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王熙凤重生(233)
按照规矩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哭灵,不过现在荣国府还守着孝,就不用进宫了,以免冲撞。
但宁国府的尤氏却跑不掉,好在贾惜春在王熙凤这里学过管家,管起宁国府来也像模像样,尤氏就暂时将家务事交给了贾惜春。
尤氏接下来却忙得差点断腿,因为五月底,城外修道的贾敬吃了金丹去逝了。
得,宁国府这下子也要守三年孝的。
按照辈分来说,贾蔷的确不需要收三年,可他是继承人,所以也必须要守三年。
因为贾敬去逝了,宁国府一家办不开丧礼,荣国府也只能将大门打开,帮着宁国府举办丧礼。
如此又是一年过去。
好不容易过了甄贵太妃的孝期,林家和曾家,赶紧举办了婚事,免得宫里再出什么大事。
毕竟在甄贵太妃去逝后,太上皇就病了,陆陆续续的持续一年了,也不见根治。
不少人心里都隐隐约约有了大胆的想法,但没人敢说出来。
林家和曾家也是如此,万一,万一太上皇驾崩了,国孝可又是一年。
女孩子能有几个一年耽误呀!
事实上,如林家曾家这么想得人家不止一家,京城这段时间可着实办了好几场婚事。
王子腾也是这样的想法,五月中就将自己的女儿王鸾凤嫁到了史家,两家举办了婚礼。
而王子腾的想法又影响到了薛姨妈,虽说如今有了薛蝌,薛家的生意有人管了。
但薛姨妈没办法完全相信薛蝌,所以还没等荣国府出孝,她就派人找上王熙凤商量薛蟠和贾探春的婚事。
要说“马道婆诅咒荣国府”事件里,谁是大赢家?
贾探春绝对能算的上一个!
在那么混乱的情况下,贾探春表现得可谓是非常好,虽说有狐假虎威的成分在,但也管住了荣国府上上下下。
至少薛姨妈是充分的认可了贾探春的管家能力。
薛姨妈不是一个恶婆婆,对管家的事情也的确不怎么擅长,不然也薛家的那些下人也不会那么喜欢赌了。
连薛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也沾上了赌,而且还那么有主意,极力的撮合贾宝玉和自己姑娘。
别说莺儿是为了薛宝钗好,一个丫鬟操心起主子的婚事来,简直就是反天了。
可别被某些戏文里,那些给男女主角当红娘的丫鬟,给洗脑了。
这简直就是伤风败俗的行为。
说起来,王家,乃至于王家姑娘生下来的孩子,一个个的都不怎么会管教丫鬟。
一个个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一个比一个主意大。
这哪是丫鬟呀,明明一个个的都是小姐。
一个真正合格的丫鬟,那是不能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主子吩咐什么就做什么,才是好丫鬟。
随着年纪大了,薛姨妈又要操心薛蟠的事,又要替宫里的薛宝钗担忧,跪在佛堂给薛宝钗祈福,是越发没精神管家务了。
眼瞧着荣国府出孝后,贾探春的年纪也到了,薛姨妈就想让薛蟠早点将贾探春娶回来,自己也就不用这么累了。
第153章 探春出嫁
因为如今荣国府掌家的人是王熙凤,是薛姨妈的内侄女,薛姨妈也就直接派人过来明说了。
王熙凤对此倒也没什么意见,薛姨妈想要早点让薛蟠将贾探春娶回家,那就早点办婚事吧。
反正薛蟠也养好了身子,早成亲也不会有什么“冲喜”的说法。
不过在怎么早,荣国府的档次可不能掉。
至于宁国府那边还在守孝。
这也没办法,薛蟠今年都二十一岁了,贾探春也十六岁了,不能在耽误下去了。
硬要等宁国府出孝,再举办婚事,这也太难为人了。
而长达几乎几十年的日子里,荣宁两府都是荣国府当领头羊,都是荣国府说什么,宁国府就附和什么。所以这事,荣国府的人习以为常的没怎么考虑宁国府那边的想法。
双方又查了一下日历,敲定了十月中旬的一个吉日。
七月底,荣国府守满二十七个月的孝,举办了出孝宴,然后宣布正式出孝。
在出孝的第二天,贾琏就被皇上一旨给叉回了户部,继续当着正五品户部郎中。
虽然王熙凤是觉得贾琏是被皇上给叉回户部的,但在外人眼里,这可是无上荣光。
要知道你守孝后,你的职位是会被人填补的,等你守孝完后,对方也不会让出来。
一般官员出孝后,都会上一本奏折给皇上,表明自己出孝了,可以继续为皇上效忠。
如果皇上还记得你,那么很快就能补上官位,如果皇上不记得你了,那就慢慢等吏部安排吧,有些人补一辈子的缺也没补上。
贾琏能如此迅速的补上官位,这可不是无上荣光嘛。
出孝后,王熙凤先去王家史家走动了一番,宣告自己出孝了,重新进入京城的社交圈。
然后就积极筹备贾探春的大婚仪式。
其实要准备的东西不多,贾家又不是皇家,嫁女的家具得去量了男方和公主府的尺寸后,再做。
贾探春也不值得王熙凤费那么大的心思,直接买现成的就行了。
之所以要距离两个半月后才出嫁,除了吉日问题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嫁衣。
的确是有成品的嫁衣,但那不符合荣国府的档次。
嫁衣这玩意,可比家具更重要。
家具可以买现成的,大家都能理解,可嫁衣买现成的就不行了,哪怕再干赶时间,也要修改一下,弄一些自己的花样上去。
如果时间不那么赶,其实以荣国府的档次,嫁衣是要按照贾探春的身材量身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