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笑清国(491)+番外

作者: 清风飞 阅读记录

海澜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她不用想就知道是这是倾心在捣鬼,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做事情不知道轻重,大概是看见裕妃这些日子有些太嚣张了,竟然唆使狗去找她麻烦,小白虽然通人性,可是凡事总有个万一,若是伤了年明珠可就糟了!便是自己也没有办法护着她!

海澜忙对身边的凌风说道:“你快去看看到底怎么一回事儿!那只藏獒太危险,不能再留在皇宫了,赶紧把它送到圆明园好了!另外赶紧去把倾心找回来,让她到院子里跪着去!她是怎么看着她的藏獒的!”她这么说,那是明显的偏向倾心了,其实大家嘴上不说,心里也都知道这是固伦长公主故意对付年明珠呢!

凌风领命去了,海澜这才对齐嫔说道:“听说三福晋今天身子不舒服,已经有太医去问诊了,本宫今天肯定忙,也没空去看看,齐嫔就代替本宫走一趟吧!”

齐嫔对栋鄂氏早就不满,不为别的,这栋鄂氏只知道在海澜面前卖好,对她这个正牌的婆婆反而疏淡的很,让她难免心中吃味,现在听了海澜的话,便笑道:“多谢皇后娘娘挂念,只不过她一个小辈儿,哪敢劳烦皇后娘娘啊。”

海澜淡淡的说道:“我这么关注她,倒不是为了别的,前些日子皇上还羡慕人家都抱孙子了,偏偏弘时的福晋到现在肚子还不见动静,这栋鄂氏平时身子一直都好好的,今天突然不舒服了,本宫不免要多想一些,你还是去看看吧!”

正说着话,村儿进来回禀道:“主子,外面八福晋和隆科多福晋一起来了。另外还有好几个命妇,都等着拜见主子。”

海澜想了想,说道:“先请八福晋进来吧!然后是隆科多福晋,让其他的人先候着。”佟可心后来真的出家为尼,隆科多福晋经常进宫来替她讨海澜的“香灰”……

花厅的几个人听了,都赶忙告退,不一会儿八福晋郭络罗氏便进来了,她一看见海澜就说道:“皇后娘娘,求你救救妹妹吧!臣妾这么大年岁了,可不想死到海外去,再说了,弘旺还没有成亲呢?总不能让他娶一个番邦女子吧?臣妾这次进宫,就是想来求求皇后娘娘……”她说着,居然一下子跪倒在海澜的面前了。

海澜自然知道她心中想什么,也知道此刻去拉她起来是不行的,郭络罗氏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敢爱敢恨,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海澜对她还是很有好感的,只不过在这件事儿上,海澜真是帮不上忙。

其实海澜现在已经算是帮了八阿哥夫妻的大忙了,历史上的郭络罗氏,可是死后都被雍正戳骨扬灰了的,现在只是远走海外,到了倭国,过的仍然将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海澜看来,这根本就是最好的结局,后世的日本,可是国人争相想去的国度,只不过现在跟大清朝比起来有些落后罢了。

海澜端起桌子上的茶杯饮了一口,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就是:主人家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是不能随意喝茶的,除非他想送客了,所以才有端茶送客的名目,八福晋跪在地上,本来以为海澜会去扶她,哪知道她竟然端起了茶杯?郭络罗氏顿时就愣住了。

海澜微笑道:“八弟妹,其实你也应该知道,这事儿你求本宫是没有用的,因为八王爷惹恼的不是本宫,也不是皇上,而是太上皇……八弟妹若是觉得跪着舒服,你也可以跪着,不过本宫觉得还是起来一旁坐着说话比较妥当。”

郭络罗氏此刻也知道她的那一套在海澜面前行不通,她讪讪地站起身行问道:“皇后娘娘这话是什么意思?臣妾有些不明白,王爷高丽王做的好好的,为什么又要让他去倭国当什么总理大臣,这分明是……”

海澜将手里的茶盏往高几上一撂,发出“噹”的轻响儿,郭络罗氏顿时打住了话头,惊讶的看着海澜。

海澜语气淡然的说道:“八弟妹,八王爷和十四王爷做了什么,你也应该知道点风声吧?竟然敢说什么……太上皇是被皇上逼宫才让位这样的话,哼!太上皇的一世英名,都被他们毁了,难道在他们的眼中,皇阿玛就这么不中用吗?也难怪太上皇生气,老十三被圈禁了十年,如果八弟不想去倭国,那也好,十三弟住过的地方现在可还闲着呢!若不是皇上刚刚登基,觉得惩戒亲兄弟太过了有些不祥,你们以为,这事儿会这么轻易的就了结了吗?”

郭络罗氏一听海澜把话说的这般明了,顿时背上出了一层很汗,海澜见她终于老实了,这才说道:“八弟妹,不要一听见番邦,就觉得那是蛮荒之地,其实倭国的气候跟咱们大清差不多,你们到了那里,生活一段时间就会习惯的,你们身份尊贵,手下的人那么多,肯定不会吃苦的,等日后皇阿玛把这事儿忘了,再想法子也不迟……”

事已至此,郭络罗氏知道一切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她见海澜说着又端起茶杯来,便赶忙起身告辞,海澜也不挽留,直接把她送了出来,在门口,正看见当院跪着的倾心,正巧隆科多的福晋也进来了,她看见倾心这一出,忙问道:“固伦长公主这是犯了什么错儿?皇后娘娘居然忍心让她在这里跪着?不如卖给老身一个面子,求皇后娘娘饶了固伦长公主吧!”

郭络罗氏现在还幻想着将来能回归中原呢,所以也跟着求情道:“是啊皇后娘娘,公主还小着呢,就算犯了什么错,肯定也是无心之失。”

倾心一看两个有身份的人在给她求情,忙说道:“皇额娘,女儿真的不知道小白会自己跑出去,以后女儿一定看好它,绝不让它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