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宠妃路(165)
没办法,大清的国情就摆在那里,就算皇上是恋爱脑,在这种事情上也无能为力。
谁让大清的根基是八旗了,自然八旗里的旗人,先天性的就会对于非旗人的鄙视和打压。
之后,就是包衣宫女出身,和大选八旗出身的贵女。
在这两者之间,皇后肯定愿意前者生,而非后者。
因为八旗内部联姻,你永远也不知道,这一家私底下到底能拉拢到什么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不说别人,就说娴妃。
看上去是不是娴妃娘家只有两个世袭佐领,家族又没有什么高官,对皇后完全没什么威胁。
可实际上娴妃的长姐在康熙年间就嫁给了奉恩辅国公宗室富增,她哥哥讷礼的女儿则嫁给了奉恩将军宗室色克。
一家格格,全部嫁给的都是宗室。
宗室力量有多大呢?
从顺治、康熙、雍正,到天生政治皇帝的弘历,乃至于之后的大清皇帝都一直在削弱宗室力量。
可即便是如此,在晚晴慈安慈禧想要垂帘听政,最大的阻碍依然是宗室王爷。
显然大清宗室这些王爷,一个个的也不是傻子,私底下可一直都没认输,没直接躺平任由皇上打杀,都在想方设法暗中各自小动作不断了。
毕竟安亲王岳乐可是给所有宗室人做了一个好榜样。
不去看娴妃家其他姻亲,就只看对方嫁入的宗室姻亲,若娴妃有一个儿子,未必不能拉拢人家。
倒时候人家未必不会意动。
或许有人会说,娴妃家里联姻的宗室,爵位都太低了,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拉拢了也没有什么用处。
这就是你蠢了。
仁皇帝那一朝,众阿哥争夺储君之位,亲自下场的宗室可不少,有些人甚至于还是双面间谍了。可没有一个和硕亲王、多罗郡王亲自下场,都是让自己那一脉的爵位不怎么样的人去冲锋陷阵。
人家都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了,还亲自下场做什么,又能有多少好处?傻子才会亲自下场。
更多的还是,瞧你有价值,有潜力,卖你一个好,赌对了血赚,赌输了也不会让自己伤筋动骨。
只要娴妃母子到时候利益给够,对方掌权的主支未必不会在暗地里支持娴妃母子。
可包衣出身的嫔妃,能够得着这样的人脉吗?
绝大多数都不能。
皇后现在很庆幸,庆幸弘历之前大选没有选八旗秀女入宫,所以现在只需要对付娴妃一人便是。
安嬷嬷闻言想了想,小心翼翼的说道:“主子,那容妃娘娘和嘉嫔娘娘那……尤其是嘉嫔娘娘那一胎,贵妃娘娘怕是已经看做是囊中之物了。”
皇后摇头,叹气道:“嘉嫔那边不用管,这事皇上是默认了的,本宫不可能让后宫从现在开始就再也没有新的皇子降生,只要有皇子降生,贵妃抱养阿哥的事,就是迟早的事,与其是其他人,还不如嘉嫔。”
一来嘉嫔也是包衣出身,就算皇子被高贵妃抱养了,日后也敌不过嫡子,而且嘉嫔娘家也不是什么小虾米,和高贵妃能有一战之力,还能分散高贵妃的精力。二来也避免日后高贵妃抱养一个生母是满洲八旗的皇子。
毕竟这事呀,说一千道一万,就一个重点——皇上愿意成全贵妃得心愿。
只要皇上愿意成全,那别人做再多的动作,除非皇上再也没有皇子诞生了,不然真是迟早的事。
既然如此,皇后还忙乎什么。
成与不成,都是白忙乎一场。要是被发现了,更是完蛋。
至于不让皇上再有皇子,信不信到时候她不是被废就是被病逝。
皇后才没那么傻。
好歹,她是皇后,最坏也有一条后路。
“至于容妃……”皇后眯了眯眼睛,想了想问道:“景仁宫有我们的人吗?”
“只有一个粗使小太监,不过景仁宫自从容妃娘娘爆出有孕后就管得甚严,那个小太监一直被拘在后殿,根本没机会靠近正殿。”周嬷嬷回答道。
这样呀……
皇后微微皱眉。
自从皇后真嫁给皇上之后,这十几年来皇后内心警惕的对象第一名里从来就没有容妃的名字。
先是哲妃,后是高贵妃,之后是娴妃,再来是大选秀女……
可现在皇后仔细想想后,发现不知不觉间容妃已经闷声发大财成了气候。
四妃之一,一儿一女儿女双全,家族也备受皇上重用。
尤其是现如今,顶头的三人,皇后、高贵妃、娴妃都无子,她反而是有子的嫔妃里位分最高的。
而容妃的儿子永璠,在皇上所有儿子里排位也不低。
尤其是在皇后心里,大阿哥永璜是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当新帝,三阿哥永璋又是汉女所出,不到万不得已他绝对不可能当新帝。
如此一来,往下数第一个不正是四阿哥永璠!
呵!
她儿子永琏病逝,不但显露了大阿哥出来,也把容妃母子显露出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皇后自然懂。
要是容妃再生下一个儿子来,兄弟齐心……后面的弟弟们未必能争赢。
想了想皇后说道:“容妃已经儿女双全了,足够了。”
周嬷嬷闻弦歌而知雅意,想了想说道:“容妃娘娘如今怀满六个月,还有一个月,内务府就要派人送守月姥姥和守月大夫,奴才会为容妃娘娘物色好人手的。”
皇后想了想说道:“别选那些自作聪明的,容妃也不是傻子,要是被人查到实物,就不好了。”
“恕奴才愚钝,主子的意思是?”周嬷嬷有些把握不准皇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