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宠妃路(188)
如锦连忙跪下“奴才错了,请主子责罚。”
“你去那边给本宫跪上半个时辰,好好涨涨记性。”黄令曼看向如锦指着房间角落说道。
因为是自己家里送来的人,黄令曼对如锦难免多了几分信任和看重,可没想到如锦却有些飘了,这种事情必须要一有苗头就打下去,不然不说皇上等人生不生气,恐怕其他人心里都会因为如锦的“大嘴巴”恨上自己。
不过到底是自家人,黄令曼随后又缓和了语气说道:“你要是在这样多嘴多舌,等撞到了皇上、皇后的手上,本宫可就是想救也救不了你。”
“奴才知错了,奴才再也不敢了。”如锦连忙说道,然后就跪行到旁边角落里,面对墙跪着。
黄令曼见状送了一口气,如果如锦不听劝,就算她会医术,黄令曼也不敢在将她留在身边了。
其实如锦那话没说错,就皇太后和皇后在弘历身边,万一弘历有个万一,那么……对黄令曼来说无论什么结果都不是好事。
一如弘历登基后,面对想要将额捏接回亲王府的庄亲王允禄和果亲王允礼,弘历可是一口就拒绝了,搬出仁皇帝当年的圣旨都没用,直接以“孝”拒绝。
谁又敢让一个皇帝不去尽孝道了。
所以弘历要是这个时候真驾崩了,哪怕新帝无意为难黄令曼母子,反而会善待他们母子几人,可就这一条,就够让黄令曼恶心。
更不要说如果自己的儿子被皇太后和皇后选中当幼帝,那更是完蛋。
自己绝对会被去母留子,而自己儿子,黄令曼不觉得永璠和六阿哥能有仁皇帝那么厉害,就算有,也没个孝庄文皇后支持。
运气好一些,蛰伏成功,最后翻身做主人。运气不好嘛,就是母子几人都被咔嚓了的下场。
历史上这两种情况都有,不到最后时候,谁也说不好自己拿着什么剧本。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如锦的担心没有错。
只是,在皇宫里,很多事情,你可以在心里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可以就按照那样去做,但却不能说出来。
说出来就犯了忌讳。
随后黄令曼让如露等人伺候她更衣,然后她就坐在了书桌前,开始心如止水的抄写佛经。
担心弘历?
不存在的。
弘历还有那么多年可活了,怎么可能会怎么容易就驾崩。
再说了,如果有蝴蝶效应,弘历真这个时候驾崩,那黄令曼也只能干瞪眼,有再多的抱负也只能隐藏下去,老老实实做一个太妃。
要是弘历真这个时候病危要驾崩了,黄令曼估计,别说自己了,就是皇太后和皇后也未必能插手。
更何况……
黄令曼严重怀疑弘历现在到底有没有生病!
这事老实说,黄令曼还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可从两辈子以来的总总其他痕迹来看,黄令曼是真觉得弘历现在是在装病,或者的确是生病了,可生的却是很小很小的病,至少没有到祭太庙要换人那么严重的程度。
一来是因为黄令曼在上辈子是真见过弘历生重病的时候,不想现在一点之前一点风声和迹象都没有。
弘历这个年纪,又两三天就被太医请平安脉,而且他还一点都不信灵丹之类,也不爱什么刺激运动的,所以不存在得了能让人突然暴毙的病。
这会儿突然就说自己病得不能起床祭太庙了,着实有些奇怪。
二来就是因为这个时间很敏感,没过多久就爆发了“弘晳逆案”,弘历通过这个逆案,把宗室收拾了一遍,让宗室变得听话了不少,至少明面上不敢在和他做对。
弘历的集权之路,又踏实的往前迈了一步。
第124章 纯嫔入旗
对于“弘晳逆案”黄令曼没有什么好说的,这事一来她插不进去手,二来黄家也插不进去一脚,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另外无论是弘晳真想要造反,被弘历发现,然后将计就计演了一出戏,最后技高一筹,抢先下手,让其完蛋。
还是弘晳其实没有这意思,只是因为废太子胤礽长子的身份,以及以前被仁皇帝亲自抚养的事情,让弘历对他进行斩草除根。
其实都一个意思——胜利者通吃,失败者只能任人宰割。
对于黄令曼来说,现在乃至于未来很多年,朝堂上的大事她都插不了手,因为没办法插手。
黄家是包衣,哪怕因为她被弘历提拔,管的也是盐政织造,江南那边的事,黄家有一定发言权,毕竟众所周知盐政和织造差不多都是皇上明着安插在各处的心腹眼线。可朝堂上还有边疆打仗的事,黄家既不管,也没那个本事。
再加上弘历处理朝政的手段很高,黄令曼也不用担心他翻车。
因此比起即将要到来的“弘晳逆案”,黄令曼更看重的还是如何在“弘历病重”中表现自己,加深自己的恩宠。
说句时候,要不是有上辈子的记忆,黄令曼这个时候也不会想着要争宠,毕竟她都迈入三十岁这个坎了。
可既然弘历不嫌弃,那这宠,自然要争。
黄令曼心里一点都不担心弘历生病的事,但抄写经文的字迹却有些潦草,她是故意的,故意如此,以表现自己的心慌,表现自己为弘历担忧的心情。
因为一直都没有接到去侍疾的事,黄令曼就一直窝在了屋子里,天天不是抄写经文,就是跪在佛前给念经祈求佛祖保佑弘历。
黄令曼没有去管其他嫔妃怎么做,反正她就这么做了。
又过了两天,总算是收到了九洲清晏那边的消息,说是弘历已经开始接见大臣,尤其是祭太庙回来的和亲王弘昼,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