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师要欺上(53)

作者: 见山月 阅读记录

“好。”

下人已经将东西准备好了,犹豫再三,路司彦带上了三姨娘。这两人似乎很喜欢三姨娘,即便他不喜欢,也会顺着孩子些。

三姨娘听后,高高兴兴打扮一番,两人牵着那两个孩子往外走。

管家这时候跑来,“老爷,长公主在前院等你。”

两个小孩听到长公主,脸色都变了。路二小姐紧紧攥着路司彦的手说:“阿爹,你能不能别去。”

路司彦蹲下身,揉了揉她的头发,“乖,阿爹马上回来,等阿爹回来就陪你去放风筝好不好。”

路二小姐像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她知道自己不让阿爹去,阿爹一定会生气。她不情不愿松开他的手,“阿爹要快些回来哦。”

三姨娘看着这两个孩子,暗骂一句不争气。

她叹一口气说:“每次只要殿下来,无论是什么事,老爷都会抛下你们。若是日后殿下进了府,又怀了孩子,这府里怕是没有你们的立足之地。”

三姨娘为他们整理衣裳,一副为他们好的模样,“大公子也不想二小姐被赶出去,然后过着那些乞丐一样的生活吧。”

路大公子紧紧牵着自己妹妹的手,信誓旦旦说:“不会的,阿爹不会抛弃我们的。”

三姨娘笑笑,没有再说什么。

他们这样说,可心里没有底。

因为路司彦不仅一次,为了燕译月抛下他们。

前院中,燕译月坐在椅子上,肩膀处撕裂地疼让她无法维持自己的形态,整个人依靠在椅背上。

她伤的是右肩,现在那杯水都十分困难。

看见路司彦时,她拍拍丫鬟的手,深呼一口气,恢复如常。

“臣见过殿下。”路司彦往她的肩膀处看去,关切地问:“你的伤怎么样了?”

“不碍事。”

燕译月抿一口茶,将刚刚发生的事,简略地向他说了一遍。

丫鬟适时在后面加了一句,“奴婢瞧着,这一切都是三王爷弄得。先是射伤殿下,又是太师染上瘟疫,陛下离京。不就是想着……”

“玉心。”燕译月训斥她一句,玉心默默闭嘴。

“你的伤,是他弄的?”

燕译月点点头,不等他说话,她率先一步说:“现在景……陛下离京,我想请你代为监国,可以吗?”

实在燕译景没有子嗣,其中有子嗣的,为三王爷,五王爷和九王爷。但让他们的子嗣为监国,倒不如找一个毫无关系的。

路司彦并不是最好的人选,但已现在的形势,除了他,没有别的更好的人选了。

燕译月说这话时,语气软了下来,路司彦有些犹豫,甚至在怀疑她今日来找他,真正的目的。

他有些寒心,因为她每次来找他,为的都是燕译景。他们的联系,似乎只依靠燕译景,没有燕译景,这份关系,立即会断。

燕译月看出他眼里的犹豫与担忧,垂眸无奈笑了笑,“是本宫强人所难,罢了,玉心,回去吧。”

她走出去时,在想除去路司彦,还能有谁。

若是那位太傅还在,就不用这么苦恼了。

第三十二章

前几日下了雨,道路泥泞。马蹄踩下去时,将泥水溅到别的地方。

有些水坑比较大的地方,泥水溅到燕译景的腿上,黑金色的便衣,下摆染上泥土,杂乱无章的模样。

有些水多的地方,泥水打湿燕译景的鞋靴,微风吹过时,从脚底徒生一抹凉意。

他只是瞥了一眼,毫不在意。

清早出发的娄知县,还在慢悠悠欣赏旅途中的风景,更在思考在哪里停歇。

看见燕译景过去时,他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大白天见了鬼。

燕译景看他那散漫的样子,掉头回来,“你们为何走得如此慢?”

“参见陛下。”

娄知县想扇自己一个巴掌,好死不死遇到燕译景,“臣……”

“若是朕比你先到淮阴镇,朕就要考虑,这位知县是否要换人了。”

娄知县有苦难言,他运送那么多的药材,想快也快不了啊。

燕译景察觉到自己这话不妥,想了想说:“若是朕比你先一日到,你这知县,就不用当了。”

说话间,李同他们已经追了上来,“陛下,您歇会儿吃些东西再去吧。”

连着跑了两个时辰,燕译景不累,他身下的那批马都要累了。

他跑出来急,身上没有带干粮什么的东西,好在姜公公心细一些,准备了水囊,只是忘了准备干粮。

李同递过去一张饼,燕译景接过之后,叼着那张饼直接离开。那饼留在手心的感觉还没有消失,那个人就已经跑的远远的。

燕译景随意咬着那张饼,这张饼并不是很好吃,十分干巴,但他腾不出另一只手拿水喝,只能忍着。

娄知县看傻了眼,李同他们也不敢休息,快速跟了上去。

“这……这是发生了何事?陛下为何如此焦急。”

李同看着他身后那些物资,“您还是快些赶去淮阴镇吧。”

“这……”娄知县还没说完,那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溅起的泥土弄脏官服。他带有几分嫌弃,又不敢上手去弄,低声咒骂两句,对着其他休息的士兵说:“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跟上!”

淮阴镇的瘟疫,比先前要好些,有几人痊愈,成了大家的曙光。他们配合华应子积极治疗,想着自己也能痊愈的那一天。

商怀谏躺在床榻上,脸色发红,奄奄一息的模样。周世子是哪里也不去了,就在外面守着。

囡囡端着熬好的药过来时,被几人拦住,他们上下打量着幼小的囡囡,笑得猥琐。

上一篇: 农家小夫郎 下一篇: 小曲子,给朕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