钟之后按响了门铃。
我不确信他是否在,更不确信他是否离开。
所有的行为都成了一种仪式。
只为有所交代。
退无可退,逃无可逃的时候,只能转过身,迎头而上。
思齐这么对我说。
门铃响了十几声之后,门开了。
不是别人。
聂亦鹏穿着一件白衬衫,上衣的扣子只扣了两颗,皱巴巴的,像是刚从洗衣机里捞出来,他的头发罕见的凌乱,房间里一股刺鼻的烟味。
我走进去,拉开厚厚的窗帘,他有些不适应突如其来的光线,皱了一下眉头。
”你来做什么?“
”把衣服穿上,我开窗户。“我把床边上的烟灰缸倒进了垃圾桶,顺带抽走了他夹在手指间正在燃烧的那一支。
”还楞着干什么?去啊!“我看着他,知道他设计的并不是这样的开场白,其实我也不是,但谁知道呢?
卫生间里穿来淅沥的水声,我顺便把房间粗略收拾了一下,打开窗户透透风。他就这样在这里待了两天?
我刚准备从地上捡起他的手机电池,准备装上。他突然走出来,冷不丁地说,”别动!“我吓了一跳,转过身看着他,”就让它这样,别动。电话太多,烦的很。“
我把电池和手机放在桌上,再也不去碰它。看着它,像是在看一个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会灰飞烟灭?
”吃饭没有?“我看着他坐在床边擦着满是水珠的头发。
他摇了摇头。
”走吧,带你去吃饭。“
坐在车上的时候,他问我,是不是回家吃?
我白了他一眼,过年的时候要找到还在营业的饭馆真不容易。不过,所幸,大的酒楼还有吃的,虽然味道不怎样。
路上,我妈给我打过一次电话,问我回不回家吃饭?我说不了。她在那边喜滋滋地猜测,跟思齐在一起?我支吾了一声。她连忙说那你们好好玩,就把电话挂了。
”能吃辣吗?“我翻着菜单。
他心不在焉地打量着这个小包间,”干嘛不在大堂吃?“
”怕遇见熟人。“我知道他会这么想,索性不给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