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宅门(153)

作者: 陶苏 阅读记录

金秀玉吃惊道:“什么宴会?”

李承之笑道:“自然是长宁王府的宴会。”

金秀玉张大了嘴。

“长宁王宴请淮安众官员、豪绅、名士,明日酉时正,携家眷赴宴。”李承之朗朗笑着,像是换了个人,豪情勃发。

金秀玉也感染了他的情绪,笑道:“常提起长宁王,如今才能得见真颜。既是王府盛宴,少不得要盛装打扮才是。”

“正是。”李承之笑着,心里却是豁然开朗。

大丈夫在世,总有那一搏。他自管胆大心细,怕什么覆巢完卵,长宁王何等人物,况且还有那许多名士勇将,愁不成事?笑话!

果然到了第二日,小夫妻两个盛装打扮起来。

李承之是一身白色锦袍,蜿蜒绣着黑色缠枝纹理,翻翻卷卷绵延不断,一路从襟口延伸到袍角,既精致且繁复。这袍子却不是外头所制,而是请了李家绣坊的裁缝大师傅裁剪的布匹,金秀玉亲手缝制,那上面的绣工更是费了她跟真儿多少的手工才绣成。

外头还罩了一件浅紫色去萏纱敞襟修身褙子,袖子比半臂还要短上几分,底下与袍子一般长短。襟口、袖口、袍底,都镶了黑金色滚边。

金秀玉今儿穿的是白色锦缎绣大红牡丹花滚金边的裙装,高腰束胸,宽摆拖地,那大朵的牡丹就怒放在胸口,膝盖以下层层叠叠莲花一般漾开,只露出一点点红黄两色牡丹花的鞋尖。

金鹅黄色的腰带,紧紧地勒着细腰,愈发衬得肤色如雪,曲线惊人。外面罩着一件鹅黄色云萏纱的外衫,拿粉、红、银、浅绿几色丝线绣的大朵大朵浅色牡丹花。

夫妻两个这一穿着,端的是通身气派,皎若玉树,丽若春花,锦绣满目,十分地富丽繁华。

便是随身的真儿和春云,也是盛装打扮,比之往日大不相同。

主仆一行人出了明志院,外头宝马雕车已备。

这马车平日轻易不得用,今儿主人盛装赴宴,才将它拉了出来,内里四敞明亮,锦衾绣墩自不必说,便是外头也是金漆银花,富丽堂皇。车檐下两盏琉璃灯,乃是仿的宫灯式样,既精美且光芒四射。

下人放了小凳子过来,夫妻两个正待上车,忽然见到那驾车的车夫一抬脸,顿时都大吃一惊。

第102章 王府夜宴

车夫仰着脸,嘻嘻笑道:“见过大少爷,大少奶奶。”

他虽穿了一身青布衫,戴了一顶小帽,脸涂得锅底一般,到底嘴上那两撇小胡子是个最佳明证。

李承之瞪着眼睛道:“阿东!”

“是阿东?”金秀玉吃了一惊,仔细一看,果然是阿东。

“最神通测的便是你了。往日里都不见人影,今儿怎么突然就冒出来了?又做什么装神弄鬼的?”

阿东摸了摸脸,嘻嘻笑道:“大少爷何必刨根问底呢。主子们博带华服,豪门夜宴,咱们做下人的跟着瞻仰瞻仰,也算是跟着享福了。”

李承之哼了一声,先将金秀玉送上车去,自个儿也迈腿上了车。阿东正站在旁边,扶他一把,却叫他在脑门上敲了一记。

“嘶——大少爷下手真狠!”

阿东嘀嘀咕咕地,一面揉着脑袋,一面跳上车,举起来小马鞭。

真儿、春云另外坐了一辆车,跟在李承之夫妻俩的车后头,一起往长宁王府而去。

长宁王府就在西市,与李家同处富贵坊,巷子名叫做平安巷,离着碧玉巷并不太远。

李家的马车一前一后刚进了平安巷,就见前头一座高门大户,红彤彤四盏宫灯挂在门外。大门敞着,门前车水马龙,那车儿排成长龙,一直排到了巷口。

李家的马车刚拐进巷口,便寸步难前了,只能排在长龙后头慢慢挪动。

好在赴宴车马虽多,长宁王府的下人都是训练有素,鱼贯将车马都从边门领进去安置好,一辆接一辆,速度倒也不慢。

饶是如此,及至李家马车到王府大门口,也费了大约三刻钟。

李承之携了金秀玉下了车,后面跟着真儿和春云,随着人流往门前走去。那马车,自有王府下人领去安置。

王府门口迎宾的下人早已得了上头的吩咐,淮安李家乃是王爷特别交代的重要宾客。因此李家的名帖一递上去,立刻就得到了十分热烈的迎接,一路领进会客厅。

厅内此时正热闹着,十几檀木圆桌拉开,零零落落已各自坐了许多人。里头隔着湘妃竹帘,是内眷们的席位,隐隐绰绰可见人影,与外头既互相隔开,又能互通生气,倒是十分巧妙的安排。

金秀玉头一次参加这种场面,有些紧张,手心出了一层薄汗。李承之拍拍她的手,递了一个鼓励的笑容。

金秀玉回以微笑,带了真儿、春云,往那湘妃竹帘里头走去。

自有丫鬟高唱“李府大少奶奶到”,顿时中女眷的目光都投射过来。人人都知道,李家在少爷娶了个小门小户的女子,颇有门不当户不对之感慨,因此这目光中有好奇,有疑惑,有轻视,也有嫉妒。

金秀玉一眼望过去,四五张檀木圆桌,尽是人头,人人都是富丽锦绣,一片珠光定气,因着这些俗物遮盖,每个人的面孔都显得一般模样。她反而便镇定下来。

这时有个声音从人群中传来:“李少夫人,请这边来。”

她循声望去,见是一大一小两位妇人,那年长的中年妇女打扮得体,却并不相识;年轻的那个一双漂亮的凤眼,可不就是知府千金侯芳小姐。依此推断,她身边那位中年妇女,想必就是知府夫人了。

上一篇: 鸾凤和鸣 下一篇: 王爷,想追我就直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