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宠妃路(234)
这点是没办法洗的。
黄令曼自然也不会颠倒黑白,不过她又继续问道:“那你觉得,他们三人为什么敢这么做?就算一时忘记了,疏忽了,可旁边还有那么多人,他们难道傻了不成,不知道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这个问题倒是把永璠考到了。
毕竟永璠并不在现场,也不是这三人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可能会知道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呀!
想了想后,永璠不确定的迟疑的说道:“额捏,是不是因为他们少年得志,自大了?”
三人里最年长的和亲王弘昼,也不过和弘历同岁,今年33岁。怡亲王弘晓今年22岁,諴亲王胤袐今年28岁。三人已经是和硕亲王了,的确称得上是少年得志。
“那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能少年得志,为什么敢自大?”黄令曼又问道。
这问题的答案不是显而易见——因为他们是和硕亲王呀!
和硕亲王是大清最高等级的爵位。
要是和硕亲王在大清朝都不能自大,那让其他人怎么活呀!
“是因为他们是和硕亲王……”永璠反应不慢,话还没说完,心里已经明白过来,黄令曼要的不是这个答案,而是这个答案更深一层的回答——为什么他们能在这个年纪当上和硕亲王?
这三人的爵位都是先帝给的。
为什么先帝会给这三人爵位?
是因为这三人,一个是先帝的弟弟,一个是先帝的儿子,还有一个是先帝最信任的弟弟的嫡子,也就是先帝的侄儿。
至于功绩……那自然是半点没有。
纯粹就是投胎,投的好。
想了想,永璠看向黄令曼迟疑的说道:“额捏的意思是,让儿子讨得汗阿玛的欢心?”然后有一天也能如此。
虽然听上去永璠是答非所问,但黄令曼还是很欣慰,因为这代表着自己儿子不蠢,即便是没有想全,也想到了其中一个关键。
“这天底下谁不想讨皇上的欢心,你想,我也想,大家都想,那到底谁能得到皇上的欢心了?”黄令曼提点道。
永璠闻言皱眉,这个问题对他来说还太难了些。
平心而论,弘历自己对上书房读书的皇子还算相对公平,他并没有刻意抬高谁,也没有刻意贬低谁。
谁在上书房表现优秀,弘历就夸奖谁,谁表现得不出色,弘历就批评谁,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个人爱好来。
当然这也有现在上书房的皇子就只有三个,其中大阿哥永璜因为和底下的弟弟有年纪差,是被夫子分开教导的。
永璠和三阿哥永璋一起读书,两人年纪相仿,同时读书,但因为喜好、生母身份、伺候的奴才等原因,各科相比是有胜有负。
永璠受到雅利奇的影响,经常和雅利奇一起去骑马,所以他的骑射就很好。而永璋许是遗传了纯妃汉女的基因,诗词这方面就比永璠强。
有胜有负之下,彼此都能接受。
在这种生活很规律的情况下,想要自己像个妙招,跳出原有的框架来讨得汗阿玛的欢心,对永璠来说的确有点难。
不过永璠还是有招的,左思右想不得其招后,永璠看向了黄令曼,笑着说道:“还请额捏指教。”
“你呀!”黄令曼笑着摇头,也不戳破永璠这有些滑头的办法。
随后黄令曼坐直了身子挺直了腰板,脸上的笑容也收了回去,一脸严肃的看着永璠说道:“我只有一句话教给你,能不能明白,就要看你的悟性了。”
永璠见额捏如此严肃,也跟着严肃了起来,连忙起身站在黄令曼面前,等待黄令曼的教导“还请额捏直言。”
“换位思考、换位做事、换位做人。”黄令曼说出了十二字真言来。
永璠闻言微微皱眉,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永璠也有一些所得“儿子多谢额捏指教。”
瞧永璠的表情,黄令曼就知道他没有明白,她也不失望,毕竟永璠才九岁,又不是绝世天才,这种人生哲理,不到一定岁数没有一定经验很难明白。
“你现在不明白这句话也没什么,等以后就会明白的。”黄令曼伸手,拉住了永璠的小手,看着他问道:“你有羡慕过大阿哥吗?”
永璠闻言一愣,随后点点头,老实回答道:“有的。儿子羡慕大哥能随汗阿玛出巡。”
“那除此之外了?你就没有羡慕大阿哥的地方?”黄令曼追问道。
永璠迟疑了一会儿后,才小声说道:“儿子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大哥代替汗阿玛出宫慰问大臣的时候,儿子听到一些闲言碎语,心里就莫名有些不舒服。”
黄令曼对于永璠的话不奇怪,这算是皇子天生的技能。
没办法,谁让皇宫是最不讲阶级,又是最讲究阶级的地方了。
吃穿住行都按地位等级来,让人想忽略都不行,因为人的五感会时时刻刻接受到这方面的信息。
只要在皇宫里住上些时日,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想要往上爬,因为都想要过得更好。
黄令曼看着永璠循循善诱道:“那我们就拿这事做例子,你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皇上会让大阿哥出宫去慰问大臣?”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永璠回答道:“因为汗阿玛要慰问大臣,就是看重对方,汗阿玛自己不能去,自然要找个身份高的人代替他去,不然怎么能体现自己对大臣的看重了。大哥是皇子,身份够高,所以汗阿玛就让他去慰问大臣。”
黄令曼点头,但随后又问道:“那你觉得大阿哥会是什么心情?”
“肯定是很高兴呀!”永璠想也没想的就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