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昏君抽卡系统后我成明君了[基建](82)
“那是什么?”
兵卒们伸长了脖子。
袁康的副将说道:“这是我们每日吃的最普通的饭食。”
一大锅酱料炒饭让空气中弥漫起了又辣又鲜香的味道,兵卒们更躁动了!
夸张吗?
并不夸张。
如果晏玄钰在这里就会举一个他曾经在网络上看到的有趣问答:如果给某朝的劳夫们每日吃饱饭,他们能干什么?
下面有个回答:说不定能走出华国打向世界。
在物质十分落后的古代,醋是靠着脏兮兮的醋布来弄一点味道,盐就更别说了——这时候私盐还要进大牢呢,边关小兵能吃上几口干粮就不错了。
所以这能疯狂刺激古代人味蕾的酱炒饭一端出来,黄沙城兵卒们都开始骚乱了!
“抢!”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其他人恍然大悟。
对啊,这里可是他们黄沙城,他们的地盘!
只有一锅饭,先到先得。
紧接着就是更大的骚乱,有不少人直接冲了过来,试图去抢伙夫的锅,眼看着离那饭越来越近,他们眼里露出喜色!
但是他们注定要要失望了。
袁康手下的亲兵可不是吃素的,对黄沙城军营的这些人,他们不说以一敌百,一个人打二十个是没问题的。
更别说亲兵们经过特训,又每天吃的饱饱的,黄沙城兵卒们根本比不过。
“哎呦!!”
“哎呦!!!!!”
“哪个踩到了老子!”
眼看着此地陷入混乱,前面的兵卒一个个被打到一边,后面的小兵们都扑过来试图抢那一锅饭。
可是一锅饭怎么够黄沙城军营里所有人吃?!
袁康挥了下手,亲兵们就退下来,任由那锅饭被他们争抢。
所有人都疯了,他们不顾滚烫的炒饭,直接伸手去锅里抓,不时有人被压在下面,又有人扑过去,试图把手伸进去。
有那有力气的人扯过前面的推到一边自己过去,也有被挤到地上滚到一边的兵卒。
抢到炒饭的往嘴里全部塞下去,又不知道从哪里伸过来的手想扣出来……
“听我的命令,以后每人每天每顿至少能吃一碗这样的杂粮饭!”
袁康的声音明明不大,可就是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有人如痴如醉地舔着手上沾染的酱料,有人拼命嗅着空气中的香味。
“我不会骗你们。”袁康淡淡道。
“我说过,只需要每日训练,就每日能吃到这些。”
每天每顿都能吃到?!
黄沙城士兵们恍惚地看向高台……
慢慢地,第一个,第二个……
“回来!你忘了将军怎么说的?!”有人恨铁不成钢地骂那走过去的小兵。
那小兵回头狠狠道:“谁给我口饭吃,我就听谁的!”
不多时,黄沙城的兵卒被分成了两拨。
投靠袁康的几乎是黄沙城军营里一大半的兵卒。
第49章 火锅开张
承天殿中,晏玄钰时隔多日终于收到了袁康的密信。
因京城距离边城太过遥远,路途中是否出意外不可知,晏玄钰就想到了”加密通话”,晏玄钰给手下的人都发了拼音册子,现在他们都用拼音来写信,这样就有了双重保护,即使传信的海东青被射下来,他们信件的内容也不会泄露出去。
看到袁康到达黄沙城军营后的种种,晏玄钰忍不住笑了出来——笑是因为一切都进行的格外顺利,袁康将黄沙城兵卒们分为“连”“班”,将原本聚在一起的兵卒打乱进行训练,以物资作为奖励
从简单的列队行军开始,连与连进行比拼,不管黄沙城兵卒们内心是作何想法,但从表面上看袁康的方法效果良好——那群兵们如今很是积极,就算是上茅房也恨不得列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
先不说这群兵能力如何,精气神首先都提上去了。
看到袁康仅仅用从他手里运过去的粮食就将大部分兵卒调动起来,他又有些笑不出来了,甚至心里都有些酸涩难言。
袁康在心里详细说了第一天去黄沙城军营里的经过,破烂不保暖的衣衫,连饱腹都做不到的稀粥……
晏玄钰记得袁康说过,每年冬天边境都会有许多兵卒在寒冷与饥饿里死去。
今年情况应该会好很多,有了晏玄钰源源不断地向袁康那边运送粮食,至少兵卒们不会饿死了。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他叹了口气,心里暗暗道。
...
地处大周中心的京城繁华又热闹,与荒凉的边城仿佛是两个世界。
有人正在为饱腹而发愁。有人已经不满足于常见的吃食了。
现在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一家叫“火锅楼”的酒楼。
里面的吃食十分新奇,店内装潢又十分符合当下贵族审美,一时间吸引了无数客人。
待他们尝过那名为火锅的东西后,大多数人都对那麻辣鲜香的味道念念不忘,有少数人爱吃菌汤锅底,自然也是鲜味十足。
尤其是在这冬日吃一顿火锅后出一通汗,别提有多爽了!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火锅楼仅仅开了三日就已经人满为患,想进去是能等号码牌了。
这号码牌也是火锅楼造出来的,为了让客人舒服些,可以提前领了号码牌等待,号码牌上有特制铜印用来防止有人仿制。
...
仆役小六领了号码牌后躬身跑了过去,谄媚地递给马车上的管家:“张管家,牌子拿到了。
那管家一把拿过去仔细端详了一会:“还要多久?”
“约摸一个时辰。”小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