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冷宫小奸妃(33)

作者:吴眉婵1 阅读记录

皇帝悻悻地转身。

走了几步,又回头。

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皇帝也没钱

小太监提醒他:“陛下,太后就要回来了,这可……”

若是张太后问起,怎么回答?

废黜,并未说要处死。

皇帝头疼如裂。

倒没想到如何应付母后的问题。

只是觉得那个女人很惨很惨。

这是他第一次觉得别人很惨。

可是,没法表达,只心底堵塞得难受。

豹房里,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阁楼顶层正中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全是上等的彩色丝绢,以及几把崭新的剪刀。

剪丝绢的竞赛,就将在这里展开。

今日的赏赐很丰厚,有一万两白银。

如果你认为皇帝出手一万两太少,动辄该出手几十几百万两,那就错了。

这一万两,绝对是超级大手笔了,就连过年后宫发年终奖,也没这么大手笔。

皇帝表面上看起来富有四海,可是,那是理论上的。如果你要找国库要钱,那么,你先得打报告申请,让管钱的户部审核批准,看你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是不是正当。住关键的是,你还得写明什么时候会还这笔钱,并不是用了就白用。如果用途不明?那对不起,不批。

所以,皇帝们极少去动国库,后宫赏赐基本出于内库,也就是皇帝自己的私房钱。

登基的前两年,孙猴子脱下了紧箍咒,肆无忌惮的挥霍赏赐,到后来,他发现一个真相——内库无钱了,捉襟见肘。

于是,他大言不惭地,去找国库要!

但是,户部尚书很耿直地告诉他,陛下,这几年有天灾人祸,又不时有鞑靼蒙古军骚扰,赈灾、饷银都困难,好多军饷都催着呢……巴拉巴拉一大堆,大意是国事为重,然后问他,你不知道国库的钱都被小王子花了?你没看奏折?

小王子是谁?

当然不是他朱厚照自己的王子。

小王子是一个人!

是一个蒙古男人。

也就是现在鞑靼军的统帅,一个天下最传奇的人物。

每年,奏折上都会有几件小王子的光辉事件:

带5万人在宣府抢劫杀了明军守将某某

带10万人在陕西抢劫,抢了明军N万匹马

……

他已经成为了明军最为头疼的一个人物,年年来打秋风,所有的将领,几乎都败在他的手上。

财政部长(户部尚书)说。守将被杀了,军队牺牲了,你总得抚恤对吧?

国库的钱都不够了,我哪有钱给你?

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就是圣明的皇帝不该在女眷身上花太多钱。你那豹房玩意儿,谁不知道是苏妲己之流??你最好还是收敛一点。

反正你找我聊天行,要钱就不行。

皇帝大怒,流氓性子上来了,本来,他也就是一个流氓小青年,这一下,挥舞着老拳,大肆叫嚣,到底老子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国库是你的还是老子的?反了你不成?今天老子要钱,你就非给不可。马上给钱,不给钱不走人。

没想到,尚书也是个狠角色,胸一挺:你要给美人买珠宝,这理由不充分,我就是不批。

皇帝气黑了脸,给不给?不给老子马上廷杖你,打得你屁股开花,发配你去充军流放,全家不得安生。

尚书无所畏惧,你要打你就打,了不起啊,你打了我,天下人都知道你是商纣王,而我,我就是比干。

二人相持不下。

皇帝寻思半晌,不想把这个比干的荣誉头衔加在这位仁兄身上,只好撤退了。

皇帝气得半死,为了不自找没趣,从此,再也不好意思盯着国库了。

人穷志短。

可想而知,今后的赏赐,也没那么随心所欲了。

像江美人,马夫人这些后起之秀,是才来几个月的,再是被宠上天也没法,底子薄,私房钱很是羞涩。不过表面风光而已。

所以,这一万两白银意味着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根据当时的购买制度,这一万两白银怎么算呢?

举例,一两银子可以买1石大米。

美人出老千1

举例,一两银子可以买1石大米。

一石大米是多少斤?

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一石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所以1石米就是100升米,也就是150公斤,300斤。

当时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人民币2元一斤米。

这样下来,一两银子能买300斤米,相当于600元。

1万两银子,自然就是600万元。

六百万,在哪里颁奖都不是小数目了,奥运冠军总奖金才100万呢。

嫔妃们一个个红了眼睛,誓死要争夺这笔巨大的奖金。

如何分配,也是一个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把这些精美的丝绢,剪成一条一条的细条,比如,最后恰好是一万个细条,对应一万两银子,那就是一两银子一条,你捡到100条就一百两。

以此类推,捡得越多的人越是发财。

所以,昔日柔弱不堪的美人儿,今日是卯足了劲,一个个忽然精神抖索,生龙活虎,非要争个第一不可。

三名操刀选手已经拿起剪刀。

大家等到丝绢都落下来了。

果然不负众望,三名美人儿开始卡擦卡擦……她们已经训练多时,所剪的丝绢,大小合适,比列适中,如漫天的彩雨落下去。

台下的美人们尖叫着,熙攘着,哄抢着,大声地笑,大声地争吵,互相推搡,互相抢夺……不亦乐乎。

玩闹了大半天,彩娟剪完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