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穿成万人嫌贾环(100)
老者叹口气,继续道,“这还不算,前几年,村头的张大娘,儿子当了兵,上了战场,人没了。朝廷给的抚慰银子也全被里正拿走了,这个没良心的!张大娘连银子的影儿都没瞧见,儿媳妇也跑了,就剩个小孙女。要不是好心就救了个姑娘,这娘俩个现在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可否见见这位张大娘?”姬辰问。
“唉。张大娘病了很久了,要见,怕是得去她家了。”
“那麻烦老人家给带个路。”
“好,好啊。”老者满口应道。
张大娘住在村头,从营地过去要穿大半个村子。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齐整干净,众人进去的时候一个小姑娘正端着水盆从屋里出来,见了老者,迎出来,笑着叫道,“夏爷爷,您来了。”
“嗯。夏爷爷带人来看看你奶奶。”
“奶奶在屋里。我带您进去。”
“你史姐姐呢?”老者牵着小丫头的手问道。
“史姐姐去隔壁村教书还没回来。”小丫头答。
屋子不大,人多了挤不下。只姬辰和李福带了两个亲卫进去询问具体情况,贾环和其他人在院子里等着。
天气和暖,贾环坐在院子里昏昏欲睡,迷迷糊糊见着一个年轻的姑娘从外边走进来,看着有些眼熟。
“你们是谁?怎么在我家?”那姑娘气势汹汹地问。
一听声音,贾环猛地从树荫下跑了出来,“史姐姐!”
史湘云震惊地看着贾环,有些不确定,“环兄弟?”
“史姐姐,是我,贾环。”
“真的是你!”史湘云喜极而泣。
“嗯。姐姐怎么在这儿?”
史湘云抹了把脸,笑着把贾环拉到树荫下。
当年史家败落时,她被退了婚,被流放,后来婶子嫌她碍事,将她一个人扔在了路上,从此开始一个人漂泊。几经辗转,到了这里,生了病,昏倒在路边,被张大娘救了。
张大娘儿子上战场没了,儿媳妇跑了,和一个小孙女相依为命,靠给村里人做针线活儿维持生计。张大娘用家里仅剩的钱给她拿了药,看病。见她无家可归,又收留了她。
隔壁村修了个学堂,但怎么都请不到先生,开始还计划着要招个秀才先生,后来降了条件,不要求秀才了,她就去试了试。但那边的村民不满意她一个女人当先生,后来京里传来消息,说是出了个女状元,她又被村民请了回去。
之后就一直干着教书先生的活儿,一边教书,一边温书。她虽被流放,但未贬为贱籍,可以科举。在张大娘家落了户,已经过了府试,计划着今年参加院试,若是中了秀才不仅能给张大娘省几亩地的税钱,还能给村里的孩子作个榜样。
史湘云说完自己,又问贾环怎么到了这里。
贾环给史湘云说了些贾家人的情况,又说自己是陪人办差才到了此处。
两人正聊着,姬辰了解完情况从屋里出来,见贾环和一个相貌姣好的年轻女子聊得火热,状似亲昵,几步上前,揽了贾环的腰,问,“认识?”
贾环遇见了史湘云正开心,忙拉了姬辰给史湘云介绍,“嗯,当然认识,我表姐。”
姬辰酸道,“你姐姐可真多啊。”
贾府的姑娘是挺多的,而且个顶个的优秀。贾环给史湘云介绍道,“史姐姐,他是景辰。我就是陪他来办差的。路过这里的时候,被村里的里正讹了,正处理这事呢。张大娘的事他也能做主。”
史湘云给姬辰行了礼,道了谢。
姬辰点头。
“景辰,史姐姐是原来史家的人,史家败落之后流落此地,小时候在贾家常见的。”
原来真是见了旧亲戚,怪不得要跟他撇清关系呢,“你是来陪我办差的?陪得倒是彻底。”
贾环尴尬地笑了笑,怕姬辰再说什么要命的话,忙拉着姬辰问,“事情可问完了?”
“问完了。”
“那回去?”贾环拉着姬辰就要往外走。
姬辰自是知道贾环在熟人面前不好意思,也不跟他争辩,揽着贾环的腰就往外走。
“有人呢。”贾环边走边扒拉姬辰揽在腰上的手。
史湘云心情凝重地看着两人离开。
以前也听过家族里有人养男宠和戏子,就是宝玉和秦钟也不清不楚的,倒也没什么,不过是养着玩的,和养个鸟儿、雀儿的没什么两样。
只是如今,看贾环的情形,竟是……
史湘云心里又酸又闷,覆巢无完卵,没了家族的依靠,他们一个个的都流落到如此地步,人不人,鬼不鬼。
照贾环所说,这景辰必是有一番来头的,不管是村里的事还是张大娘的事都能解决。史湘云苦笑,也是,探春、黛玉都做了官了,依旧护不了贾环,那景辰自然不简单。史湘云抹了抹脸上的泪,振作起来,进了屋。
郡里的太守是个聪明人,看有人绑了衙役和里正一起送到他这,心里犯了嘀咕。最近南边的官场不太平,都传是京里来了不得了的大人物……
太守将人留在了衙门,连夜派人去村里和县里调查,又把对自己不利的事都抹了去,对涉事人员进行了严惩。
姬辰坐在帐里,听李福给他禀报处理结果,冷笑道,“倒是个聪明人。但朕最厌恶这种人。彻查。这种人,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里三代之内就不要科举了。”
有了结果,一行人准备离开。
贾环从赵姨娘给他的银票里抽了两张。
“要给你史姐姐送银子?”姬辰这话说得直冒酸气。
“嗯,陛下在这等着就行,微臣自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