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不经撩(969)
但是因为实在过于憔悴,所以四娘往自己的脸颊上掐了几下,才叫陛下进来。
可就算她这样收拾了一番,在陛下看来,她还是很憔悴,很苍白,很瘦。
这一眼,看得陛下心酸不已。
跪在地上行礼,他喉头都哽咽了,“母后要保重身体,能吃便多吃点。”
“起来!”四娘看着皇帝,当了皇帝,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但是眼底的那份关切,她看得清楚明白,皇帝是真心敬重她这位便宜母后。
皇帝跪着说完了这句话,才慢慢地起身,“儿子是来报喜的,文澜怀孕了。”
皇后眼底满是笑意和欢喜,“母后知道了,你婶婶告知的,母后正想叫她去给你和皇后带句话,叮嘱她好生养胎,没想你来了。”
“儿子许久没给母后请安了,甚是想念,母后……如今还难受吗?”
皇后笑得十分硬朗坚强,“好多了,只是你婶婶小题大做,非得要我卧床休息,不许我起来。”
皇帝连忙道:“婶婶的话要听,她说不能起便是不能起。”
“母后知道,你不必挂心。”四娘温和地说。
以前四娘对着云秦风的时候,也比较温和,但是慈爱不足,母性更不足,可现在或许是怀孕了,那母爱就澎湃得很,看着这个不是自己生的儿子,也充满了宠溺。
皇帝也感受到她的不一样,心里头暖和得紧,那缺失的一块,被这温暖一熏,便觉得充实极了。
到皇帝走的时候,他心里都在想,即便母后的孩子出生,母后待他也定会一如从前。
而他走后,四娘心里却在想,皇帝对我甚是孝顺,以前我是不是太敷衍他了呢?有些当不起他这么孝顺啊。
好惭愧!
第835章 石榴摆件
少渊是腊月初五离京的,如今已经五月初,足足半年了。
关于辛夷担心的事,锦书一直都没去信问过,因此被辛夷认为她摆烂,一点都不知道维护自己的婚姻。
锦书都懒得管她说什么,她和少渊依旧是书信往来得比较频繁,知道边城的进度,也知晓她的辛劳。
少渊来的信,一个字都没提那位林琅姑娘,按照锦书对他的了解,要么是压根没入眼,要么,就是真上心了,不敢来信提。
少渊也在倒数着日子,四娘应该快要生了,等四娘生完,他就回去接锦书。
锦书在信中也说,到时候让他回来接,而不是自己去。
锦书没说明白原因,不过,他想着锦书是要他回去拜见父皇母后和贵母妃。
半年,剿匪早就结束了,那群土匪也没关押起来,而是由郭先生招安,投入劳动改造。
如今边关无战事,士兵们也要投入劳动的。
以前是种田,但不能把所有人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人种田,有人要经商,把资源用起来。
这半年里,铁矿重新开启,和朝廷谈的条件,朝廷也同意,这就大大增加了边城小国库的收入,地方陆续有收入了。
木材生意也做了起来,先是走燕国内的建设,木材是必需品。
至于雪松则卖给波斯佬,他们对绸缎和香料特别感兴趣,愿意花钱购买。
半年内,能有这个成绩,少渊来信说,多亏有郭先生的运筹帷幄。
他说自己没什么功劳,在边城,他基本沦为郭先生的跑腿,郭先生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锦书把信给敏先生看,敏先生道:“呵,还谦虚上了,实际情况可不是只跑腿啊,很多重大策划,都是殿下做的,包括造船,清风先生已经在青州找了很多造船工过去了,如果北州有自己的船,就可以从北州航海出发,货物不用运青州出海,能省一大笔的运费呢。”
敏先生说的是事实,也必须点出重点的事实,否则的话,老郭今年又嚷嚷要加工钱,而且,还会阴阳怪气他在京城享受。
天知道,他都这打工狗累惨了。
好在,快熬到头了。
但王妃说四娘有可能早产,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在母亲的肚子多待一天,比出来一个月都好。
锦书也是焦头烂额,因为妊高症还是出现了,血糖高,血压高,哮喘也严重了。
哮喘发作用的药糖皮质激素为主,这是日夜用的,怀孕之前已经一直在用,怀孕之后也要用。
幸好,这是微量的,而不是大量用在她体内,也不是口服,只是呼吸剂。
只是,锦书还是特别的紧张,还不能在他们夫妇面前表现紧张,只能是一遍遍地筛查,隔天就让辛夷去看,最怕是孩子出现畸形。
每看一次,锦书就提心吊胆一次,好在每一次得到的答案都是好消息。
这孩子真是……真是让锦书想哭,真是太争气了,太给她娘省心了。
是的,是个女宝宝,但锦书没告知他们夫妇,这种生产之后才开彩,感觉超好。
可惜,当时她生小雪豹的时候,还是提前被剧透了一下下。
不过,剧透的人不是辛夷,那没仇报。
到六月入夏,天气开始变得热了。
四娘是是十一月底的时候知道怀孕的,怀的时候是刚一个月多点,到如今六月,已经足七个多月了。
娠高症让四娘很遭罪,怀孕前期吃不下,现在又各种不舒服,还要控制血糖,米饭馒头就休想多吃一口,甜食也没她的份。
侯爷每天陪在她的身边,虽然再也没有说不要这孩子的话,但从他关切又后悔的眼中,还是知晓他心里想法。
他只能一遍一遍地回想着凌灿的话,又告诉自己有萧王妃在,一切都会安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