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门(193)
旁边的丫头们顿时吓了一跳,老太太也吃了一惊。
真儿反应快,立刻便递了帕子上去,掩住了她的嘴。
金秀玉丢开汤匙,转过头去,方才好了些。
“怎么?可是身子不舒服?”
老太太问了,她只是摇头。
“并没有不适,不知为何觉着这羹很有些腥。”
老太太看了看自个儿眼前的碗,见里头有些鱼肉,突然心中一动,望着金秀玉的目光便有些惊喜起来。
“孙媳妇儿,你可是,可是有了?”
她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那个字说重了吓到娇弱的孙媳妇儿。
“有了?有什么?”金秀玉先是一愣,见老太太满脸期待地望着自个,突然就明白了她这个问题。
顿时,她自个儿也惊呆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
“大夫来了没有?!”
老太太再一次焦急地叫起来.
底下的小丫头愁眉苦脸,青玉偷偷给她打眼色,袖子底下又做手势,丫头只得福了一福道: “奴婢再去催.”
青玉跟在她后面走出来.
“青玉姐姐您瞧,这都催了三四遍了,那大夫就是飞的,他也不能眨眼就到啊!”
青玉摆摆手道: “你莫抱怨.老太太今儿是真心急,你没看见么,少奶奶躺在那,还一动都不能动呢!等会大夫诊了脉,若少奶奶是真个有喜,老太太就能算你大功一件,赏钱可跑不了你的.快去再催一催罢.”
小丫头叹口气,只得又去了.
刚除了二门,可巧小厮领着大夫来了.这位可不是上次那擅长治跌打损伤的许大夫了,而是换了一位苏大夫.
小丫头总算是盼来了救星,隔着老远便大叫道: “可算来了!老太太都问了三四遍了,赶紧随我来罢.”
苏大夫本就是紧赶慢赶来的,大冷的天,还除了一脑门子汗呢!幸亏他年纪还不算大,身子骨硬朗,否则还没给病人瞧呢,自个儿就得先累趴下.
这小丫头如今也顾不得男女有别的,一把抓住大夫的手就往院子里头跑.
苏大夫在后头一个劲地叫 “慢点” “慢点”
刚进了院门,满院子的仆妇丫头都叫起来: “大夫来了!大夫来了!”
屋里头等着焦急的众人总算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喜道: “大夫来了.”
金秀玉躺在床上有两刻钟,稍微动一下,老太太就一惊一乍地,这不许那不妥,小心翼翼就跟捧着玻璃一般.这滋味可真不好受.
如今大夫来了,她也算松一口气.
苏大夫进了门,顾不得擦汗,丫头们拥上来,搬凳子的搬凳子,接药箱的接药箱,取垫枕的取垫枕.伺候着大夫坐下了,人人都拿眼睛瞪着,生怕错过一个字.
等这位苏大夫三指一搭,两眼一眯,不过一会儿的功夫.
“恭喜少奶奶! 恭喜老太太! 府上又要添丁啦!”
老太太合掌祝祷: “那观音庙的菩萨果然灵验得很,果然是有喜了!老婆子终于能看见曾孙啦!”
听得金秀玉忍不住想笑,拜了观才几天呢,若说是菩萨显灵,也没有这么快的,老太太这就是欢喜过头了.
众人都是纷纷道贺恭喜.
老太太一高兴,先给大夫封了个红包,有当场就从手上脱了个金戒指下来赏给了那个小丫头; 回头又吩咐青玉给府里所有人发赏钱。
这回,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可都喜笑颜开了。
此时的主人公却还沉浸在对这个消息的震惊之中。
这就有了?
金秀玉轻轻地抚摸着自己平坦的小腹。怎么也没感觉出来,这里头竟然已经孕育了一个小小的生命。
她才十五岁呀!就算是虚岁,那也才十六呢!
她就要做母亲了?
想到古人每多难产,或有母死子存,子死母生,或母子俱丧的,盖因母体过于稚弱,难以承担孕育生产大任的缘故。
她突然就担心起来,自个儿真的已经做好生儿育女的准备了么?
完全沉浸在高兴之中的老太太哪里注意到她沉重的脸色,正一个劲儿地向苏大夫讨要安胎的药方。她从前是有过两个儿媳的,虽然二媳妇刚过门就丧了命,大媳妇却是生过两胎,尤其后一胎因伤心过度,怀孕期间几多凶险,都是老太太看顾的紧,才能将李婉婷和李越之这对龙凤胎给生下来。所以,老太太对于如何照顾孕妇,是十分熟悉的。但是底下的丫头们却都很年轻,没经历过这些阵仗,少不得一一调教了。
老太太如今已经开始发愁,这真儿,春云都是黄花大姑娘,虽说忠心耿耿,办事也都是稳重可靠的,但到底缺了经验,怕今后伺候中有些不足,还是得请个懂得调理孕妇的婆子才行。
“老太太,是不是该派人去通知大少爷一声儿,叫他也早些知道这个好消息。”
青玉这么一说,老太太立刻拍掌道:“对极对极,亏的你提醒,竟然把这个都给忘了。你赶快派小厮出去,给承之抱个信。“
底下的小厮们都是鬼精鬼精的,看了赶来老太太打赏的那个痛快劲,哪里想不到,这是个极得赏钱的美差。手脚快嘴巴也快的头一个就抢了这差事,飞奔出去了;没抢着的只得跺脚叹息,好在老太太说了阖府上下都有赏钱,总算还是有盼头的。
老太太高兴忘了,又絮絮地叮嘱金秀玉,这怀胎十月,头几个月那得怎么样,后几个月得怎么样,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活儿不能干,什么得忌讳,什么得注意,拉拉杂杂一堆事情,直说的她头都大了。
真儿和春云两个却站在床边听得极为认真,瞧那架势,恨不得用纸笔将老太太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录下来。
“你们两个丫头素来是好的,如今少奶奶有了喜,愈发得尽兴服侍,不可有半点马虎。从今儿起,就由青玉暂接管家的事儿了,凡有回事的,都来找青玉,切不可打扰少奶奶安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