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要欺上(130)
赵大人背地里朝他翻白眼,他现在倒是站出来做好人了。
“三王爷。”赵大人压环视四周,压低声音道:“太师大人应当是被您藏起来了吧。臣好奇,您为何任由他们抹黑太师大人呢。”
商怀谏至少明面上,还在为燕译书做事。赵大人想不明白,拉太师下水,对他有什么好处。
商怀谏刚出京城不久,就传出华应子死的消息,这时间点对不上,不过赵大人怕惹一身腥。
他最后一次见商怀谏,是与燕译书站在一处。
燕译书垂眸打量他,面无表情,“赵大人,有些事是你不该知道的。”
赵大人笑着点头,更加笃定心里的猜测。他出门的时候,啐了一口,踢掉路中间的石头,背着手大摇大摆离开。
第七十八章
华应子的丧礼很盛大,京城百姓几乎都去祭拜了,甚至有外地的专门跑来。
他的墓地请了个道士,择一个风水宝地,什么安排的都是最好的。
下葬前两个时辰,燕译景来过一次,仵作只能看出华应子脖子上的伤口,尸体已经开始腐烂,长出了尸斑。
身上的致命伤只有脖子上的伤口,看伤口大小,应该是被一把不小的剑捅伤的。
燕译景面无表情听着,站着祭拜一番后,在燕译书的府邸里闲逛。
府上很热闹,仅限于前院,后院只有燕译书,他的妻妾都在常山,这里打扫的奴才也少,很多地方都积着灰尘。
他来燕译书的府邸少,对这里不熟。
这府邸是先皇给燕译书安置的,不算很大,并不像一个皇子的府邸。
其他皇子赐了府邸,会有皇帝的亲笔题字,但燕译书的府邸没有。
燕译书心中有怨,先皇明明知道他才是嫡子,才应该是太子,可他的府邸,连一个贱妾所生的皇子都比不上。
“皇兄可还记得,本王刚搬进这里时,你与长公主来此处贺礼,长公主不慎落水,父皇可将本王好生骂了一顿。”
燕译书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他至今记得,先帝拿刚烧开的水浇在他身上。
他的肩膀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心里也是。
他往前走,有些羡慕,更多的是嫉妒,“你说父皇为何对她那么好,连你我都比不过。”
“如果燕译月是个男子,你说,你还能坐上这个位置吗?”
燕译景抿唇,内心没有太大波动,他毫不留情撕开燕译书那虚伪的奢望,“即便朕做不了这个皇帝,那也轮不到你。”
“是啊。”燕译书叹一口气,明明他是嫡子,可他永远都是个局外人。
他的速度慢下来,走在燕译景的身后侧。
余光看着旁边的池塘,心里升起一个邪恶的念头,他想把燕译景推下去。
这个念头自己很快打消了,他依旧跟在燕译景后面,燕译景感觉身后凉嗖嗖的,那双眼睛死死盯着他,盯得他后背发凉。
姜公公他们隔三尺的距离,一直注意燕译书的动作,怕他做出些不好的事来。
燕译书看他们紧张的模样,愈发觉得好笑,“皇兄,你便如此防着本王?”
“你可是时时刻刻想让朕死,即便朕将这皇位自愿让给你,你也不会放过朕。”燕译景也放缓步子,现在朝堂乱成一团,百姓怨愤四起,不都是他的杰作。
燕译书也不藏着,很直接承认了。说那些虚伪的话,又不能让他们关系缓和。
表面功夫,两人都不想做。
“皇兄今日来,是想看看,商怀谏是否在本王府中吗?”燕译书特意带他转遍府中每一个角落,这府里冷清,除了他的院落,根本地方没有其他人住。
他妻妾留下的东西还在,挂在屋檐上的灯笼,烂的不成样子。种的花草没人打理,夏日还有杂草疯长,现在只剩下一片枯黄。
在常山的周大人没讨到一点好处,燕译书的心腹留在常山,而他有一位妾室,是曾经的山贼老大。
那人手段阴狠,杀人不眨眼,周将军在她手上,没少损兵折将。
他已经将周将军调回来,周将军回来后,燕译景便能让百里策去剿匪,他身边,不能真的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
周将军性子粗,心或许没那么细,胜在忠心。
百里策来三王爷府,没有去祭拜,而是来寻燕译景。他只听过华应子,对于他的死,百里策没有多少悲伤。
“臣参见皇上。”百里策身高八尺,玉树临风,笑时不知要勾了多少女子的魂。
怎奈这人一心扑在不开窍的陈清岩身上,可叫一众人伤心。
百里策自幼跟着燕译景,知晓两人之间的恩怨,便只是朝燕译书点头示意,没有行礼。
“百里兄似乎对本王有什么不满。”燕译书停下步子,再往前走,就是废弃多年的院落,和宫里的冷宫一样。
那里死过人,他不想进去,怕染上些不该染上的东西。
百里策笑道:“臣哪敢对三王爷有什么不满。”
燕译书在,百里策走到燕译景身旁,在他耳边低声说:“我已经在清心寺外面安排好了人,陈婉意和陈将军不会有事。事情我已经让人和陈婉意说了,她除了骂了两句,倒没说要离开。”
燕译景点头,陈婉意那样的性子,能安分待着,他可不信。
百里策声音压的低,燕译书没听清。
再待一会儿,燕译景和百里策离开,燕译书送他送到府门外,百姓在里面为华应子哭丧,外面也聚着很多人。
他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扯高嗓子说:“皇兄,您可要快些找到太师大人,给百姓和华应子一个交代。这华大夫马上就要下葬,不能让他平白蒙受这样的怨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