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宫重生宠妃路(205)

作者: 月光蓝莲 阅读记录

【皇上,太偏心了!】

此时此刻不止一个人在心里这么想。

皇后听到圣旨内容后,更是心里一颤,盖因……皇上之前根本就没有和她商量过这事!

虽说,皇上开口后,皇后大几率就算心里不爽,一不会有太多的反对。

但“有”和“没有”那是两回事。

有些事情,结果很重要。而有些事情,过程很重要。

至少皇后就觉得册封后妃这事过程很重要!

但皇上圣旨都宣读了,皇后是个理智的人,自然不会当场做出抗旨不遵的事情来,心里很是不爽,但面上却笑盈盈的说道:“妾遵旨。”

随后在皇后身后的一众妃嫔才紧跟着领旨谢恩。

等众人起身后,吴书来笑着对嘉嫔等人说道:“奴才恭喜娘娘们了。”随后指着跟着他们一起进来的一个宫女说道:“皇后娘娘,这位便是林常在了。”

林常在很有眼神,吴书来提到她后,她便上前一步,在皇后面前跪下,磕头道:“妾常在林氏,叩见主子娘娘,主子娘娘万福金安。”

“起来吧。”皇后看了林常在一眼,说道。

“嗻。”林常在依言起身,然后很规矩的退到了一旁。

吴书来见状,笑着说道:“皇后娘娘,皇上哪奴才还要回去回话,若皇后娘娘没有什么别的吩咐,奴才便告辞了。”

“吴公公慢走。”皇后笑着说道。

等吴书来领着人退下后,皇后才重新走上宝座上坐下,高贵妃、娴妃、黄令曼、纯嫔和嘉嫔也都纷纷落座。

按海贵人和陈贵人就不敢继续坐在之前的位置上了。

要知道,知道大家都是贵人,自然是以封号、资历来排位。

所以海贵人和陈贵人是坐在嫔位之下的,可现在纳兰贵人和柏贵人封嫔了,她们两还是贵人,自然不敢坐在这两人前面,还有秀常在,这一次被封为秀贵人,可是有封号的贵人,比她们没封号的贵人尊贵。

于是两人只能看着有些傻的站在中间,不敢入住。

皇后见状,眸光微闪,笑着说道:“皇上已经下了圣旨,那么从现在起各宫各处就改口吧。”

“嗻。”众人应道。

如此纯嫔就是纯妃了,嘉嫔是嘉妃。纳兰贵人暂时是纳嫔,柏贵人暂时是柏嫔。

没办法谁让这两人之前是贵人身份了,没封号,在正式册封之前,就只能以姓氏称呼。

随后柏嫔很有自知之明的坐在了嘉妃的身边,纳嫔见状也不推让和客气,直接走到嘉妃的对面坐下。

见皇后等人没什么异议,海贵人和陈贵人又目送秀贵人坐在了柏嫔对面后,这才入座,等她们坐下后,余下的嫔妃才纷纷入座。

等众人坐下后,皇后看向纯妃、嘉妃、纳嫔、柏嫔笑着说道:“恭喜几位妹妹了,皇上心里有你们,你们日后也更用心伺候皇上才是。”

“嗻,妾谨遵主子娘娘教诲。”这一次得到晋封的几人闻言都起身应道。

“坐吧。”皇后随后和善的看着嘉妃和柏嫔说道:“永和宫之前十几年一直无人居住,内务府那边恐怕要打扫好几日,倒是要委屈几天嘉妃妹妹和柏嫔妹妹。”

只要能逃离钟粹宫高贵妃的魔抓,嘉妃还有什么不能忍的,闻言笑着说道:“谢主子娘娘关怀,皇上的恩典,妾岂敢说委屈。”

皇后闻言心里一动,随后笑着说道:“妹妹一个人住在永和宫难免孤单了些,就让林妹妹随妹妹一起住永和宫吧,本宫会通知内务府收拾屋子。”

皇后都这么说了,谁敢说不同意了。

“有劳主子娘娘为妾这般着想。”嘉妃笑着说道。

林常在也连忙起来谢恩。

如此,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135章 危险信号

突然来的大封后宫的圣旨,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皇后随后说了几句场面话后,就叫了散,她也要平复一下心情,顺便想想之后应该怎么走。

对于纳嫔叶赫纳喇氏,皇后其实不讨厌她,毕竟是自己弟媳的亲妹妹,若日后她真无福不能再生下一个嫡子来,让叶赫纳喇氏生子上位,对富察家来说也能沾到好处。

只是皇后没想到,原本看上去还有几分不情不愿,迫于各方面压力才挑选了两个秀女入宫的弘历,会在宠幸叶赫纳喇氏之后,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从以前的置之不理,到现在的捧若珍宝。

叶赫纳喇氏入宫不过三天,弘历就直接晋封她为嫔,那等日后叶赫纳喇氏生下孩子来,是不是就要封她为妃了?

啥,你说现在四妃已满?

不知道“病逝”腾空位置这一招吗?

实在是不行,前面贵妃还有一个位置了。

然而这事最关键的,不是叶赫纳喇氏得宠,而是……这一次大封后宫,弘历并未和她提前说。

的确是没有这方面白纸黑字的规矩,皇上要册封说还要和皇后说。然而在现实行事中,只要皇上对皇后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尊敬,都会提前给皇后透个气。

因此皇后慌了。

“嬷嬷,你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皇后有些惊恐的看着周嬷嬷问道:“这事,皇上根本就没有提起过。”

周嬷嬷闻言一惊,她刚刚就觉得奇怪,大封后宫这样的事情,皇后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透出来。毕竟她的身份不一般,别人不知道还情有可原,她不应该不知道呀!

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然是这样,连皇后事先都不知道。

不过对视皇后有些慌神的眼神,周嬷嬷连忙安慰道:“主子,您千万不要慌张,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让皇上没有告诉您,您现在都要冷静下来,冲动只会做出错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