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冷宫小奸妃(197)

作者:吴眉婵1 阅读记录

逼婚5

他连续观察了几天,可怎么也找不到出去的办法——没错,是出去!

他可以进去。

但是,要带着两个大活人出去,那简直是痴心妄想——因为,他不可能指望,两个大活人,能攀越如此高墙,爬到这颗大树上来。

任何人都办不到。

而且,那两个人,很可能还是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不能指望他们是什么武林高手。

这些年被软禁的生活,虽然养尊处优,可是,也让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每一天都生活在惊恐焦虑之中,更别提什么锻炼身体之类的了。

一阵风吹来,黄昏里,更觉得这院子的朦胧。

他想,那真是一个好地方,任何人都不易发现。

此时,就算是他,也绝对想不到,那是一个巨大的武器库。

里面,几乎有远远比大明的正规军还要先进得多的武器装备。

许久,他才悄悄地下去。

谁也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

他冥思苦想,这个问题,真的比哲学还困难。

哲学无穷大,一切讲究从心出发。

可是,多年来的经历告诉他,心学,既不能种田,也不能杀死土匪,更不能凭空救出两个大活人——所以,他得出了另一个结论——知行合一。

唯有做到这一点,才真正能化力量为无穷大。

王大人的巡抚衙门,最近非常热闹。

名噪一时的土匪最近忽然不怎么折腾了。那些大家伙,仿佛转移阵地了。而王大人隔三差五出差剿匪的日子也暂时清闲下来。

他在春暖花开里,开始聚众讲学。

周围每天都是一大堆人,这些人,不远千里,远道而来,为的是听王大人的讲座,真心拜在他的门下。当然,还有一些是来踢场子的。但是,踢场子的人,最终,无一不是被驳倒,就是自己被折服。更有一种人,是程朱理学的信徒,见这个“异端”崛起,气愤之余,便屡屡上书,指斥这里妖学横行。

逼婚6

本来,剿匪几个月,王大人在江西的名声——几乎比钟馗还大了。因为大家都传说,王巡抚三头六臂,八只耳朵。现在心学一开讲,更是人声鼎沸。

真心拜服也罢,妖学也罢——最头疼的不是王大人,而是王沈。

因为来人多了,有些远道而来的,还要打秋风,吃饭。

很快,他发现王大人的菜园子,根本供给不了这么多食物。

而王大人自己,又是不管的。

他的俸禄,全是王沈支配,自己几乎根本不用一文钱。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人的俸禄,要应酬这么多人,王沈逐渐地吃不消了。

他决定要找王大人谈谈这个问题。

但是,就连他也找不到人。

每天黄昏,王大人准时收工,从不拖延,比打更的更加准时。

这一日下午,王沈正送走最后一个听讲者,正要赶紧去找王大人说道说道。问题是,他的动作那么快,一转眼,王大人照旧不见了!!

他气得直跺脚。

这时,一个戴着大斗笠的人进来。

王沈看不清楚来人,只随口道:“老先生,王大人今天不讲课了,你改日再来吧。”

那个人不但不听,反而一直往里面走。

“老先生……”

来人揭下斗笠。

王沈一惊,立即行礼:“老爷,您怎么来了?”

王华风尘仆仆,只带了几名随从,满面焦灼:“守仁在哪里?马上叫他回来。”

王沈有点为难。

每天黄昏时,王大人就不见了。

每每出去,都是至少1-2个时辰,谁知道他去了哪里?自己还急于要找到他呢!

王华的声音加大了:“守仁在哪里?”

“回老爷,大人出去了,估计一会儿就回来。”

王华没有再问下去,只进了屋子,静静地等待。

直到一个时辰之后,王守仁才施施然地回来。。

逼婚7

王沈急忙迎上去,低声道:“老爷来了。”

王守仁心里一惊。

门已经开了,老父亲站在门口,满脸风霜,声音十分威严:“守仁,你进来。”

王守仁很少见到父亲如此态度,再说,吏部尚书大人千里迢迢来此,当然不是为了参观一下南昌的风土人情。按照大明的惯例,他根本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假期。

门再一次关上。

王华根本没理睬儿子的嘘寒问暖,只缓缓地拿出一样东西递过去。

王守仁一看,面色大变。

“这是你和诸小姐的婚贴。我和诸翁已经定下此事,婚期已定,聘礼我已经全部派人送去。你只等做新郎倌就行了。”

王守仁脸色惨白。

婚贴上的日子,连十天都不到了。

这一次,不是订婚,直接是结婚。

王华的口吻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诸翁,你是清楚的,他是我的至交好友,现任江西布政司参议(江西省常务副省长)。你小的时候,他曾经到我们家里做客,一直非常赏识你,后来才主动把诸小姐许配给你。现在你正好也在江西做官,彼此之间距离也不远,正好完成你们的婚事。上一次,我们失礼,出尔反尔提出退婚,他也不计前嫌。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诸小姐,她重情重义,坚贞刚烈,宁愿从一而终,也不愿意退婚。儿子,这一次,你万万不能再辜负诸小姐。”

王守仁把婚贴仔细地看了又看。

年庚八字,双方家长选的黄道吉日,彼此之间的印鉴——一切都信誓旦旦,绝不可能谈到什么辜负不辜负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