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王熙凤重生(122)

作者: 月光蓝莲 阅读记录

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她就是这么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只能牺牲掉秦可卿。

再说了,在王熙凤心里,秦可卿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能和公公厮混在一起的人,王熙凤鄙视她。

可能第一次,贾珍是用药或者是用强迫等手段,可后面了?秦可卿还不是自己屈服了。

要是秦可卿豁出性命不从,贾珍敢强逼吗?

贾珍是肯定不敢的。

毕竟只要所有人认为秦可卿是义忠亲王的骨肉,那无论秦可卿是不是,她都是。

只要闹大,贾珍就不敢。

这辈子清清白白的去了,对于秦可卿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甄家,暂时还没有宣判。

因为官场上的人,瞧太上皇这一次是真要治甄家的罪了,一窝蜂的疯狂上奏折,不少人都在奏折里面写了甄家的不少罪名——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甄家做不出来的。

可恶,连小孩子的饴糖,甄家都抢!

真是太可恶了!

必须要严惩不贷。

太上皇把这事都扔了了皇上,美其名曰锻炼他。

虽然是在做苦力,但皇上还是很是高兴,毕竟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插手政务。

而且皇上在以前当皇子的时候,早就看甄家不顺眼了。

毕竟当年皇上掌管户部,甄家管着江宁织造,偶尔兼任巡盐御史,这两处都是税收大头和重点。

结果在甄家的执掌下,税银是越来越少,皇上又不傻怎么可能猜不到其中的猫腻之处,不过是皇上一直对甄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视甄家的各种罪证和贪污证据,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甚至于,甄家在某一段时间里,把控制造和盐政还是奉旨贪污。

太上皇当年直接摆明了,让甄家贪。

这当然不是没有缘由,太上皇让甄家贪,可不是让甄家贪污银子来支持十二皇子,然后逼自己宫的。

而是为了让甄家补足当年因为太上皇南巡,甄家四次接驾,从国库里借的银子。

可惜,甄家辜负了太上皇的一片好心,贪污是贪污了,但国库欠银可一个铜板都没有还。

这自然让经常面对国库空空,发愁得发际线都往后退了一些的皇上,看甄家不顺眼!

所以,面对给甄家治罪这事,皇上特别积极。

很快就罗列出来了甄家三十项大罪,贪污受贿、损公肥私、排除异己都是常规操作,其中还不乏后杀人放火的事。

等贾琏等人回京后,把甄家能找到的所有家财抄家清单交给皇上后,甄家的罪名和判罚才下来。

甄家但凡是参与了进去的人,一律被砍了脑袋,然后根据亲疏关系、获利情况、年纪性别等,有些判了充军刑,有些判了发遣刑,有些判了流放,有些入了奴籍,有些当街发卖……

偌大的甄家,瞬间垮台。

然而没人关注甄家人的哭泣和眼泪,如荣国府这等人家,都因为甄家的垮台,陷入了狂欢之中。

第86章 调职袭爵

作为外号是“江南土皇帝”的甄家倒台,朝堂上瞬间就空出来了近二十个官位,这是甄家自己人的官位。

如果算上甄家的亲朋好友,以及甄家扶持上位的人,空出来的官位就更多了,但目前为止太上皇和皇上还尚未决定要不要处置这些人,所以情况暂时不明。

可即便是如此,也够很多人高兴的。

甄家的这些官位自然是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所以对于官场上的人来说,这就是一场从上到下的狂欢。

官位从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空位,自己怎么坐上去?

现如今空了这么多出来,不可能一家人能全部将其吞下,较大几率就是——各家各户都有可能有份。

如何不让人狂欢?

论功行赏且不提,毕竟排除后面跟风参奏甄家的人外,涉及到此事要奖赏的人也就那么几人,还谈不上让人狂欢。

真正让京城所有上流人家都狂欢的,还是那些运回京城的甄家家财。

真金白银,自然是直接入了国库。

有贡品标记的,直接入了内务府。

剩下的东西,最好的宫中的贵人挑走。

余下的,宫里贵人瞧不上的东西,对于京城的各家各户却是非常不错的东西。

无论是房契、田契、地契,还是古董字画……都是值钱的。

因为这些东西是实物,不能直接当做真金白银用,所以按照规矩,户部是要将其卖发掉,卖掉的银子充入国库。

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古董字画这玩意,到底值不值钱,值多少钱?

对于这事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所以一般发卖的时候,都不会按照市价去卖,而是会降低两三成左右。

然后户部作为六部之一,是要脸面的,不可能像大街上卖大白菜的商人一样,大声招呼。

而且那么多东西,也不适用于一件一件的进行拍卖。

户部上上下下的官员就那么多,每年的各地的审计户部都忙不过来,这么能在这种“小事”上操心了。

自然是——快刀斩乱麻。

那这么卖了?

所有东西三下五除二的装在一起一箱一箱的卖!

这算下来价格又会降低两三成左右的。

价格到了这里,还没有完,这只是对所有大庆朝上流人家而言的价格。

之后还会按照与皇上关系亲疏、得到皇上看重恩宠、家世如何等等,分出三份名单来。

第一等,就是像忠顺亲王这种,皇上的铁杆心腹,自己又是亲王,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