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小奸妃(224)
造反这个大生意,搞不好,本钱赔光不说,命都要赔光。
殊不知,这些全是王巡抚伪造的文书,上面的人名官职全部属实,但是,带兵来?那是没影儿的事情。
那些官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接到过这样的命令。
虚虚实实,真假莫测。
刚被叫了几天万岁的宁王,正踌躇满志时,几位心腹一商量,提出马上南下,攻打南京。密令刚刚部署,忽然得到密报,说抓到了几个奸细,身上都带着密信。
奸细?
这还了得!
赶紧推上来。
宁王一看内容,差点晕过去。
这密函是写给他的军师的。
上面竟是兵部尚书王琼的口吻,大意是说李士实、刘养正,你二人干得好,最好劝说宁王离开放弃南昌,马上进攻南京!
意思你懂的。
宁王几乎气炸了,不料这二人竟然是奸细。他虽然怕中了反间计,可是,疑心既生,便决定暂时留在南昌,先观望一下再说。
偏偏这时,两位军师进来。
刘军师开口第一句就是:“王爷,你不能再等了,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先占领南京,否则,一旦错失良机,以后就很难办了……”
就连对白,都很王大人所料的分毫不差。
宁王气得要跳脚。
奸细,果然是奸细!
你要我去南京,我偏不去!
————————————今日到此。
反攻倒算1
宁王当即下令,全军驻扎南昌,以观后望。
而且从此对两个军师滋生了芥蒂。
这二个人也不是善茬,一看宁王这架势,明知道他中了王大人的反间计。可是,上司一旦滋生了疑心,你怎么劝说也是没用的。
大家只好等。
等宁王幡然醒悟。
至此,王大人成功拖住了宁王东下的脚步。
所有人五体投地。
看来,真不能和玩儿哲学的人为敌。
你宁王再阴险再狡诈,轮到心机,还能斗得过人家长年累月在石棺里冥思苦想的人?
只可惜朱棣早生了一百年。
如果建文帝当年有王守仁这样的大臣,估计朱棣就没那么容易取得天下了。到最后,建文帝的年号甚至都被这个好叔叔给删除了。
历史就如一个美女,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可以肆意打扮和销魂。
但是,宁王不是朱棣。
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福气。
从伪造朝廷的公文到无数次的空城计,空手套白狼之后,王大人也来实的:就在附近的几个州县,自己征兵。
风声一放出去,从者云集。
这多亏了他剿匪和讲学时积累起来的偶像派名声。
王大人,就是当时的学术明星,政治明星,军事明星,对了,他甚至还是一个大作家,常常写点诗之类的。比张五常和郎咸平还牛叉。
男女老少,本来是闻风来围观明星级人物的,但是全被他召到了军队里,就算不打仗,随便摇旗呐喊,吆喝几声,壮壮胆也行。如此短短十余天,他就召集了七八万人。
枪杆子里出政权。
有了人,就可以和宁王对决了。
就在大家以为王大人要去敲打了宁王了,他却按兵不动。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知道,自己这几万人,组成秧歌队还可以。
去打仗?
没门。
去送死还差不多。
他不想这帮人白白死了。
反攻倒算2
众人问起,他只有一句话:
此心不动,随机而行。
看看,打仗也得根据哲学办事。
就在王大人招兵买马的时候,宁王终于发现自己上当了——朝廷的16万军根本就是一个传说。
可是,这个传说就要成真了,因为他得到确切消息——朱皇帝真的在派兵从京城赶来了。而且是朱厚照御驾亲征。
悔不当初啊,又上了王大人的大当。
更让他跺脚的是,王大人根本没有任何兵马,是自己给了他机会,让他白白凑了几万乌合之众。
事至此,悔之晚矣。
他当机立断,马上下令进攻南京。
偏偏这时候,两位军师本是想提醒他,恐怕良机错失了。
但是,他们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反而是宁王的老婆沉不住气了,说,你干脆别打了,再打下去,我们都要完蛋了。
宁王说,你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打下江山,你就升级了,再也不是王妃,是皇后了。
但王妃估计比宁王有自知之明,怒道,你要继续打下去,我们肯定就是俘虏。你想想看当年朱棣怎么对付失败者的家眷?——罚到洗衣院为奴婢——洗衣院是个代名词,就是慰安妇大妓院。其实是军营里面的官妓。就像建文帝的忠臣黄子澄的姐妹儿媳之类的,被朱棣亲自下令在军营轮转——每天至少接待20个大汉!搞得生不如死。你们老朱一家,凶残得可以你是知道的。
但宁王不以为然。
王妃却怕了,她不甘受辱之日到来,趁宁王不注意,当夜就投水自尽了。
朱棣的残忍阴魂不散——为了不做慰安妇,可怜的王妃先香消玉殒。
可是,这依旧没有震动宁王的决心,反而令他勃然大怒。。。。。出发之前,老婆自杀,这简直是天大的不吉利,可恨的女人,不帮自己也就算了,还这样拖后腿!!
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打下南京,先过一把皇帝瘾再说。
反攻倒算3
出乎他的意料,一路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因为他的老朋友王大人忽然开始转攻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