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叔不经撩(879)

作者:六月 阅读记录

贵太妃慈祥地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明儿换你弟弟进宫来,把你这句话在太后跟前说一遍,还得添上一句,以后你们都会懂事,叩谢太后娘娘这么多年来的照拂。”

那侄儿瞧着那又举起来的大刀,再看那染血的板子,哪里敢说不。

贵太妃不厌其烦地叮嘱,“你记得告诉你兄弟,这话要说得真诚,老身也会在场,但凡老身听得他有半点怨言,那么你们阖府不分老小,我都以今日的规格双倍对待,去吧。”

那侄儿连爬带滚地走了。

第二天,太后的另外一个侄儿进宫来求见太后。

太后本以为是来拿银子的,心里正不高兴,却见侄儿往她面前一跪,感激涕零地说:“侄儿给姑母请安,也叩谢姑母这些年的照顾,如今我们做的小生意也渐渐盈利,日子过得去了,往后姑母您不用再接济我们,等我们赚了银子,还能给孝敬孝敬您。”

这一番话,说得太后既惊愕,又感动,觉得这群懒汉终于是洗心革面了。

贵太妃坐在一旁,端着一杯茶,正慢条斯理地喝着,太后侧头去看她,热泪盈眶,“你看到了吗?懂事了,虽说还没有大出息,但懂事了,我这些年,也没白给。”

贵太妃含笑说:“是啊,懂事了就好。”

太后侄儿偷偷地瞄了贵太妃一眼,想起兄长昨天从宫里出来的那惨状,他一阵心惊肉跳,这奸妃太残忍了,真真得罪不起。

当然,他们离宫之后,贵太妃是找人盯过他们几日的,确实是没再当懒汉,而是想法子去赚钱了。

太后不需要知道这些,只要知道他们已经懂事长进就行。

如今,太后又得知自己的小儿媳怀孕了,便更加的高兴。

有人死,有人生,这就是人生常态,她到这年纪就该看透了。

死了的就死了,新生命还是值得欢喜的。

无上皇赏赐了很多好东西到了萧王府,珍宝首饰,绫罗绸缎的也不说了,光说金子银子都是一箱一箱的。

没有比金子银子更靠谱的赏赐了。

第758章 登基与北唐来客

二月十八,新帝登基,改国号为元新,大赦天下,免赋税一年。

这天,天气甚好,朝霞漫天,钦天监正说是祥瑞之兆。

文武百官列队,参拜万岁。

云秦风首先尊太上皇为无上皇,尊皇太后为嘉懿太皇太后,尊皇后为定平皇太后,尊云沐风为太上皇,宁慢慢为静敏皇太后。

而他的太子妃自然就成了新皇后。

他也追封云沐风的母妃宁妃娘娘为宁安皇太后,追封她的生母为慈柔皇太后。

至于景昌帝,新帝没提起过,那就当不存在,连一句先帝都没提。

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不知道的,以后也会知道的,毕竟,那位是下过罪己诏的,自己封了个前朝逆王的封号,这已经足够明显了。

原先的二皇子如今也封了个北州王,秦金络终于也不是二皇子妃,而是亲王妃了。

今日新帝登基,还来了贵客。

便是之前一直说要来的北唐太上皇与皇太后,来的不光只有他们二位,还带了他们的儿子儿媳来。

这真是贵客,无上皇都亲自出迎,必须出迎,不能让他们去乾坤殿。

他们进入燕国边界,只拿着普通文牒,说是商人。

因此,无人禀报到京城,他们就仿佛是忽然在新帝登基这天,空降下来的。

而且,他们是在登基大典结束之后来到,所以既不妨事,又没有喧宾夺主。

既是有贵客,那定是要设宴款待。

二品以上官员可出席,临时办这场招待贵宾的宴席,很考验御膳房的功夫。

但好在,新帝登基也本预料要办宴席的,只不过因为那位下了罪己诏的景昌帝崩了还没有多久,所以便没有大办,可材料是有的。

锦书听得说北唐太后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儿媳来到,她料想一定是自己的妹夫和妹妹,也顾不得怀有身孕也要进宫去。

樊妈妈这会儿没阻拦了,只是千叮万嘱辛夷和紫衣一定要把王妃照顾好。

到了宫里一看,果然是宝意和七喜,她开心极了,但在宝意面前她一向有姐姐的威严,所以才没有过去抱住她。

倒是宝意见了她,顾不得亲王妃的身份,蹦蹦跳跳地奔过来抱住了她,“姐姐,我们又见面了。”

“别大呼小叫的,坐下!”锦书藏不住笑意和宠溺,但还是训斥了她。

“这是我公公,这是我婆婆。”宝意拉着锦书便到了北唐太上皇宇文皓和北唐太后元卿凌面前,介绍着。

锦书抬起头,先望向元太后,只见她面容清丽,年纪也不过三十多的模样,而这模样甚至还有故意装老的可能,因为她穿着比较老气,穿的是石青色绸缎衣裳。

元太后眉目温和,有一种看透一切的明澈,在锦书福身拜下的时候,她笑着说:“锦书,不用多礼,你怀有身孕,坐着便好。”

锦书想着是太上皇他们先告诉了她自己怀孕的事,结果元太后这话一落,宝意就先激动了,“姐姐,你怀孕了?真的吗?”

看来,方才他们并未说到此事,那她是怎么知道的?

锦书微微点头,再看向北唐太上皇宇文皓,他瞧着也很年轻,眉目如玉,衣衫玄色衣裳,坐在椅子上便有帝王之威。

锦书想着他们年纪,按推断来说,应该也五十出头了吧?怎么如今瞧着却跟个三十岁左右的人似的?

莫非他们总是在时空里穿梭,暂停了衰老?

锦书的疑问,也是在场官员的疑问,北唐的皇家是不是掌握了什么长生不老的秘方呢?为什么一个个都不显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