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为姐夫的宠妾后(143)
顾夏这厢才想着账本的事情,那边王嬷嬷就带着账册过来了。
顾夏是在东侧的厢房里见的王嬷嬷。
东厢房靠近花圃,一开窗子就能看到花园里盛放的西府海棠,粉白的一片,十分惹眼。
王嬷嬷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这不是王嬷嬷第一次过来梧桐院,以往夏姨娘都是在前厅见的她,今日却选在了后院的东厢房……
如此看来,这夏姨娘也不是个没有心机的,这样很好,毕竟是将来要成为世子爷正头夫人的人,光有美貌可是不够的。
王嬷嬷非常满意顾夏所选的见面地点,这不仅彰显了她的聪慧,还说明了她对自己的看重和信任。
“这里是梧桐院这半年来的全部账目,姨娘您先看看,有哪儿看不明白的,可以随时差人来找奴婢。”王嬷嬷边说,边示意身后的丫鬟将账本奉上。
“有劳嬷嬷特意走一趟了。”顾夏颔首道,“有看不明白的地方我定会寻嬷嬷你请教。”
顾夏的话才落下,喜儿就非常有眼色地上前给王嬷嬷塞了个份量不轻的荷包。
王嬷嬷也没有推拒,顺势就收了下来。
有些关系就是这样,收了好处,才能更近一些,以后也才好打交道。要是不收,反而不妥。
当然,也不能只一味的提供和收受好处。
这中间的分寸,顾夏懂,王嬷嬷也懂,她们都是聪明人。
顾夏拿了最上面的一本账本,随意地翻了两页,就不解地问道:“这账是谁做的?怎么写得这样仔细?”
真得太细致了,好多东西根本没必要往上写,顾夏虽没管过家,但对于账本,还是比较了解的。以前为了管书肆的账,她可是特地寻了好多相关的书籍来看,掌握了不少记账方面的精髓。
只一眼,竟就看出了账册的不妥,王嬷嬷很是诧异,面上却丝毫不显,解释道:“您拿的这是最新的一本账本,上边的账目是新上任的采买管事做的。”
“新上任的?”顾夏有些好奇。
“原来的管事在这个位置上呆得久了,手脚也变得不干净了,王妃便将他给打发了,重新提拔了现在这个,这是个老实的,目前做的也还不错。”王嬷嬷也有意提点顾夏,便接着说道,“无论是哪个府邸,采买都是肥差,所以这样的事情,每隔几年总要闹上一回,再忠诚老实的下人去了那儿也禁不住要变,所以采买的账本是重中之重,要细看。”
顾夏合上账本放回,问:“那为何不寻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又何来这种法子。”王嬷嬷叹息了声,“第一次查出这事的时候,王妃当即就采取了最严厉的惩罚,杀鸡儆猴,可没过两年,接任的下一个也还是没能忍住诱惑贪墨了一大笔银钱。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王妃甚至将管事和采买分成了两人,让其中一人去牵制另一个人,还特意选了两个互有嫌隙的人来管这事,不想这时日久了他们竟勾结到一块儿去了。”
第一个被发落的贪墨管事,下场极其凄惨,可即便如此,这事也还是屡禁不止,足可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咱们王府还算好些的了,其他府里的采买管事,基本每隔两年就要一换,有些甚至每年都要变动,即便王妃将相互督导的法子透露出去,也还是禁不住这风气。”
顾夏了然,这也是可以想像的,毕竟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顾夏沉吟了一会儿,说:“我有个法子,或可一试。”
王嬷嬷闻言一愣,笑道:“是什么法子?”
顾夏道:“还是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由一个人负责,在根据以往的采买记录,每月给他支取定额的银两,只要他将府里需要的东西都保质保量的买齐了,剩余的银子咱也不收回来,全当是给他的赏钱。”
见王嬷嬷听地认真,顾夏再道:“水至清则无鱼,与其让他们挖空心思地找地方贪墨,不如咱们直接给他们这个机会,这样一来,为了能得到更多的赏钱,还怕采买的人不尽心尽力吗?”
王嬷嬷细细琢磨,也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之前都是买多少东西,就支多少银子,大笔银钱过手却一分也流不进自个儿的腰包,长此以往,这些人自然会挖空心思地做怪,再老实厚道的人也受不住这经年累月的诱惑。如今有了正当的法子,只要自己多尽心一点,货比三家,总能得到赏钱,还不用承担风险,何愁采买的人不尽心尽力?
王嬷嬷越琢磨越觉得此法可行,喜道:“这确实是个好法子,待奴婢回了清辉堂,立马就汇报给王妃。”老实说王嬷嬷也有些被顾夏这主意给惊到了。
顾夏谦虚道:“能有用就好。”
王嬷嬷好奇地问:“姨娘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奴婢之前听都没有听过。”
顾夏受了夸赞也不见喜色,而是平静道:“我在书上看过差不多的法子,就联想到了。您太夸奖了,我还有得学。”
见她如此不骄不躁,王嬷嬷心下不由更满意了几分。
交代完账册的事情,顾夏又问了王嬷嬷一些别的方面,王嬷嬷都恭敬地一一作答,她对王府很了解,包括外面生意上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