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师要欺上(126)

作者:见山月 阅读记录

姜公公处理好这边的事便回去了。

御医已经给燕译景包扎好伤口,心里吐槽这一天天都是些什么事。

好在伤口不算深,没有伤到要害,简单处理一下就好。

御医是给贵妃看过的周太医,他刚睡下,又被叫来这里,精神都快要恍惚了。

给燕译景包扎时,瞥见地上散落的药材,零零星星只有一点,并不明显。

他捡起来,在烛光下打量,和贵妃匣子里的东西一样。

“陛下怎么样了。”姜公公看燕译景胸口处的纱布,心里叹气,伤个胳膊就好了,万一不小心偏了些,刺中心脏,后悔也来不及。

周太医将自己的东西收起来,他伸个懒腰,希望这次睡下,不要再被打扰。

“好在没有伤到要害,这几日好生休息休息,记得伤口不要沾水,臣每日会来瞧一瞧的。”周太医双手合十,希望燕译景没有事,否则他这条命也要搭上去。

姜公公将他的嘱托一一记下,亲自送周太医出去,意有所指,“陛下的伤,大概要几时好呢?”

周太医脑子犯困,没听出他的意思,如实说:“陛下的伤不重,十几日就能痊愈。”

“那陛下的身子,还能进行封后大典吗?”姜公公笑着看他,陈婉意被送出去,陈将军也随着去了,没几个人知道。

周太医脑子清醒了些,观察姜公公的神色,问:“应当是,不可以?”

姜公公脸上多了几分笑容,周太医便知道了,说:“陛下伤势过重,不易劳累过度,需要好生疗养。”

奴婢送周太医出去。”

周太医摆摆手说不用,姜公公送他,他还得顾及姜公公的速度,此时的他只想赶紧回府,躺在床上睡他个天昏地暗。

姜公公也没强求,周太医提着自己的东西,刚开始是小跑着过去,身旁没什么人,就飞奔出去了。

弄完这些事后,天已经蒙蒙亮,上朝的时候,姜公公宣布这件事,满朝哗然,议论纷纷。

所有人的目光,投向淑妃的父亲,工部尚书石大人。石大人茫然听着,怒中火烧,自己根本没有这样命令过她,现在她跑了,留下烂摊子给他。

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怒气,脸上的横肉皱在一起,眼睛只剩下一条缝。

两个鼻孔不停呼气,在嘈杂的朝堂格外清晰。

姜公公无视他们的问题,只是说一句,“陛下的龙体不宜操办封后大典,钦天监重择一个日子。”

“是。”

姜公公将话传达之后就回去了,留下乱哄哄的群臣,朝堂乱成一团。

石大人成为众矢之的,他们将所有的注意放在他身上,有人说淑妃没有那个胆子,一定是受石大人胁迫。

石大人被冠上弑君的罪名,翰林院学士指着他鼻子骂大逆不道,石大人刚开始脾气还好,说多了实在忍不住,和翰林院学士吵起来。

翰林院学士身子不佳,吵闹之时,一口气没提上来,两眼一黑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原本闹哄哄的朝堂安静下来,石大人也想栽下去,两眼一闭,什么事都不管。

路司彦冷漠地看着这一切,他彻彻底底成了个局外人,对什么事都不上心,这场闹剧,他不想掺和。

最近朝堂发生诸多事情,他提不起兴趣,现在的他,就是一具行尸走肉,没有目的地活着,看不到尽头。

他还是丞相,依旧有人巴结他,就如今日一样,有人和他并肩而行,说:“丞相大人,陛下行刺,你我是否要去看看?”

他想看看燕译景是否真的遇刺,不过自己不敢去,想拉一个人。

路司彦偏头看他一眼,没有说话,还是自顾自往前走着。

后面跟着的人略有不满,他看路司彦跟死人没差别的模样,翻了个白眼,不膈应他一下,他心里不爽。

往前走几步,他摇摇头说:“听说长公主或许要在金国找位夫婿,也不知道会是谁。”

路司彦听见了,没有任何反应。

那人回头看他,还是死气沉沉的,一点反应都没有,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一点意思都没有。

他也不玩了,如今的路司彦,跟个木偶似的。他摇摇头,甩去这些想法,今日下朝早,早些回去还能睡个回笼觉。

至于燕译景和燕译书之间的事,他是中立的,不站任何一方。只要不威胁到属于他的利益,他便不在乎。

第七十六章

比朝堂更乱的,是燕译书的府邸。

淑妃跑到他这来了,石大人也来这寻人,看见自己的女儿,第一件事没有关心她的安危,而是一脚踹过去,指着她破口大骂,什么脏话都说出口了。

淑妃捂着自己的肚子,不敢说话。石大人那一脚没有留情,很痛,五脏六腑像要被踹出来一样。

她跌跌撞撞从地上爬起来,眼角挂着泪水,刚刚被燕译书骂了一顿,又生生挨了一脚,还不如待在牢房里,至少暂时不会有事,还不会被泼脏水。

燕译书冷漠地看着,没有阻止。

他没有上朝,不知朝中的事,问石大人,“今日发生了大事?”

石大人朝淑妃吐了一口口水,气不打一处来,“就因为去刺杀燕译景,老子遭受那么多白眼,现在封后的日子也延后了,燕译景也没死,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不仅延长封后一事,还将华应子的事拨了过去。

现在满朝议论是燕译景遇害一事,谁还记得那个被杀的华应子。

燕译书怀疑燕译景是故意的,放走淑妃,便是让她当替罪羊,将商怀谏的事先掩盖过去。

上一篇: 农家小夫郎 下一篇: 小曲子,给朕笑一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