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王熙凤重生(213)
这两位都是武庙十哲之一的大佬级人物,前者写了《孙子兵法》是三国时代江东孙氏的祖先,后者写了《司马穰苴兵法》是晋国司马懿的祖先。
然而他们最初都是陈国田姓。
说陈国田姓,估计没人知道这家是谁。
可说田代齐姜、大斗出小斗进收买人心的田氏,所有人都知道是哪一家了。
也因此,孙武和司马穰苴在有些史书上也被称为田武、田穰苴。
第二条路就是学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玩内斗。
起兵篡位也好,宫斗损招也罢,不管是用什么办法,只要是把前面的哥哥给斗倒了,自己不就能上位了。
只是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成功的几率都不高。
而且在这么嫡长子制度的一个大环境下,如果不是别人刻意引导,嫡长子和嫡次子之间这方面的问题不是说完全不存在,而是会降到最低。
尤其是那些资质不行没什么天赋的次子,都会老老实实的听家族的安排。
吃这家人的饭,还要掀这家人的桌子,打砸这家人的厨房,这种事情会做的人还是没有多少。
可如果被人有意引导,不说别家,瞧瞧贾赦和贾政就知道了,会有多严重的后宫。
当王熙凤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脸色一下子就狰狞了起来。
【老太太她想做什么?是贼心不死,还想玩平衡,巩固自己的地位。还是就是看我们大房不顺眼,所以想要我们大房自相残杀?】
王熙凤对此恨得牙痒痒。
对于给予嫡长子贾茂和嫡次子贾荷资源不公的事情,王熙凤心里当然知道。
但她没觉得怎么样,不是王熙凤不疼贾荷,也不是王熙凤偏心贾茂。
而是她觉得,这个世道就没有公平,大庆朝就是嫡长子制度,她又没有能力推翻这一点,玩什么人人平等。
在这种情况下早点让贾荷认识到这一点,不要给他任何幻想,对谁都好。
没有希望,就不会绝望,更不会做出某些失去理智的事情来。
再说了,如果贾荷真要上进要努力,也不是没路子。
荣国府虽说只请了举人夫子教导他,可他现在不过才七岁,年纪还小。
有天赋的话,虽说不可能让林如海教导他,但可以进京城的那些大儒开的书院去读书,还能早早的结实一份人脉关系网。
如果没读书这方面的天赋,那就自己早点认清现实,别眼高手低,早早的接受家里的安排,考上举人就补官得了。
甚至于连举人都可以不考,直接学贾琏,花钱捐官,然后想办法补一个实职的小官,然后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以贾家的情况,支持他们兄弟两人一起混官场还是没问题的,最多就是一个在京城当京官,一个外放在外。
王熙凤并非不疼爱贾荷,而是有时候在大环境下追求不了公平,追求公平反而是在害人。
然而这还是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贾茂和贾荷的待遇的确不能比,是不一样的。
没人在私底下挑唆也就罢了,要是有人挑唆——王熙凤对自己儿子没信心,因为她太清楚人性了。
也因此,面对贾母的这些小动作,王熙凤是真生气了。
贾赦和贾政那种双方恨不得对方去死的感情,王熙凤可不想在自己两个儿子里上演。
王熙凤抿了抿唇,眼神锐利无比。
她原本是不想对贾母出手的,毕竟贾母年纪大了,没几年可活了,不用着急,不用脏了自己的手,沾染上阴私。
可现在看来……这老太太再大的年纪也闲不来,不肯老实的颐养天年。
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但这里有个问题。
贾母病逝后,作为承袭的嫡长孙,贾琏是要给贾母守三年孝的。
除此之外,王熙凤还知道,在满打满算一年半后,贾敬就要死了。
亲大伯死了,贾琏也是要守孝的。
还有贾赦……
贾敬那里王熙凤管不了。
但荣国府这边,贾母要是死了,贾赦和贾政还活着,那在出孝后必然要分家。
可王熙凤又不想要二房分出去,白得那么多家业。
毕竟贾政还在,家业分给的是他,不是给贾宝玉和贾环,作为嫡次子的贾政还是能分到荣国府不少家业的。
但无论是贾政还是贾宝玉、贾环,王熙凤可都不想给他们。
不想给,又要除去贾母,那就只能走一条路——把贾政也一起送上西天。
贾政要是死了,二房就剩三个还没成年的孩子,哪怕是再苛刻的人家,只要还要点脸皮,都不可能将尚未成年的侄子侄女赶出去,如果真那样做,名声肯定坏了,未来行事会非常困难。
原因很简单,你连和你有血缘关系的幼儿都如此冷漠,一点亲情情谊都没有,我能指望你未来能拉我这个没血缘关系的外人吗?
谁都想被别人雪中送炭,不是被人落井下石。
也就是说,如果要送贾母上西天,又不能让二房分出去,就只有将贾政一起送上天。
王熙凤抱着暖炉想了想,这两人要是都一起上天了,那还留着贾赦做什么?
贾赦现在在荣国府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贾母没借口,让贾政以二叔的身份,对贾琏指指点点。
毕竟贾琏的父亲贾赦还在了,贾赦虽然摊在了床上,可只是腰瘫了,嘴巴还是能说话的,用不着别人去“指点”自己的儿子。
然而没了贾母和贾政,那贾赦就可有可无了。
王熙凤可没有忘记上辈子贾赦都没有经过她,直接给贾琏了一个小妾,可是很响亮的扇了自己一巴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