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不经撩(571)
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小厮也不大记得具体埋尸地点,给了个大概,平沙侯夫人便带着吴家的人在那附近挖。
至于人手,平沙侯府多的是,发动起来,十余人出城去挖,很快就挖到了尸体。
吴小萍的兄长吴大岚一眼就认出了妹妹的衣裳,当场嚎啕大哭。
吴大岚对妹妹感情很深,说什么都要报仇,所以平沙侯夫人不需要费什么口水,吴家就同意到官府去,且要把此事闹大,毁掉那几个恶徒的名声。
接下来就是敲锣打鼓地报案,平沙侯夫人嗓门本来就大,加上平沙侯府的那些个爷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地从城外回到京兆府衙门,这一路骂着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当隐约听到是与当今亲王有关的,当即引起了轰动,小报们也纷纷出动想再打探一些消息,虽然说早就得到情报了,但是做做样子也是要的。
魏国公府恰好也有人在京兆府里头,因着闵姑姑的死,魏国公府也需要来自证清白。
可这哪里能证明得了清白呢?为了给一个交代,只得说是有刺客闯入,还顺带来报个案。
府人回去禀报给魏国公听,魏国公烦躁地道:“不必管,作壁上观便是。”
他都烦得要死,死了一个闵姑姑,贵妃像一只疯狗似地追着咬,已经在陛下面前透露了许多事,其中就有宁妃的事。
今日陛下看他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他心里头慌,有了丞相,内阁形同虚设,便掌了内阁又有什么用?如今军国大事,都到不了他的跟前,被易琼山全部夺走了。
这个节骨眼上,哪里还管得了那几位亲王的死活?
而且这种事情他认为是闹不起来的,给银子便可解决。
第493章 到底是谁
魏国公这想法,与汉王周王宁王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当第二天小报满天飞的时候,他们没放在心上,否认就是了,就凭那些猜测的证据根本定不了他们的罪。
若否认不得了,再找苦主那点银子堵住他们的嘴巴,案子一撤,便什么麻烦都没有了。
堂堂亲王,还对付不了几只蝼蚁。
不过,当得知此事是平沙侯府发动起来的,他们是真的有点心慌,这家人像疯子一样,被他们缠上不轻易能脱身。
心慌归心慌,到了第二天也没见京兆府那边有什么动静,更无人登门问一句,想来京兆府谢大人也不是傻子,凭着那些所谓的猜测口供,说吴小萍当初是被他们掳走,这样的证据也能入亲王的罪,岂不是贻笑大方,荒唐至极?
白日里头在宗人府,因着许多人在,其中不乏皇室亲贵,他们自然是不会讨论半句的,也不需要如何讨论,反正风言风语很快就会过去。
他们浑然都没有放在心上了,这些年折磨死的女子,又岂止一个吴小萍?
若有鬼魂,大半夜的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冤魂啼哭呢。
第二天,小报继续铺天盖地地上。
但今天的小报所说的内容却不是吴小萍了,还有很多很多女子受害,说得是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所见,甚至有些过程都写了出来。
一家小报写,算不得轰动。
但是所有的小报都同时写了出来,可信度就高了。
如果是杜撰或者诬陷,那么诬陷他们的那股势力实在太大了,大到几乎不可能。
他们可是亲王啊,有能力诬陷他们的,何不干脆直接杀了他们呢?犯得着用这样的招数吗?
事情开始越演越烈,甚至有人到王府门口朝里头扔东西。
而京兆府的捕快也终于登门来,说是例行问话。
京兆府也只是走过过场,没有多少证据,只有吴家人的供述,说吴小萍出事之前,是被汉王身边的人带走的。
但是,吴家人也没有亲眼目睹,是有人瞧见了,告知吴家人。
谢大人稍一深思,其实也就想明白了。
这风波来得如此迅猛,有苦主,有证人,还挖出了尸体,满京城轰动,这能是谁的手笔呢?
但是,萧王府有没来打招呼,他也明白衙门这一关不重要,因此他便按照程序,问过口供之后,再派人登门问话。
宁王府冲京兆府的捕快大发雷霆,指着他们的鼻子痛斥,“你们京兆府就是一群废物,本王是被诬陷的,你们应该抓捕诬陷本王的人,退一万步讲,本王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本王只需要勾勾手指头,便有无数女子朝本王扑来,犯得着作奸犯科吗?你们前来问话也侮辱了本王,侮辱了皇家。”
捕快们不敢惹他,道:“殿下见谅,卑职等也是奉命办差,过来问殿下几句……”
宁王怒道:“还要问什么?随便来个人,说本王杀了他的妹妹,本王也要回应吗?要不要本王教你们怎么办差?像这种诬告之徒,上几道刑具,打个半死扔出去,看还有谁敢来诬告?本王看你们京兆府就是闲得慌,京城的案子都破完了吗?要不要本王上个奏本,参他谢康一个渎职之罪?”
捕快们面面相觑,告了一句抱歉,倒不是真怕了亲王之威,而是谢大人吩咐过,若问不到什么,便不必问了。
宁王冷着脸,“滚出去!”
捕快们只得告退而出,离开了宁王府。
宁王阴鸷地盯着他们的背影,竟敢真的登门来问,把皇家的颜面置于何地?
谢康是想死吗?不要命了!
待看到宁王妃一脸担忧地走进来,他才收起阴寒眉目,神色淡淡,“你都听到了?”
若换做往日,他会直接把宁王妃赶走或者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