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盛华(343)
这厢。
姜卿意刚跟宋家子弟吃完饭,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而后黑衣猎猎的太子殿下便已出现在眼前。
姜卿意有些诧异,因为越修离眉头紧锁,浑身滋滋儿冒着冷气,难道他知道她悄悄去德妃那个道观了?
姜卿意不免有些心虚起来。
“殿下吃过了吗?”
越修离凉意一滞,居高临下看着她,“姜卿意,做什么亏心事了?”
“没有啊。”
姜卿意见他没发现,顿时理直气壮起来,“倒是殿下,你来这里做什么,急匆匆的,莫不是要来见你那位楚华公主?”
“你已经见过了?”
“没见,殿下不是说要避开些梁国的人么?”
越修离身上的气息这才柔和下来,“时辰不早,早些回府吧。”
越修离留下护卫,独自离开。
姜卿意看着他的背影离去,指尖轻捻,看来这位逍遥王模棱两可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姜卿意回到国公府,天色已经不早。
“小姐,您回来了。”
车嬷嬷过来,拿来一个首饰盒,“国公爷说梁国使臣今日已经如今,皇上也已从从皇家道观回京了,明日宫里会举办迎接使臣的宫宴,让您早些准备。”
姜卿意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套翡翠的首饰,若是没记错,这是前世姜淮送给过姜玉惜的。
“先收着吧。”
“是。”
“对了,今日还有人送来了这个。”
车嬷嬷又拿上来一张纸,纸上画着一块像是刻意被劈开成两半的玉,玉上分别刻着一个字,‘楚’‘衍’。
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算什么
“是何人送来的?”
“一个面生的丫环,说是她主子吩咐送来的。”
“拿去烧了吧。”
姜卿意淡淡道,“就算太子当真与楚华公主曾很要好,那也不过是孩童情谊罢了,她没必要当真。
陪娘亲用过晚膳,苏家军也寻了来、
“已经找到了小小姐的踪迹,不过看起来,小小姐并非被人掳走或是拐走,她都是一路跟随不同的人,且有着目标的前进。”
“怎么会,小阿鸾才几岁,就算她早慧,也不至于这么大的胆子。”
“属下们还在查,不过至少可以确定,小小姐暂时安全,小姐您不用太担心了。”
姜卿意应下,“对了,舅舅可有传消息回来?”
舅舅和宋睢他们回郑国也有一段时间了。
苏家军摇摇头。
姜卿意替舅舅算了一卦,卦象不算明朗,看来今儿的卦真是算太多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桑榆见姜卿意还没睡,“小姐是不是在等太子殿下呀?”
“他今日应该格外忙吧。”
又是朝务,又是皇帝回京,还有大梁使臣,肯定忙得没空来见她,更没空跟她解释什么。
桑榆陪她一起看着天上的星星,数着这夜色过去。
天色大亮时,宫门口已经排满了等待进宫的马车。
姜卿意原以为要等一会儿,就听人喊了声,“这不是栖霞县主吗!”
“哎呀,县主怎么还排队呢,到我前头来吧。”
“我更前一些,到我前头来,我们都没意见。”
“没错没错,这天儿越发热了,闷在马车里可难受呢。”
姜卿意正欲拒绝大家的好意,就听到有人哼了声,“有什么了不起,一个个上赶着巴结,还要不要体面了,像是乡巴佬进了城似的,也就是个表面光鲜的盆中花罢了,值得你们这样。”
“这位是谁啊?”
众人看着面生的年轻女子含着薄怒问道。
来人一身秋香色长裙,满身的白玉翡翠,很是显贵,“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大晋人软骨头,难怪不如我大梁!”
“我认出来,这是大梁使臣梁国太傅之女慕容白,听闻她跟大梁的楚华公主关系极好。”
“哼。”
慕容白见她们认出自己,翻了个白眼旋身便往走使臣通道大摇大摆进宫去了。
姜卿意抛了一卦,挑眉,“地滑,易摔。”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慕容白就踩上了地上一滩水渍,脚下一滑,砰的一声狼狈摔在了地上!
众人惊呆了,那么干净宽敞的路,也就角落那一小块地方的青砖碎了,积了一点点儿水,又恰巧在墙根附近,阴凉生了些青苔,她但凡步子迈得大一点也不至于摔啊!
栖霞县主,果然神算!
众人对姜卿意更加有一种发乎内心的尊敬和信任,并执着的要求姜卿意必须走前面,姜卿意不答应都不行。
姜卿意只得先一步进宫。
路过慕容白时,听她骂骂咧咧叫嚷大晋风水不好、大晋宫人蠢笨比不上梁国宫人等等话,脚步停了停,回头看她,“有句话虽然不当讲,但我这个人跟慕容小姐一样心直口快藏不住话,就直接跟慕容小姐说了吧。”
“我们这儿有句老话,叫蝙蝠身上插羽毛,我觉得慕容小姐现在正是这只蝙蝠。”
“你什么意思!”
“不懂?那慕容小姐不如去问问慕容太傅,他书读得多,应该能听得懂。”
“你嘲笑我没文化?”
“啊。”
姜卿意回答,“这一句慕容小姐倒是听明白了。”
慕容白觉得她每个字儿都带着刺,可她的确没听懂她前一句是什么意思,有种一肚子气撒不出来的憋屈感。
直那群大晋人呵呵笑道,“蝙蝠身上插羽毛,还能是什么意思,你算什么鸟儿呗。”
“我看她顶多算只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山鸡。”
“你还别说,大梁就是山多,要不是这样,那群喜欢挑事的大梁兵岂能躲得过我大晋的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