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人设太奇怪啦[快穿](172)

作者:归于终途 阅读记录

有人说她对回家有着执念,不然不会一听到回家就激动,也有人说,她最后还是犹豫了,舍不得儿子啊。

就像父母能够找傻子姨多年,持之以恒的寻找,那不是简单的情感就能概括,那是执念,也是父母对女儿的爱。

傻子姨对儿子的爱有多少?

谁也不知道。

对于这一切的闹剧,在一通电话打来后,那是傻子姨父母的儿子打来的。

过了好几夜,原本坚决的夫妻退步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夫妻不情不愿的承认了傅永川这个女婿,没有选择将女儿带回家,或许是怀揣着对女儿的愧疚。

俩夫妻待了几天后,留下身上所有现金。

走了。

张林对这个结果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这两个人绝对会将女儿带走,要是有可能,连带着将外孙带走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说,多年的思念情感,最终还是抵不过现实吗?那无尽的牵挂,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想抓却够不到。

这对于傅永川来说是好事。

后续张林就没在关注了。

他想到了另外的可能,有没有种可能,曾经的陆青萍并不是出轨带着情人走了,而是和曾经的傻子姨一样呢?

如果这样的话,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张林眼睛一亮。

如果这一切都和拐卖有关,陆青萍就不是道德败坏的抛夫弃子,而是为了自己奋斗逃走。

被拐入大山多年,生儿育女,都不忘逃走的初心,最终还成功了。

这可是要上新闻的。

自认为找到了目标的张林开始朝着这个方向探查。

当然是不能明目张胆,通常拐卖的发生,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成事的,这得要一个村子的人共同协作,严防死守之下,才不会出现意外。

他要是真的敢大张旗鼓的探查。

保不齐能不能见到第二天早上的太阳都是两说。

当然也有可能第二天早上是阴天不是?

这种作死的事,张林绝不会,他首先就观察村子里最可疑的人,要是有拐卖,得要找出证据。

其中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女人。

被拐卖者本身就是个铁证,而且是最显眼的铁证。

张林查了好几天,期间不自觉避开了傅盈盈和傅进好几次,整天忙的不可开交。

别人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整天看他在村子里瞎晃悠,左蹭蹭右看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闲得蛋疼,就有人问他要不要去钓鱼。

张林连连摆手,表示自己不会钓鱼。

来人还是兴致勃勃,说他肯定会喜欢上钓鱼的,而且他还有个别的钓鱼佬没有的优势。

张林好奇的问是什么。

来人笑眯眯的说,因为他很闲,时间多,钓鱼最忌讳的就是心态不稳急功近利,他就没了,因为时间多,还因为他没老婆孩子,也就没人管,到时候想钓多少钓多少,想多长时间多长时间。

张林:……

他是闲的到处打探,但也没有病到大热天去河边钓鱼喂蚊子,他甚至怀疑这个笑眯眯说话一脸和善的老头是在炫耀。

因为他有个爱管他的老婆。

张林怎么知道的?

他把村子里所有女人都查了户口。

事实证明。

没有。

怎么会没有呢?

老实人家的老婆和不正经人家的老婆是两个面貌,在家里的底气都不一样。

顺着这方向查铁定是会查出来问题的,关键就是什么也没有,老天爷给他了个响亮的耳光,得意洋洋的说你看看你,有走错路了。

张林脸色发青,咬着牙,他就不信邪了。

这个方向一定是对的,只是他漏掉了什么?

张林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的认真思考,办公室来人了都没察觉。

傅莹莹扫了一圈办公室,没见到想见的人,脸上的笑容立马垮了下去,见张林坐在椅子上发呆,她走过去好奇问。

“张林哥,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迷?”

声音在正上方猛不迭响起,张林愣神了一瞬,随后将呆滞的目光放在傅莹莹脸上目不转睛好半响。

这目光将人看的鸡皮疙瘩一粒粒冒起。

傅莹莹正要张口询问,自己是不是哪有不妥的地方。

张林顺时眼睛一点点亮起,像是找到了什么新大陆,一拍脑袋:“对呀,我怎么忘了还有一个人。”

傅莹莹心中奇怪。

什么还有一个人?

她怎么听不懂张林说话,又不等她开口询问,张林猛的站起身,朝外面跑去。

确实还有一个人,他没查。

之前想不通哪儿出问题,现在看到傅莹莹那张脸,他就想起来了,还有一个人,而且是他经常见到的人。

那就是王姨!

联想到之前王姨的一系列话语,她被拐来的概率极高。

越想,张林越是兴奋。

他怎么把王姨给忘了,灯下黑啊这是!

张林立刻在村子里悄咪咪找寻和王姨有关的信息,时不时向傅莹莹打探消息。

这小妮子天天心里念叨着傅进财,对于张林的套话毫无防备,轻而易举将所有事和盘托出,弄得张林心中升起了那么丢丢愧疚之情。

他清咳两声作掩饰,面不改色张口就来:“傅哥那边我知道的不多,不过据我观察,他大概率是喜欢吃辣的。”

傅莹莹满脸狐疑:“你确定吗?”

“当然!”

傅莹莹更怀疑了:“不对啊,进财哥不喜欢吃辣来着啊!”

张林眼皮一跳:“一定是你记错了,你又不是人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人不喜欢吃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