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宫重生宠妃路(359)

作者: 月光蓝莲 阅读记录

这又不是去热河那边,而是去江南,反清份子最多的地方。

***

正月十三日,弘历携皇后嫔妃一起奉皇太后离京。

不过这一次出巡,可把所有人都折腾的不轻。

为什么?

因为,弘历没选择走水路,而是选择了走陆路,从京城一路走陆路到清口……这差不多是京杭大运河的二分之三路程了。

虽然路面做了整平,也撒了黄土,马车内部也垫了软垫,可还是有些遭不住呀!

弘历自己倒是爽了,一路的名胜古迹都要去参观,还留下了自己的“墨宝”和印记。

当然弘历也不是完全旅游,他还视察了沿路的军营、水利,亲自去看了河堤,提出来了不少自己的意见。

比如在淮安,见城北一带内外皆水,仅有土堤,在汛期根本就完全没用,于是就下令将其改建石工,保证汛期不会决堤。

除此之外了,弘历没到一处,也会去考察一下当地有些名声的“才子”,看看对方到底是真有才,还是假的,吹出来的。如果是真有才,就收为己用,赐功名,赐官职。

弘历在清口坐船继续南下。

坐上了船后,所有人都舒服了一些,至少没有坐马车那么颠簸。

等到了江南最繁华的扬州、苏州、杭州等地后,可供众人游玩的地方才多了起来。

名胜古迹那更是一个都不落下,必须要全部游玩完,才会去下一个地方。

拖弘历的福,黄令曼这辈子算是一次就把江南最好的游玩地,全部都游玩了一遍。

主打一个不留遗憾!

第237章 松一口气

正如黄令曼预料的那样,五月初弘历回京,雅利奇那一胎还没生了。

雅利奇见汗阿玛等人回来了,连忙申请进圆明园住,还要在圆明园生产。

这是小事,弘历自然同意了。

而且之前和敬公主不知道是因为孝贤皇后孝期悲伤过度,还是真的,生产后,着实伤到了身子,养了几年都还没养好,暂时还没怀上,让弘历有些担心和敬。

弘历无论是作为一个帝王,还是一个阿玛,都是很希望自己女儿生下儿子的,这样自己才能进行下一步。

要知道蒙古人也不傻,自从仁皇帝不给蒙古嫔妃好脸色看,从康熙朝起,哪怕就是像固伦恪靖公主这种,自己嫁的丈夫是大汗,她自己活着的时候部落事务一手抓,是一位权倾漠南、漠北的人物。

可哪怕就是固伦恪靖公主生了四个儿子,亲生儿子,还都长大成年了,活得好好的。但等她丈夫一死,她还没死了,部落里的汗位还是让她丈夫的大哥继承了。

而非像康熙朝之前那样,大清下嫁的公主生下的儿子,是可以继承汗位的。

弘历就想要改变这个情况,让自己女儿生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外孙继承汗位,这样对方会更偏向大清,不会轻易反叛。

因此他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小事。

至于说公主住进园子里,也不算什么格外开恩,之前仁皇帝时期外嫁蒙古的固伦荣宪公主可是在畅春园有固定的住所。

雅利奇住进圆明园后,黄令曼偶尔也会去看望她。

这到不是黄令曼不喜雅利奇,对她生产之事不尽心。

主要还是维持自己的“人设”,她不能至少是在明面上不能对三个孩子好过弘历。

无论什么时候,人设可不能崩。

住进圆明园后,雅利奇也安心了不少。

至于说,趁机害雅利奇一尸两命,让容贵妃痛彻心扉?

有这本事,还不如往四阿哥永璠和六阿哥永瑾身上使了,再不济往两人的后院使,这不比对付一个公主更好。

最重要的是,黄令曼现在和后宫包括皇后在内的冲突,不在于皇上恩宠,而是在于其他人没儿子。

当年和黄令曼争宠的哲悯皇贵妃、慧贤皇贵妃、金庶人、纯妃、怡嫔,不是死了就是失宠,后面的舒妃、丽嫔、陆嫔等人不是后面进的就是慢慢爬起来的,没多少冲突。

黄令曼现在碍不着她们争宠,所以在没儿子的情况下,对付黄令曼完全没必要,要是暴露了反而是自己和全家完蛋,有这功夫还不容易多争宠,以求早点能怀上。

至于皇后,她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一来是没必要为一个养子那么拼命,二来是人心的问题。

黄令曼要是这个时候死了,哪怕抓到了凶手,或者是自然死亡,也总会有阴谋论爱好者会觉得是皇后所为,是皇后在幕后策划了这一切。

就像大阿哥永璜坚定的认为自己额捏病逝在弘历登基前,是孝贤皇后所为一样。

人心这事,是既不可观,也不理智。

现在后宫这情况,真的是连第二个嫌疑人都没有!

舒妃、纯妃、愉嫔……都没有害黄令曼的理由。

万一最后真是黄令曼的儿子登基,皇后岂不是瞬间坐蜡。

皇后是真觉得现在没必要,就为了达成一个皇太后就搞这么高风险的事情,毕竟弘历现在身体还很健康,没什么大病,看上去活个十几二十年不成问题。

十几二十年后会是怎么样,谁都说不好。说不定未来还有更得弘历心意的皇子出生,说不一定未来黄令曼自己病死,那就不用她出手了。当然也或许她像孝敬宪皇后和孝贤皇后那样,死在弘历前面,那就更没必要了……

因此雅利奇怀孕的最后一个月,怀象很好,有额捏在身边,她的心情也很好。

安顿好雅利奇后,黄令曼这里还有一件事——要给四阿哥永璠指一个通晓那事的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