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可风:“项霸王这种人我不怕,就怕躲在暗处的伪君子,我都不知道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
“一堆人精。像你说的那样去改革,说起来简单,以为大家都可以坦坦荡荡做人。等真执行起来,涉及到利益,那就像割肉一样,谁都未必能真的坦荡。”
现在的速度进展已经完全超乎梁可风的预测,她没了一开始找不到方向时那种盲头苍蝇乱撞的焦虑感,她笑了笑:“慢慢来吧。”
梁大龙:“我这病不能再慢慢来了。是时候要见一见社团那些人。”
梁可风:“下个礼拜好吗?”
“可以。我让何聪安排,就下个礼拜。到时候,别人就可能知道,四方城寨那个胡风就是你梁可风。”
梁可风想了想,并不担心:“就项霸王知道吧,能来开会见梁可风的没见过胡风,其他见过胡风的,也没机会见到梁可风。项霸王下个礼拜会出来吗?”
“律师应该会保释他出来。”
“挺好,就让项霸王亲眼看看,原来胡风就是梁可风,让他知道了,都只能当做不知道。”
梁大龙笑了,他这个孙女,有的时候比他还狡猾难对付。
*
星期一早上,梁可风照例到港明集团上班。
今天的高层管理例会因为总经理高贺年有事改到下午。
上午梁可风在办公室把港明最近几年的财务报告都详细看了一遍。
到了下午快五点,高贺年回来后,才开始开会。
过去几个礼拜的例会,梁可风都是只听不说话,所以大家已经渐渐习惯甚至忽略了她的存在。
负责报业板块的副总经理赖东豪汇报说:“最近纸张价格上涨,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在考虑,是不是要提高《明珠报》和《港城日报》的单价。”
这两个报纸是港明旗下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有人担心:“报纸价格这么多年没涨过,突然涨价,我怕读者会很难接受。”
还有人担心:“这两年《港城晚报》做的越来越好,发行量已经逼近我们日报的二分之一,现在他们没涨价,我们却涨价了,再这样下去,只会把我们的市场份额让给对方。”
赖东豪为难道:“在不加价的情况下,如果还想保住利润率,只能想办法增加广告收入。想要增加广告收入,就得增加板块,增加板块,人工成本和纸张成本都要增加,最后可能还是保不住利润率。而且一旦广告收入不稳定,还会导致亏本。”
高贺年微微蹙起眉头:“赖副总,你不能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么中庸保守,迟早会被晚报爬我们的头。”
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过了好一会儿,赖东豪才说:“我们回去重新做市场调研,看看大家能不能接受涨价。”
现在报纸基本上都是8版,这对于后世看惯32版甚至64版的梁可风来说,版面实在太少。
梁可风说:“适当涨价可以,但要在报业协会上,全港报业商量好一起涨价才行。如果只有我们一家涨价,那就是把我们自己的读者,赶去别家。”
大家没想到大小姐会突然发言,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还是高贺年先反应过来:“可风说的有道理,全行业涨价的事可以跟报业协会去沟通,高城这件事你来负责。”
高城忙说好。
梁可风继续:“随着成本不断提高,我们报业的利润这几年越来越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想从源头解决问题,我们不如收购一家国外的纸业公司,以保证港明能在低成本范围内运营。”
今天大小姐不止发言了,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众人忙纷纷点头附和。
“我之前看资料,发现去年投资部岑副总这边曾经提出一个收购巴西纸业的计划,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搁置了……”
投资部岑天华是高层副总当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听见大小姐点了他的名,赶紧说:“是的,我们曾经想要收购巴西的一家纸业公司,这家公司有自己的林场,生产纸张不受市场供应影响,很适合我们。不过,后来因为考虑其他因素问题,总部最后没有批这笔投资。如果现在再去谈,应该还有希望。”
坐在后面的高城看了眼他父亲高贺年,去年这笔投资是被高贺年否掉的,现在看来,他当初的决定可谓错失良机。
但高贺年不可能承认自己当初决策有误,只道:“我否掉这笔投资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那边政局不稳定,我怕会影响我们投资回报率。如果确实需要,岑副总你们可以重启计划,重新评估一下。”
岑天华笑着应了一声:“好的,高总,我们重新评估一下市场以及政局稳定性。”
高贺年:“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岑天华:“随时保持沟通,有进展我先给你汇报。”
高贺年点头:“好,下一个议题是什么……”
“我话没说完。”梁可风打断了高贺年。
高贺年不好意思道:“哦,可风你继续。”
“谢谢高总。”梁可风没有叫他姑爷爷,而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说:“刚才提的是从成本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就算这次能控制住成本,我们的报纸也应该进行改革,适当增加版面。把版面进行细分是未来的大趋势,我们现在只有八个版面,实在太少。可以试试从八版扩展到十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