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叔不经撩(455)

作者:六月 阅读记录

他一个人把三个儿子拉扯大,三个儿子都跟随他出海打鱼,长子和次子死在海里了,小儿子三年前得病也走了。

小儿子走了,小儿媳妇也跟人跑了,家也就没了。

他倒是不觉得有多伤心,甚至一滴眼泪都没流,人生嘛,就是这么回事。

也挺没意思的。

好在,家里头麻绳是有的,门前也有一棵树,麻绳往上一抛,系出一个圈来,脑袋往里头一伸,这辈子苦也好,乐也好,都到头了。

绳子抛了,凳子搬来了,就差把脑袋往里头一伸,却听见茅屋里头晃晃悠悠地走出一个娃。

娃手里拿着半块窝窝头,咯咯地笑着,朝他伸了过来,“爷,给你吃吃。”

娃几日没洗澡了,脏兮兮的,鼻涕流到嘴里头,那窝窝头是今日一早给他做的,不知道为什么没吃完。

金老汉想着自己今日也没吃呢,横竖是要死,不如做个饱死鬼。

而且,这娃也是命苦啊,爹娘都没了,往后自己走了他也是要死的,要不先找个好人家给收养了?

如果送不出去,便先捂了,也省得慢慢地饿死。

他下去把娃抱在怀中,拿了那半块窝窝头放到嘴里。

娃望着他,瘦巴巴的小手在他脸上胡乱擦了一下,“爷不要哭。”

他一怔,哭了吗?他哭了?

他自己伸手一抹,还真有眼泪。

这一哭,就收不住了,哭得惊天动地,哭得一发不可收拾。

哭完之后,第二天他背着两岁的娃出海打鱼。

三年过去了,他老了,许多事做不来了,划船都没力气。

娃能帮忙,但到底还小,渔网都拖不起来。

他们老金家祖上几辈子都没读过书,这娃怎么就喜欢认字读书呢?

自卫营里有个兵会写字,娃就净往他屁股后面跑,有一日回来,娃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了一道符,高兴地说:“爷,这就是我的名字,我叫金娃。”

他笑了一笑,“嗯,吃饭去吧。”

又过了几日,他跑回来在地上画了几道符,说:“爷,这是您的名字,这是爹的名字,这是我的名字,咱一家人在一起了。”

他盯着看了好久,不知道心头哪个地方震了一下,整个人也跟着哆嗦了起来。

第二天,他见到了那个教娃写字的兵,那个兵对他说:“老汉,你孙子聪明啊,学字特别快,你要送他上学堂。”

他说:“识字没用的,会打鱼才有用。”

兵笑着说:“怎么没用啊?读书识字明理知事,搞不好以后能当大官呢。”

他没想让娃当大官,他们祖上就没出过当官的人,哪怕当吏的也没有。

但是,他说娃很聪明,这么聪明的娃也要一辈子打鱼吗?

那个晚上他想了好多,第二天就去找那个兵,问他如果没银子怎么才能上学堂认字。

那个兵看着他好久,道:“你如果真想让娃有出息,带着他去京城找一个人,那个人在萧王府,叫敏先生,你跟他说,是战无情叫你来找他的。”

——

5月份更新通知:

因六月大大近期需要住院做手术,所以6号~14号的更新将做121方式调整(即今日只有1更,具体看群公告或者官微更新日历),15号例休后,从16号开始恢复正常更新。

第394章 埋了又活过来的猫

金老汉回去之后,想都没想,做了一些干粮,揣上家里头的一百个铜板,带着娃出发去京城找那位敏先生去了。

两个人,四条腿,干粮到第三天就造完了。

在破庙里头避雨,在小溪里头捉了几条鱼,也算是见了点荤腥。

烤了鱼,金老汉不禁斥责孙子,“你不要喂它了,它都快死了。”

金娃抱着那奄奄一息的小猫,往边上一藏,“爷,我不喂了,你不能扔了小黄。”

“现在不扔,但如果死了,我们是不能带着它上路的。”金老汉瞧了一眼那小猫,像一块用了许久的小破布,没一点气息的样子。

“小黄不会死的。”金娃笃定地说。

小黄是昨天捡的,就剩一口气,瘦弱得没有一点重量。

本以为熬不过昨晚,殊不知今日还有气。

这场雨一直下到傍晚,祖孙两人决定在破庙多住一晚上,明日一早再启程。

天气开始热了,加上今日下雨,外头潮湿,晚上破庙里的蚊子多了起来。

老汉是被蚊子叮咬惯了,皮糙肉厚无所谓,但孙子细皮白肉的,舍不得他被蚊子咬,便没睡觉给他驱赶蚊子。

他抽走了一根柴,外头的树枝是湿的,不能再少,破庙里头没几根了。

不知道明日是否会再下雨,若下雨还是赶不了路。

他瞥了一眼那块小破布,似乎是没了呼吸。

他伸手提起来,晃了晃,果真是没一点动静了,死了?

他叹气,这年头连猫都活不下去了。

怕孙子明日起来瞧见伤心,他便提着出去,用随身携带的镰刀挖了个坑,要把小猫给埋了。

这猫拢共也不知道有没有半斤重,那么瘦,全身除了猫就是一把细骨。

把猫埋了之后,他便回破庙去继续赶蚊子,这连日赶路着实也很累,眼皮抬不起来,便也躺下来睡一会儿。

第二天,天气放晴,祖孙便要继续赶路。

金娃在收拾东西,把小猫抱起来放在怀中,道:“一会儿我们买馒头,我给小黄吃馒头。”

金老汉猛地转过身来,震骇地看着他怀中的小猫。

不是埋了吗?

昨晚不是埋了吗?

他丢下东西拿着镰刀跑出去,寻找昨晚挖的坑,就在破庙门前不远,他记得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