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联姻对象一起人设翻车了(182)+番外

作者: 禅酒 阅读记录

梁寄沐知道他不喜欢听教训,所以干脆身体力行,用另类方法强迫他改掉坏习惯。

无非就是仗着自己会心疼,不得不改。

方逾拾气红了眼。

“梁寄沐你过分!”

“抱歉。但别的你想怎么样都可以,这种会伤到自己的事,不要有下次了。”梁寄沐态度难得强硬,声音倒是软很多,“好吗?”

方逾拾垂眸擦去他指尖上的烟灰,低下头,咬住了泛红的指尖,舌尖轻扫过烫伤处。

大概是无声的妥协。

梁寄沐刚硬起来的心又软了。

他舍不得再逼问答案,摸出他大衣口袋里的车钥匙:“小拾,我们回家。”

布加迪车身惹眼,方逾拾让人挑了个停车场的角落,那里没有光,显得低调又贵气。

方逾拾被安置在副驾驶,空调慢慢暖回寒意彻骨的手。

梁寄沐倾身过来给他扣安全带的时候,鼻息扫过了脖颈。

翻腾不止的胃竟然安静下来,不再叫嚣折磨人的痛楚。

“椅背需要放下去吗?”

梁寄沐胳膊撑在他身侧,隔着镜片都藏不住眼中的担忧。

方逾拾闻着他身上好闻的玫瑰淡香,眼角猝不及防垂下一滴泪。

梁寄沐手忙脚乱去擦。

方逾拾握住他的手,直了直腰,将他鼻梁上的眼镜咬掉。

银丝镜框啪的一声掉在座椅间的置物盒内。

方逾拾说:“梁老师,做吧。”

梁寄沐愣怔几秒,才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现在?”

“嗯。”

方逾拾的答复几乎听不见,想大点声却无能为力,只能吻他唇角,用行动回答。

梁寄沐接到他状态不好还受伤的消息,西装没换就匆匆推掉会议赶了过来,根本不知道今晚发生过什么。

但他现在知道,他爱人需要情绪的发泄。

梁寄沐半句没多问,拿起手机准备下车。

“我去买东西。”

门开前一秒,旁边的人拉住他手腕:“不用戴套。”

梁寄沐停下动作,蓦地转过头。

方逾拾解开安全带,跨过中间阻碍坐到他腿上,放倒椅背。

他拆下梁寄沐的酒红色领带,绕过自己眼睛,俯身摸索去找那两片熟悉的唇,嗓音模糊又涩然。

“我可能会哭,你别看。”

第60章

一番折腾下来, 方逾拾身上西装已经不能穿了,索性全都脱掉,整个人缩在大衣里。

他靠在窗户上, 大概说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

梁寄沐蹙眉听着, 刚想回答,就发现副驾驶上的人眼睫耷着, 睡得极不安稳。

看样子是真累了。

梁寄沐关掉了音乐, 车内瞬间安静,只余下平稳的呼吸声。

他没开回大学城那边, 而是去了附近的一栋别墅。

到地方也没把人吵醒,包裹严实后打横抱起,稳稳当当走回家。

“……梁先生?”管家见到他回来,有些不可思议。

别墅虽然平时都有打理清扫, 但梁寄沐一年都不见得能回来一次,何况这次怀里还抱了个人。

“主卧整理一下。”梁寄沐言简意赅,“让阿姨明早补充一下食材,我们最近都会住这儿。”

大学城离公司还是太远了,这栋别墅离得近, 省下的路途多睡会儿也是好的。

管家自觉不再多问:“好的。二楼两间客卧需要收拾吗?”

三楼是办公区,二楼都是休闲起居的地方。

梁寄沐脚步微顿, 摇头道:“全都放上杂物, 不用清理。”

管家看了眼他怀里的那位, 了然退下。

方逾拾平时睡眠浅, 稍微一点动静都能吵醒。

今天是个例外, 被里里外外洗了一遍, 眉头都没皱一下,梁寄沐中途喊了好几声, 得到微弱的哼唧回复后才放下心。

……

托剧烈运动的福,方逾拾这一觉睡得格外沉,醒来看到外面太阳愣怔两秒,猛地坐起:“我操!几点了?我是不是迟到了?”

一只手从旁边探过来,揽住了他的腰。

“闹钟我关掉了,偶尔翘个班休息一下吧,别把自己逼太紧。”

方逾拾蓦然侧目,才发现梁寄沐穿着睡衣,鼻梁架着眼镜,正对笔记本中的文件写写画画。

旁边的闹钟写着12:55。

“你今天歇班?”他问。

“带头翘班,陪你居家办公。”梁寄沐趁他没回神,强制他重新躺回被窝,“别担心,渡盛给你补全勤奖。”

都这个点了,说别的也没意义。

方逾拾坦然接受现实,身子一翻腿一翘,跟八爪鱼一样挂在梁寄沐身上。

梁寄沐没有阻止他,等他抱好,才重新调整看电脑的姿势。

他早上应该洗过澡,身上有股沐浴露的清香。

想睡回笼觉的方逾拾闻着闻着,困意散了大半,手不自觉往他衣摆里钻。

梁寄沐:“……”

梁寄沐抓住腹部为非作歹的爪子:“摸哪儿呢。”

“你批你的文书,别管我。”方逾拾说,“我就摸摸,不往下。”

梁寄沐:“。”

梁寄沐深切体会到了纣王面对妲己的无力感。

方逾拾摸了会儿,满足后才收手,拿起手机摆弄:“这儿地址给我说一下。”

“静水湾一区7栋。”

方逾拾“操”了声:“三个亿的别墅啊。”

梁总毫不犹豫道:“你要喜欢,过户给你。”

“用不着。”方逾拾打着哈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梁寄沐挑了下眉,没再提及过户问题:“你问地址做什么?饿了点外卖?”

“之前订的东西需要本人签字签收,人家送到咱那儿了,我让人送过来。”方逾拾说,“不过我确实饿了,你吃什么,我再点个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