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穿成万人嫌贾环(30)

作者:花晨与月夕 阅读记录

“不错,你这事办得好,一会儿找你彩云姐拿赏钱。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继续去城南那边逛逛,但凡是没见过的稀罕植物,都想办法弄回来给我看看。”

贾环拿了个玉米棒子在手里摩挲。他本意是想看能不能找到土豆、红薯,没想到先找到的是玉米。

这时候的玉米还没经过改良,但好在已经基本有了后世玉米的雏形。

谷粒扁圆,玉米棒手掌长短,桌子上这些,他数了数,每棒大概六到十排谷粒。产量不会太高,具体的,还要等种出来之后再说。只是这些玉米还没完全长成就砍下来了,出芽率不知道怎么样。

“就这些吗,他那还有没有?”贾环又问。

文风摇摇头,“爷想要,自然全拿回来了。就这些。”

“那行,送到庄子上,让文老挂到通风干燥的地方。千万好生照看,莫让虫鸟老鼠糟蹋了,告诉文老这叫玉米,是可以让千万人吃饱肚子的好东西。明年把这些种下,先繁殖几年看看。”

“另外,你带些银子给文老,让他把庄子周围的地再买些凑成一百亩,开春的时候,雇几个人沿着庄子砌道墙,把庄子围起来,外人不可入内,玉米的事要先保密。”

“是。”

“去吧。”贾环还是不放心,又喊住文风,“回来!我同你一起去。”

这玉米的品种有待改良,不只是种出来就行那么简单,他得找文老当面聊聊,用他那仅有的遗传学知识,感谢高中生物,感谢大学选修课。

玉米的事让他激动了小半年,若不是要去学堂,他怕是要天天往庄子上跑了。

春天的时候,贾环亲自盯着种下玉米,学堂里休假的时间也几乎全耗在了庄子上。

一日傍晚,他从庄子里回来,贾府上下欢声笑语,问了个小丫鬟才知道原来是宝玉院试中了,第十三名。

贾环一愣,宝玉竟然去考科举了!

这还是宝玉吗,他穿的是红楼梦吧。这个宝玉该不会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也被什么人穿了吧。

贾环忙叫来彩云,让她带些东西,去园子里找宝玉的丫鬟们打听打听。宝玉怎么就突然转性,跑去科举了呢。

他这阵子忙着玉米的事,几乎忘了贾家这一大摊子的事。

晚饭后,彩云从园子里回来。

“问了袭人和麝月,都说是去年的时候,老爷答应了宝玉,只要宝玉中了举人,就让他娶林姑娘。从那之后,宝玉读书就越发勤奋了。”

这也算是因材施教了吧。

宝钗入选了东宫,王夫人愿不愿意,宝玉的亲事也只有黛玉最合适。

不过,这婚事要真成了,眼泪还怎么还,绛珠仙子还怎么还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情。

宝钗进京本是为了待选公主陪读,现在直接入了东宫,不知道算不算得偿所愿。

迎春避开了孙绍祖,嫁进了定远侯府,瞧着成亲时的阵仗,是很看重迎春的。成亲那日,他也见过这个二姐夫,文雅温润,一身书卷气,配迎春,挺好的。

这版红楼梦,难道要来个大圆满结局?

也不是不行,贾家的女孩儿都挺好的。

只是,如今宝玉中了秀才,他和赵姨娘在贾家的处境应该会愈发尴尬。

祸不单行,那日他正在学堂里上学,郑海突然从外边回来,在窗户外朝他招手,让他快点儿出来。

郑海一向稳重。贾环见他表情就知道出大事了,也不等下学,跟先生打了招呼便收拾东西出来了。

“爷,不好了。城东新开了家铺子,也开始卖钟,而且和我们的一模一样,我们有的他们都有,还只卖成本价。一上午下来,销售量快赶上我们七八天的了。”

贾环皱眉,“可知道是谁家开的。工匠哪儿来的。”

“薛家。”郑海道。

“薛家?哪个薛家?”贾环一时转不过来。

“就是之前住在我们府上的薛家!”郑海愤恨道。

因为当年贾环去梨香院求药的事,他对薛家的印象一直还不错。没想到,薛家一个皇商,竟然还做这种事。

--------------------

第17章 薛家仿钟

17

“那他们是怎么做的?工匠哪儿来的?总不能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吧。”贾环追问。

“爷,三个月前,我们这有一个工匠,晚上喝酒,打翻烛台烧死了,事后派人去查验,已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了。两个月前也有一个工匠,据其家人所说,是晚上出门喝酒,失足,掉河里溺死了,至今未找到尸体。现在看来,这两个人多半没死,是被人收买了。”

“查,继续查。”贾环又问,“官府管这种事吗?”

他仿制西洋钟,至少是自己买了钟拆开,自己研究怎么做的,这薛家,直接偷了他的工匠!还故意压价格!

“收买工匠的事?”郑海问。

贾环点头。

郑海摇头,“对方是薛家,多半不会管。”

如今的薛家,搭上了东宫,气焰正盛。

宝钗是个谨慎周到的,自进了东宫,如鱼得水,一直好消息不断。薛家早不是当年刚进京时,需要贾家庇护的薛家了。

贾环说,“去城东看看吧。”

去了城东,那新开张的店铺果然人来人往,贾环怕人认出来就没有进去,只远远地看了两眼,就回了自己的店。

门可罗雀,甚至能听见隔壁赵姨娘店里客人的说话声。

维持了几日,店里的状况越发惨淡。最初的几日,时不时还有进来看看的客人,又过了几日,连来看看的客人都没了。

让人去查新开的店铺,除了最初查到的,竟是再没有进展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