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万人厌嫁给朝廷公敌后(51)
一茶杯砸在叶一纯脚边,她本以为对方会如往昔一般静默不语,却不想平时一直硬气的暗卫首领,这次光速认怂,跪地磕头,磕的毫不拖泥带水,“是卑职无能,没有保护好王爷,卑职请罚!”
“看在你跟随珩儿多年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长公主靠着椅子,眉目间满是戾气,“五十军杖,领完继续过来跪着,什么时候珩儿醒了,什么时候回去。”
叶一纯点头称是,不卑不亢起身,出去领罚。
庭院外在行刑,长杖打在人身上的闷响,听得人肉疼,庭院内一行太医战战兢兢诊治,最后越诊头上的冷汗越重,几个人仔细商量许久,出来同长公主汇报,裴珩情况不容乐观。
“殿下,王爷身中多种剧毒,且没有及时驱毒,毒素已然攻入心脉,怕是……”
昭华长公主长眉紧蹙,“没救了?”
“王爷所中毒素极其复杂,现在配解药怕是来不及,不过臣这里有一味祖传解毒大还丹,可护住王爷心脉,只是能不能平安无事,端看这几日情况了。”太医沉重道:“三日内王爷若是醒不过来,怕是药石罔顾。”
说完太医自己先吓到跪地,毕竟昭华长公主是摄政王亲娘,况且如今朝廷内小皇帝根本没什么话语权,基本上全靠摄政王震慑百官,他若是当真出了个什么三长两短,不说北疆是否哗变,光是南边的那位打上来,都够金陵喝一壶的。
两年已经换了两个皇帝,不管是前年惠帝病危时,太子篡位的那场惊变,还是去年蔡家发疯勒死灵帝的那场谋逆,都牵扯众多,前者牵扯太子党,太子三师不是被抄家灭族流放就是被贬到鸟不生蛋的地方去教化民众,而蔡家一案则是直接将皇室几乎杀了个干净,转头蔡党也被摄政王杀了个干净。
如今摄政王又出了事……
太医觉得这这几年,大周皇位上可能是有什么诅咒,不然怎么谁上谁死。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有些心惊胆战,这几年如此之多的政变,死的最多的除了那几个身处漩涡中心家族外,另外就是他们太医院署了。
惠帝病危时忽然杀了一批,太子自尽后又死了一批,灵帝沉迷求仙问药时,又杀了一批,现在摄政王要是死了……
太医觉得自己今天要是能够正常回家,就要给家里的孩子换条出路,干什么都好不要当太医。
一直在旁侧站着的小皇帝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他上前两步,抓着裴珩无力的手指,默默垂泪,嘴里哼了两声,像是在说,“堂哥,要是,没了你,朕该,怎么办。”
长公主闻言有些不耐烦的将目光收回,她起身,烦躁的出门,金红色的长裙拖过地面,庭院外叶一纯还在挨打,已经数到了第三十下,他一声不吭,躺在条凳上像是死了。
摄政王府安静肃穆,长公主回头看了一眼房间,忽然朝着太医院的医师们笑了一下,和蔼道:“王爷如今身体情况不明,还得各位劳心费神,在王府中多看护几日。”
太医讪讪应下:“是……是。”好了,今晚夫人不用给他留饭了。
长公主气势汹汹出门,走了一半忽然想起来里头还有个小皇帝,她今日头疼的很,给了身边侍女一个眼色,对方转头进去提醒小皇帝该走了,不能打扰摄政王养伤。
李盈两眼空洞,慢吞吞走出来,不知为何,长公主从他身上看出了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感觉。
“陛下不必忧心。”昭华长公主抓住了李盈的手,“你堂兄吉人自有天相,他会没事的。快同姑母回宫。”
小皇帝默默缩回了自己的手,他抓住自己的袖子,低着头憋了许久,冷声道:“此案,查!”
查个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既然有人打算不让他好过,他便让所有人都不好过!
*
谢岁正坐在书房里看折子。
裴珩虽说今日让他休假一日,到底还是出不去,又不能去前厅,他干脆就回到书房,打开窗户,就着今日正好的春光把积压的案牍看了一遍。
刚批了一半,就听得长廊外传来逐渐靠近的人声,声音尖细,像是太监。
“奏折便存在此处?”
“陛下说了,王爷如今昏迷,国事到底不能耽误,便先拿回文德殿。”
“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进去将东西搬走!”
裴珩昏迷?
他早上人还活蹦乱跳,怎么中午反而出事?
谢岁先是惊了一瞬,转头想到对方今晨吩咐的事情,他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看了一眼自己已经写了半数的折子,眼神微动,随后主动过去打开房门,同来搬运东西的太监打了个面对面。
“奴婢是王爷府中侍墨。”谢岁面不改色将人引进去,“这是府中近日奏折,一共四十二本,您收好。”
那青衣太监满意的看了一眼谢岁,觉得这人十分识相,轻轻一挥手,带上折子走了。
书房顿时空了一片,谢岁一个人坐在椅子上良久。李盈的字是太子教的,太子的字则是他爹教的,也不知小皇帝认不认得出来。
谢岁叹了口气,抬笔,在桌面的素纸上点了一瓣梅花。
说起来,他会批折子还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他有一段时间皮的厉害,家里请过来的先生压不住他,于是他被自己亲爹揪过去上朝,他爹在内阁批折子,他就搬个小凳子,坐在角落里写策论。
内阁里都是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基本都是三甲进士出身,人来人往,他写一句被人看一句,一出神就会被发现,然后就会有几个老头轮番出现,对他宣纸上写的东西点评一二,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对他进行精神打击,众目睽睽之下,他再也不敢和稀泥在纸上画乌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