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福晋(219)
福慧道:“这却是不必,虽然大哥、二哥都不放在心上,但你四哥还是觉得不妥的,也思量着找个机会与阿玛说。”
“也不纯为这事儿,我还有别的事情想问问阿玛。”
福慧这才应了。
凌波想到的是,米思翰身为当朝元老,虽然已退仕,但依旧深得康熙信任,他的话在朝中也依然有很大分量,也许他对康熙的心理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撇开了这件事,姑嫂两个又说了许多的话,大多是福慧嘱咐凌波一些养胎的注意事项,都是她的切身经验,十分地实用,凌波听得很认真。
另外也提起了三哥马武跟乌珠的婚事,福慧说是纳采已经过了,婚期就定在腊月。
说起这位曾经的对手竟然要成为一家人,凌波还是觉得有些人生无常的感慨。
乌珠虽然封的是和硕公主,但实际上并不姓爱新觉罗,康熙为了彰显对富察家的器重,并没有拿马武当“尚”公主的额驸看待,他说的是乌珠“嫁”进富察家做媳妇。
聊了一整个上午,福慧在简亲王府用过饭后才回。
而没过几天,云姐儿那边情况已经稳定了,也不烧了,水疱也结痂开始脱落,一切都在好转,凌波便跟郭佳氏说了,调了绣书回来,带着她跟瑞冬一起回了一趟富察家。
福慧提前已经跟米思翰知会过了,得知凌波要回来,老头子自然十分地开心。
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然同在京城,一年到头倒是难得见几次,老头子自然十分珍惜这次团聚的机会。
“明年这个时候,就不光是我啦,还有您的小外孙一起来看您。”凌波笑嘻嘻地对米思翰说道。
回到娘家,她就又变成了小姑娘一般,在米思翰跟前尽显纯真本色。
米思翰下意识地扫一眼她的肚皮,也笑起来。
“阿玛是喜欢外孙,还是喜欢外孙女?”
米思翰笑道:“男孩儿女孩儿都好,只不过这是你头一胎,若是生的男孩儿,你婆家自然更要高看你一头。”
凌波知道是这个理儿,但还是不依不饶地撒娇了一下。
午饭是大团圆,四个哥哥们都在家,陪着她这个难得回家的妹妹,欢欢喜喜用了一顿饭。
等大家都散了,凌波这才跟米思翰去了书房,将诸克图的事情给说了。
“虽然一个太常寺典籍的职务,算不得什么,但这种时候,咱们家还是不宜跟八阿哥多来往吧。我是个妇道人家,许是想的不周,阿玛你说是不是呢?”
米思翰恩了一声,却没有立刻作答。
凌波以为他不重视这件事,便又说道:“虽然我常居内宅,但也听博哲提过京里的形势,尤其近来,大阿哥、太子、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甚至还有十四阿哥,人人都卯足了劲,像是要做什么大事。皇上如今还健朗着,见不得这样的勾心斗角,前儿据说已经训斥了几个大臣。虽然阿玛有军功在,哥哥们也都身居要职,是实打实为皇上办事的,可保不住有人拿诸克图做文章,将咱们往哪个党派上划。就算皇上信任阿玛,可咱们也犯不着承受这样的猜忌不是?”
她侃侃而谈,却没注意到米思翰看她的目光里,渐渐起了异样的神采。
“况且说句大胆犯忌的话,若是将来尘埃落定,上位者回头追究那些曾经敌对或是曾经隔岸观火的人,咱们家是不是也会受到牵连呢?”
凌波说完了这句,才发现米思翰看她的眼神已经很不一样了,不由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言论超过了什么忌讳,引起他的怀疑了。
她却不知,她的话里本身已经带有一定程度的倾向了,暗示将来上位的不是八阿哥。固然,王公贵族之中,很多人都想到能想到这些,但她一个年轻女子,就算是耳濡目染,能够分析得这样头头是道,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米思翰不由眯起了一双眼睛,沉声道:“这些话,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教你说的?”
正文 154、一点点就好
凌波先是一愣,脑中如电光火石,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是了,她一个普通的年轻女子,虽然身在王公贵族之家,但朝政之事与她并没有太大关系,她又怎么会突然政党局势表现出这样高度的关注。
在老头子看来,她这些话一定不是自己想的,说不定是经过简亲王和博哲授意,特地来试探他的反应。
他这一问,凌波全无准备,但却福至心灵,一下子将这中间的关节想通了。
既然阿玛这么以为,就让他这么以为好了。
她抿嘴,表示沉默。
她的沉默,在米思翰眼里,就成了默认。
果然是背后有人授意啊。
其实,简亲王府此举倒也无可厚非,两家毕竟是儿女亲家,关系紧密。眼下这种扑朔迷离的境况下,自然会忍不住要试探对方的反应,以便进退。最重要的,就是两家最好能够达成默契,互通讯息,互为扶持。
这样一来的话,凌波今天,就被他看成了给简亲王府做代言人来了。
“看来你公爹并不看好八阿哥。”米思翰先是说了一句,也有点投石问路的意思。
这会儿,凌波就只能靠自己的认知来回答了,她可没真的得到什么授权。
“八阿哥虽然自身才干能力不俗,可毕竟良妃娘娘的出身低了一些。”她谨慎地回答了一句。
良妃是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辛者库出身,康熙五十年的时候,已经去世了。
也许这个时代的人还不知道康熙末年,诸位阿哥之间的争权夺利,被后人称为“九龙夺嫡”的时期。但曾身处二十一世纪的凌波,无论是小说、电视、论坛、杂志,等等,各种方式,各种学者,都对这个时期有过各种各样的剖析解释。就算是各家自成一言,依然能让她接收到庞大的信息量,也许未必最准确,但无疑也已经是超时代的经验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