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逆袭:神医世子妃(615)

作者:小小牧童 阅读记录

“参见皇上。”上官瑶朝楚天齐福身行礼。

楚天齐抬头,面上勾出一丝浅淡的笑意:“皇后不必多礼,赐座。”

上官瑶有些失望,皇上坐的御榻,足可以坐下四个人,可那么宽的位子,却从来都没有她的一席之地,皇上对他,总是客气多于亲密。

她从前以为,这就是皇上的本性,对所有人都这般冷淡疏离,不肯让任何人走近他的身边。

可那一次,她因采选秀女一事在御和殿中与皇上商议,那长乐郡主不待通报便闯进了内殿,行礼过后便直接坐在了皇上的身畔,皇上非但没有训斥她,反而任她拿着桌上的折子把玩翻看,甚至耐心的听她喋喋不休的告她娘亲护国公主的状,那般的宠溺,便是对自己的亲儿子也不曾有过。

从那时起,她才知道,原来皇上不是天生冷漠之人,他只是不愿将心中的那份温暖,交付于她罢了。

“皇后此时前来,可有事?”他端起了一旁的温茶,轻抿了一口。

上官瑶淡笑:“皇上,明日便是长乐郡主的及笄礼,臣妾已经在雍和殿备好一切,明日臣妾会亲自为长乐郡主簪发。”

楚天齐面上的笑意浓了三分,朝她点头:“如此甚好。”

上官瑶又道:“皇上,明日臣妾的大哥大嫂也会进宫,此番他们带了臣妾的外甥来。”

楚天齐挑眉:“上官诺?”他上一次见上官诺,是三年前,当时上官诺只有十五岁,真真是个惊采绝艳之人,他只见过一面,便对他印象十分深刻。

上官瑶见皇上一口道出诺哥儿的名字,心中暗喜:“没错,就是诺哥儿,他今年已经十八了,还未婚配,大哥大嫂想趁着这次长乐郡主及笄礼的机会,来京都瞧瞧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第1128章 上官瑶

楚天齐眸光微沉,端着茶盏久久未语。

上官瑶乃驻守东离境的贤广侯嫡长女,上官氏的先祖,乃是楚朝开国元勋,曾助楚家先祖平定外忧内患,立下汗马功劳,数百年前,仅上官氏一族,便手握楚朝半数兵权,势倾朝野,功高盖主。

是先祖最有力的臂助,也是最强大的威胁。

当年的上官褚也深知自己手中的权力太大,于朝纲稳固并无益处,便主动交出兵权,自请长年驻守东离境,深藏功与名,不再过问朝政,虽依然手握数十万大军,却从不支持皇廷争斗,数百年来,侯位世袭更替,当年名声鼎盛的上官氏,渐渐不为人所知,可这并不代表,上官氏便走向了没落。

恰恰相反,上官氏虽然在京都声望渐弱,在朝堂不再被提及,可他们依然是威震一方的上官氏。

在东离境,或许有人不知楚朝如今的陛下是谁,却没有人会不知道上官氏的在任家主是谁。

说明白点,在东离境,上官氏便是东离的主宰。

数百年来,一直如此,历任楚皇心中也清楚这一事实,但上官氏一族从未有过任何异动,数十万大军也尽职于边域,未有懈怠,便也未曾加以约束。

十年前,南朝举兵犯楚,率三十万大军攻入南渭,恒国公屡屡战败,眼见南渭势危,而姐夫往陇西调兵又非一日可达,在那紧要关头,是上官瑶的父亲上官镜,率领十万大军抄小路由东离至南渭,增援恒国公,自东离而来的十万军,个个骁勇善战,不出三日,便将南朝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最终重掌南渭关,将南朝大军轰回了老家。

上官氏立下大功,不肯接受朝廷封赏,却在三个月后将女儿送入了京都,参加秀女采选。

上官瑶便是那个时候入的宫,十五岁,典型的大家闺秀,端庄秀美,知书达理,又有上官氏做靠,脱颖而出是众人所能料到的,他听从了姐姐和姐夫的建议,册立上官瑶为皇后,一来可稳上官氏于东离之心,二来算是对上官镜救护南渭的一种封赏。

如今上官瑶已经成了皇后,也生下了儿女,在后宫地位稳固,于上官氏而言,也是无上的荣光。

可他们竟然,又将目光盯向了文儿?

此番来京,说得好听是来寻一个合适的姑娘,说明白点,就是为了文儿而来,凭他们上官氏如今的地位,寻常人家的姑娘,他们怎会看得上眼,只有文儿这样的身份地位,他们才会放在眼里。

他们上官家,究竟在打着什么主意?

“皇上?”见皇上久久未语,上官瑶出言相询。

天齐抬眸,凉淡的目光扫了上官谣一眼:“也好,到时瞧瞧哪家姑娘合适,与朕说一声,朕为他做主。”

上官瑶暗喜,赶忙谢恩。

天齐垂眸,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折子上,淡声道:“若没什么事,就退下吧。”

上官瑶本打算留下伺候他笔墨的,见他这般模样,心头微叹,“臣妾告退。”

第1129章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待脚步声渐渐远了,他这才抬起了头,朝一旁的太监道:“去一趟并肩王府,请公主进宫一趟,就说朕有要事相商。”

并肩王府

“皇上这时候宣我进宫?”溶月有些不可思议,明儿便是文儿的及笄礼,她这忙得脚不沾地,这会哪有空进宫啊。

太监道:“公主殿下,皇上就是这么说的,小奴只是传旨。”

溶月想了想,又问:“皇上传我之前,可有见过什么人?”

太监道:“传您进宫前,只见过皇后。”

一旁的文儿心头窃喜,忙接话道:“娘亲,皇帝舅舅这会急着宣您进宫,定是有要紧的事商议,您还是快些去吧,您刚刚说的那些,我都记住了,明儿的及笄礼,绝不会给您和皇帝舅舅丢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