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为姐夫的宠妾后(134)
喜儿见状,忙上前将鞋子捡起,放到一边,又去取了顾夏平日常穿的绣鞋过来:“这鞋是您刚入府时,绣房那边新给做的,一直也没有穿过,今儿是头回穿,紧了吗?”
顾夏点头:“紧了,走起路来很不舒服。”
“新鞋都是按着尺寸做的,怎么会紧呢?”喜儿不解。
顾夏倒是不怎么在意这个问题,她最近长高了些,想来是脚也长了。
进屋的朱嬷嬷却刚好听到喜儿这个问题,便道:“新鞋子总是要紧一些的,多穿穿就好了,怎么了?你的新鞋不合脚?”
喜儿见朱嬷嬷看着自己脚下,忙指着被自己搁在旁边的那双绣鞋道:“不是我,是主子的。”
“主子的?”朱嬷嬷诧异,“不应该啊?主子的鞋送来前都是用楦头撑过的,应当正好合脚才是。”
朱嬷嬷拿起绣鞋看了看,指着鞋子前头紧绷的面道:“你瞧,这绣鞋是用楦头撑过的。”
“那怎么还不合脚?”喜儿一点也不怀疑朱嬷嬷的判断。
朱嬷嬷看了看鞋子,又看了看顾夏,旋即笑道:“奴婢瞧着主子的衣衫也不怎么合身了,主子是又长大了,也该重新置办些衣衫鞋袜了。”
喜儿顺着朱嬷嬷的视线看去,目光落在顾夏鼓鼓囊囊的前胸……
主子也确实该裁些新衣了。
顾夏正琢磨着中午吃什么,见两人都看向自己:“……怎么了?”
二人齐刷刷摇头。
顾夏莫名,但也没有多问,想了想,说:“午膳让小厨房做一道虾滑蒸蛋吧,天气越来越热了,温度在高一些,就不好再吃这个菜了。”
虾滑蒸蛋是梧桐院小厨房掌厨嬷嬷的拿手菜,需得趁热吃,才没有海味的腥气,凉了就没有那个风味了。
“成,奴婢这就下去吩咐。”朱嬷嬷笑着道,可没等她出门,就有人进了院子。
顾夏听到外头丫鬟的通传很是惊讶,周嬷嬷怎么会到她这儿来?
周嬷嬷掀帘走进屋里。
“姨娘。”周嬷嬷欠身一礼。
顾夏不动声色地请了她坐,客客气气地问:“周嬷嬷怎会突然到梧桐院来?可是母亲有什么吩咐?”
周嬷嬷笑了笑,道:“夫人用罢午膳就要回府了,所以特地遣我过来问问,看看您可有什么东西要帮着带回去给裴姨娘的。”
顾夏懵了一下,好似经她这么提醒才想起这么件事儿,可嘴上却道:“自然是有的。”
周嬷嬷含笑等着她继续说。
“库房里有一支五十年的人参,朱嬷嬷你去找出来包好,再寻一些天麻、虫草之类的补药,一并交给周嬷嬷带回去。”顾夏说得很慢,一点也不像早就有准备的样子,“世子爷前儿个拿了几盒酥油鲍螺回来,也都装起来,一盒子给姨娘,其余的用来孝敬祖母和母亲,再装一些糕点给府中的兄弟姐妹们分一分。”
朱嬷嬷躬身应是:“奴婢这就遣人下去取来。”略顿了顿,朱嬷嬷又说,“只是我昨日安排着清理了库房,备好的那些东西都不在原来的地方了,需得仔细找一找,可能要费些时间,不若嬷嬷你先回去?待我收拾妥当了,再让人将东西和礼单一起送到容华院给你。”
朱嬷嬷这一番话说得极漂亮,字里行间,俱是顾夏对尚书府众人的记挂。
可周嬷嬷又哪里会信?她看得出来,顾夏根本就没有准备礼品,若非自己上门,只怕她也不会给。
公主来时就是这样猜测的。
说顾夏对裴姨娘这个生母感情不深,断不会挂念她。
周嬷嬷很满意顾夏这种在她们意料之中的反应,说明她尚在公主的掌握之中,是可以利用的棋子。
这对她们的大计十分有利。
顾夏好似也觉出了不妥,顺着朱嬷嬷的话道:“如此也好,母亲那里也少不得人伺候,周嬷嬷不若先回去照顾母亲。”
“姨娘有心了,”周嬷嬷笑着起身,“那我便先回去夫人那边,届时姨娘只需差人将东西送来便可。”
顾夏颔首,转头吩咐朱嬷嬷送她一送。
周嬷嬷见状忙道:“您的掌事嬷嬷还有事儿要忙,就不劳烦她了,我自个儿出去便成。”
朱嬷嬷却不赞同:“你是代表尚书夫人来的,怎么能让你孤身出去。”
“我倒是忘了这一茬。”周嬷嬷讪讪道,随后一指喜儿,“不若让这丫头送我出去,这样既不耽误你的事,也不会让人说姨娘的闲话。”
想到后头还有一堆事情要交代,朱嬷嬷点了点头:“如此也好,喜儿你去送送。”
喜儿应声上前相送。
顾夏看着周嬷嬷离开的背影,勾了勾唇。
朱嬷嬷躬身说:“主子刚刚奴婢自作主张了,奴婢是见您……”
顾夏抬手打断朱嬷嬷接下来的话:“无妨的,你下去忙吧。”
“喏。”朱嬷嬷笑着离开。
喜儿顶着一张人畜无害的笑脸,一路将人送到院子外,才恋恋不舍地止住脚。她的一
只手里,紧紧地抓着一锭银子,笑眯眯地对周嬷嬷说:“我只能送您到这儿了,您慢走。”
“我们五姑娘是个腼腆的,以后还要麻烦你多多照顾她。”周嬷嬷拉过喜儿的另一只手,又给递了一锭银子,“出了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到尚书府来找我。”
喜儿接下银子,笑嘻嘻地说:“您就放心吧,我刚刚跟您说的都是真的,我们世子对姨娘那可是捧到了心尖尖上,姨娘在王府是不会受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