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瑟/天下志之锦瑟无双(出书版)(128)

作者: 淡月新凉 阅读记录

皇帝虽不在,早朝却依旧认真严谨,众人所商议的最紧要一事,便是日前洛林郡那场雪灾。

却听苏黎道:“日前秦王已经谕下拨五十万两白银赈灾,又派专人司职,本王深以为是。然而朝廷历年来赈灾,却总有部分灾款不翼而飞,如今国库正是吃紧的时候,本王以为,此次赈灾,决不能再容许任何一个官员哪怕一文钱的中饱私囊!”

底下一群官员纷纷附和,皆道宁王所言甚是。

苏墨亦点头称是:“宁王的意思是?”

“此次赈灾,本王意欲派出两个二品以上官员一同监察,深入洛林,确保每一两灾银都为灾民所用。各位同僚意下如何?”

身负监察重任,又要深入灾区,若然成形,那必定不是短时日能够解决的事情。

一份绝对的苦差,办得好是理所应当,办不好却是其罪难脱。众人虽然都表示同意,然而苏黎让推举监察人选时,殿中却一时沉默下来。

良久,却忽闻一丝轻笑,竟是苏墨开口打破了殿中平静:“既然诸位同僚都觉得为难,那本王就当先自荐,愿前往洛林,监察赈灾事宜。不知,哪位同僚愿意同行?”

此言一出,殿中无不震惊,连苏黎眸中也闪过一丝惊异,片刻之后,便又恢复常态,看向余下官员:“诸位同僚?”

春风斜阳(二)

“臣愿往!”

片刻之后,殿中终于响起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声,众人皆向声音来处看去,原来是工部尚书徐宁。

苏黎沉眸望去,复又转头看向苏墨,征求意见道:“秦王以为如何?媲”

“自然再好不过。”苏墨笑道,“此次赈灾需建造大批屋舍,实属工部分内,徐大人肯前往,那洛林郡的百姓们有福了。丫”

“秦王亦纡尊前往,臣也不过想为洛林郡百姓做些实事罢了。”徐宁躬身道。

“既然如此。”苏黎看了徐宁一眼,淡淡接过话头,“此行,就辛苦秦王与徐大人了。”

散了朝,苏墨与苏黎最后离开大殿,一般的玄色朝服,一般的身量,一般的俊朗非凡,走在宫道之上,惹得四下许多双眼纷纷停驻流连。

苏黎仿若未觉,只对苏墨道:“二哥因何突然想去洛林郡?莫不是为弟说出分担朝政的话来,让二哥为难了?”

苏墨蓦地笑出声来:“三弟未免多心了,我闲散惯了,向来没为朝廷办过什么实事,如今便正好借着这一场雪灾,试试自己究竟有没有这一身懒骨头有没有用武之地。”

“洛林郡天气奇寒,二哥身子受得住?”苏黎顿了顿,又道。

“自然受得住。”苏墨低头一笑,“垂死之际都挺了过来,还有什么受不住?”

闻言,苏黎眸光微微一变,心中忽而有些想提一提锦瑟,然而话到嘴边却还是变了:“如此,还请二哥保重身子。”

二人就此散开,苏墨出宫回府,而苏黎则仍旧前往内阁。

案头照例是一些需要他定夺的折子,苏黎拣起来一一批阅,刚阅到第三本,陆昭又捏了几张折子过来呈上案头:“王爷。”

苏黎抬头看了他一眼,伸手取过他呈上的折子,漫不经心的一一阅过。

陆昭便压低了声音道:“秦王此次主动要求前往洛林,怕是有所图谋。”

苏黎眸光忽而有些停顿,仿佛在细细思量什么。

“王爷?”陆昭又低唤了他一声。

苏黎回过神来,淡淡瞥了他一眼:“那依陆相之见,他是图什么呢?”

陆昭凝眸,淡淡吐出二字:“民心。”

苏黎听了,却勾了勾唇角,笑起来:“倒也未必。”

“哦?”陆昭看着他意味深长的笑,倒是有些疑惑起来,“不过一个受灾严重的郡县,他还有别的什么可图?”

苏黎随手抛下折子:“也许,就是为了图个安稳。如果这个朝廷如今是个瓮缸,那么他,大概是不想成为那瓮中之鳖。”

“若皇上此次离京是为了设下翁缸,那也是针对王爷您罢了,倒不该与秦王所有牵连。”陆昭沉吟道,“今时今日的模样,反倒似他自己要趟进这摊浑水。”

苏黎淡淡垂了垂眼,眸光散略:“他的心思,深不可测。无论是对他,还是对皇上,此次,我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王爷所言甚是。”陆昭道,“还好徐大人及时站出来请缨与他同去,如此一来,他的举动,我们倒也能掌握一些。”

苏黎略略点了点头,忽又道:“晚上你去徐宁府上走一趟,该吩咐他什么你知道。”

“是。”陆昭垂了眼,躬身退下。

苏黎仍旧低头批阅折子,终于闲暇下来时,已经过了午时,内侍见他停歇下来,忙的去传了午膳。

因国库空虚,苏黎早前刚刚下令缩减皇宫上下吃穿用度,如今他的午膳亦不过数道简单菜肴,虽未至凄凉,与从前相比倒也却是大相径庭。

他蓦地就想起锦瑟来,若她如今在此,想必又会拿眼瞪他了。而如今,她应该正在那别院之中,欢天喜地的准备过年,吃喝想必是不会少了。

思及此,他忽而也没了用膳的胃口,匆匆吃了一些,便又回到桌案后,提笔给锦瑟写信。

其实昨日读过她的信后,他当下便回了一封让人快马送出,没想到今日提起笔来,却仍似有绵绵不绝的话说。

从前,从未尝如此,而如此,也未尝不好。

而此时,远在仲离的锦瑟,其实远没有苏黎想象中那般欢天喜地。 仲离气候温暖,因此即便是快过年,锦瑟也丝毫不惧冷,只穿了秋装坐在庭院中,百无聊赖的拿菜叶喂一只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