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同人)甄嬛传之唯一的元后(139)+番外
包衣大肆敛财,卖官鬻爵,欺上瞒下,拦截贡品,作为曾经包衣的一员,太后不是不知道,但是各个包衣家族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哪怕乌雅氏抬了旗也暂时不能摆脱。
“布尔和,你今日来同额娘说,定然是有法子的对吗?”太后面露哀求。
宜修是真的很享受这样的时刻。遥想当年,她多次求着让太后为死去的弘晖做主,可惜柔则更有用就这样不了了之;她求着太后出手帮自己,太后是那般的高高在上,衬着她像是唱悲剧的戏子。
想来,皇额娘也能够体会到前世的害怕、痛苦、惶恐,时时刻刻都忧惧着地位不稳。
宜修看到这一幕身心都舒畅了。她想,她可真是一个坏人呢!
“是,只是这个法子,于额娘而言,不亚于折掉臂膀。”
“放弃乌雅氏,以此保全十四和额娘。儿臣会劝皇上安排十四去边关,青海罗布藏丹津叛乱,年羹尧便在那,年家不可在让其势大,十四若是能够压制年羹尧挣得军功,可保无虞。”
“而额娘主动宽慰皇上,将乌雅氏舍弃,那么皇上定是会感念额娘,此能惠及十四和额娘。”
说来说去,包衣不可留。
太后听了,有一瞬间的怔愣,她在犹豫,没有直接拒绝的犹豫。
筹码被宜修抬上了天枰。一边是太后自己和胤祯,一边是母家乌雅氏。
“这些年哀家纵容他们惹了太多的事情,劳烦皇上为哀家这不中用的母家殚精竭虑。罢了,哀家已经仁至义尽……”
这话就相当于太后已经放弃了乌雅氏一族。
笑死了,当然是自己最重要了,大难临头谁还管亲戚怎么样,保全自己都不错了。
“额娘大义。”宜修朝着太后福了福身。
低头垂首,收敛眉目,掩盖住讽刺而又嘲笑的眼神。
至于十四?十四又幸福了,因为布尔和愿意为自己筹谋,她知道自己最向往的就是征战沙场。
第120章 呵,小小胤祯
既然下了决定,太后就不会有任何的犹豫。当即便让竹息将包衣世家的不堪行径收集起来,就等着事发的时候帮皇上将乌雅氏,乃至包衣一举拿下。
康熙朝厮杀出来的后宫嫔妃心机手段都是一等一的,不然早就被这吃人的后宫吞下去了。
宜修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然也就不多留。
“此事便烦请额娘挂心了。”
宜修说话做事从来都不会让人看出破绽,就是太后和胤祯也只会相信宜修今日来就是为了保住他们。
随后宜修便与太后告退离开了慈宁宫,跟着走的还有循郡王胤祯。
毕竟皇额娘什么时候不能见?皇额娘想见递个折子便能见到,可是和布尔和相处一起走的这一段路却并不是时常有。
事情说完了,宜修也就该走了。不走的话,太后又怎么派人自己去查呢?
太后一脸忧心忡忡目送儿媳和儿子离开,直到看不见人影了,眸色骤然变冷,带着森冷的肃杀之气。
“去查。”
太后喜欢布尔和,欣赏布尔和,疼爱布尔和,但是涉及生死大事,怎么可能轻易相信一个外姓人的话,哪怕待布尔和如亲生女儿,但是也消解不掉太后的那一丝戒心。
乌雅氏能够踩着众多妃嫔爬上妃位,惠宜德荣,她德妃能够在资历深的荣妃之上可不是一个只有美貌的蠢货,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不过没关系,路都给太后一党铺好了,随她去查,太后所能够查到的不过是布尔和为了太后付出的诸多心血。
宜修离开慈宁宫之后便朝着养心殿而去。
胤祯现在只是一个闲赋在家无所事事的普通郡王,无案牍之劳形,多的是时间,所以借口顺路与宜修一同走着。
按理说宜修比胤祯位高,胤祯是该落后宜修一步的,但是胤祯从来都是不拘小节的人。
具体表现在,如果是跟当今皇上也就是老四一起走的话,能离得多远就多远。如果是同布尔和走在一起的话……
嘿嘿,嘿嘿嘿。
年少相熟,胤祯从小到大对他影响最大,最重要的女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生他养他的额娘,另一个就是眼前人。
而且他向来痴缠耍娇,宜修为了让他正常一点,平日里也是纵着。
“你与胤禩早些年便疏远了些,为何这一次还要帮他?”
“这次便算了,以后莫要如此了。”
为什么?当然是为了见你啊!你看,现在我不是见到了吗?目的达到了。
胤祯在心里说道。
福子的底细看似毫无破绽,实际上宜修在查的时候就发现胤祯松了手并没有将事情裹严实。
胤祯这么做宜修怎么会不知道?明知故问罢了。感情除了培养之外,自然还需要欺骗。爱这个字眼有时候不需要明说,做的多了,想的多了,想不爱都难。
就像这一次,宜修看似是在询问原因,但她没有强求胤祯必须说出结果,浅谈辄止,目的不过是又让胤祯在心里又一次坚信了情感。然后便是在心里拼命的压抑再压抑。
“知道你向往着去战场边关,本宫还记得你幼时最喜欢的便是那一句:将军百战死。”
冷淡的语气谈到幼时的事情就连淡然似是玉观音的人也多了些许的温度。
“布尔和你还记得!”
胤祯的眼神闪亮亮,哪怕明知身处旋涡,但是还是抑制不住的高兴。如果他有尾巴的话,一定会是一只能够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旋转尾巴的快乐小狗。
“没大没小,叫皇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