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为姐夫的宠妾后(16)
顾夏闻到了夏季荷花的味道,很浓,很香。
“这是香露?”顾夏十分意外,这味道闻着就造价不菲,“哪来的?”
朱嬷嬷顿了顿,正想回答,一边给顾夏梳头的小叶就说道:“定是世子妃送来的,今早奴婢去正院给您告假,世子妃赏了好些东西给您呢,还让您好好休息,不必日日晨昏定省。”
朱嬷嬷脸上的笑容有些不自然,却也没有否认,而是说:“这香油是舒经活络用的,闻着也香,姨娘不若用点?”
顾夏沉吟了会,点点头:“那就用些吧。”
荷香是顾夏顶喜欢的香。
这种僭越的东西放在平日顾夏是不会用的,只是接下来这一个月她都不会踏出梧桐院,即便用了也不怕被人闻了去,那用用又何妨呢。
顾盼不想她出门,她也乐得不伺候祖宗,两全其美。
等顾夏洗完澡出来,朱嬷嬷已经备好了午膳。
午膳并不丰盛,只有三个菜,一个汤,但每道菜的味道都极好,用料上乘,顾夏吃的很满足。
今日的天还是阴沉的,雨不大,不过也没有停,细密密的雨丝不断飘落,这样的天气连饭后消食都成了奢望。
顾夏干脆领着小叶和喜儿收拾起屋子来,她将自己从顾府带来的东西都摆了出来。
尤其是书,都摆在了书房北边窗台旁的书架上,那里光线好,再安个摇椅,平日闲暇时躺在那儿看书定十分惬意。
正房的博古架子上本安置着各色珍贵瓷器和古董,如今也换成了各种玩意儿,有小盆的花草,还有一些彩绘的瓷娃娃,各式各样的小物件与瓷器混杂,瞧着颇有些意趣。
一番布置后,屋里多了几抹亮色,看着很是温馨大方。
朱嬷嬷进来瞧了,也十分喜欢,对着顾夏就是一顿夸。
“姨娘,您忙一下午了,坐下喝口茶吧,吃点果子歇一歇。”
“嗯。”顾夏转头看见盘子里的石榴,有些奇怪地问,“这个时节哪来的石榴?”
“大厨房拨下来的,想来是宫里的赏赐。”朱嬷嬷边说边给顾夏倒杯茶递过去。
盘子里有两个石榴,又大又圆,仿佛刚从树上摘下一般,鲜嫩多汁,顾夏稀奇极了。
小叶看顾夏感兴趣,连忙说:“姨娘要吃吗,奴婢给您剥。”
顾夏摇了摇头:“我还从没在冬季里见过石榴,就先这么放着吧,瞧着也挺喜人的。”
朱嬷嬷见她喜欢,满脸堆笑:“姨娘喜欢就好。”
也不枉世子爷特地送来。
“也不知宫里用的什么法子,居然储存的这样好。”
顾夏把两个大石榴拿起来,放在案上的盘子里,红红的石榴衬着玉白的盘子,又给屋里添了一分亮色。
满意看了会儿,顾夏突然问:“宫里赏了很多吗?怎么连我也能得上两个?”
朱嬷嬷僵了僵,笑道:“这……奴婢也不知,应该是吧。”
第9章 伏线
“大人,民妇所言句句属实,民妇的夫君是枉死的!请大人为民妇做主,还我夫君一个公道!”奄奄一息的妇人匍匐在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
绵绵雨声衬得她的声音很细,很小,却很坚定,这样一番话毕便耗去她大半的力气,身子一歪,直接栽倒在地。
苏御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垂着眼,认认真真地看着手中那张发黄的信纸,纸上只有简短的几句话,歪歪斜斜,不少地方还有墨水晕染的痕迹,显然是在十分仓促的情况下写的。
——林帅战死,事有蹊跷,王爷命我等暗中探查。然不知为何,总感心神不宁,故留此信笺藏于衣缝。
林帅,林瑾一,也是大应赫赫有名的武将之一,是父王的知交好友。
七年前林帅与其长子因大雪埋路于阵前战死,此事竟另有隐情?
苏御紧抿着唇,想到一种可能,一颗心直直地往下沉,如坠冰窖。
“当年王爷在边境遇刺,我夫君作为王爷护卫队的队员之一,却擅离职守,导致王爷身亡,最后被军法处置,可他是被冤枉的啊,他是领了王爷的密令才离开的,他没有擅离职守。”妇人狼狈地歪在地上,声弱如同蚊呐,字字泣血。
从半年前她无意间在夫君的遗物中翻出这张纸开始,她便踏上了申冤的不归路。
这一路,她受尽各种折磨,始终不曾放弃。
她鸣鼓喊冤、却被捕入狱。
此案无论结果如何,必涉官员,民告官如子杀父,需先坐笞五十。
起大狱,遭大刑,她身陷囹圄,被折磨的体无完肤,好不容易熬到朝廷来人接她进京,却在中途发现这只是一个陷阱。
有人压下了此事,京中并无人知晓这段冤屈,而那幕后的人想要她的命。
她不甘等死,拼尽全力出逃。
食树根,饮生血,睡猪圈,东躲西藏,她终于来到了上京,见到眼前这唯一的希望。
她知道自己活不成了,她撑着最后这口气找上苏御,不过是为了还夫君一个公道。
苏御是在一处别院见的人。
这座别院是苏御以假身份秘密置办的,只有他本人和他的几个心腹知道,十分隐秘。
下雨,再加上屋子常年无人居住,别院的空气始终都飘散着一股子陈年的霉味。
那妇人倒在阴冷潮湿的地面,整个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可她的眼神却是坚定的。
为了进京申冤,她赔上了自己的命。
苏御收起信纸,弯下腰,伸出双手稳稳地将人扶起,郑重道:“当年之事我会调查,若你夫君真是冤枉,本世子定还他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