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冷宫小奸妃(39)

作者:吴眉婵1 阅读记录

比得知皇帝索要《金瓶梅》下册更加惊愕。

皇后大逃亡4

比得知皇帝索要《金瓶梅》下册更加惊愕。

王守仁张大嘴巴。

因为,他也从此人眼珠子里看到自己的倒影——那么清晰。

一个人的眼睛,能清晰成这样。

那真是一种诡异的事情。

诡异,但是并不可怕。

而是一种无法形容的东西。

他张了张嘴巴,想说话。

但是,有人比他先开口。

声音清脆,连珠炮一般。

“你叫什么名字?这次考了第几名?”

“王守仁。二甲第一名。”

“很好,你能成为庶吉士。”

所谓庶吉士,是由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目的是让他们可以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情况有如今天的见习生或研究生。一般是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本朝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入阁成为首辅,也就是实际上的宰相。

自从朱元璋废黜了宰相制度后,就由内阁首辅取代了这一职位。事实上,内阁首辅到后来,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了,著名的如张居正等。

就算现在的第一首辅杨廷和,也是掌握了宰相实权职位的。

王守仁听得这个称赞,更是觉得奇怪。

显然,这个人对科举这一套制度十分了解。

而且,是一种总领大局的口吻。

问题是,“宋晓波”一个同科进士,还在三甲末尾,怎么可能这么说话?

但是,他还是没法开口,因为,对方又说话了。

“你放心,宋晓波只是喝醉了,他误打误撞,在后面的御花园里睡着了,估计现在已经被太监轰起来,也出宫了,没有任何危险……”一边说话,一边指了指身上的这套服饰。

王守仁竟然是懂的。

皇后借钱1

王守仁竟然是懂的。

意思是说,我只是借这个道具用一下。

一个宫里的人,“借了”一名新科进士的“道具”,混着跑出来……要知道,那是鹿苑,除了值班的侍卫,便只有皇帝、太监、宫女、妃嫔这几种人……要出来,需要重重关卡。但是,换而言之,这一次穿了进士的道具,便有了特别的权利——一路都是绿灯。

大摇大摆地就走了。

他是什么人?

为什么要这么干?

王守仁忽然想起皇帝狐疑的目光,以及追着喊“宋晓波”的声音。

别的人当时没注意,他却是注意到了的。

显然,皇帝当时也发现了端倪。

只是因为喝得太多,没有醒悟过来而已。

他的好奇心,已经达到了顶点。

夜色,真的袭来。

彼此的面容,在夜光里开始模糊了,连眼睛里的倒影都看不见了。

徐徐的风,吹来对面那个人身上的香味——也不是香味,是一种淡淡的体香,干净,淡雅。

王守仁不由得后退一步。

他想问什么。

至少,需要弄清楚她的身份。

但是,王守仁还是来不及发言。

“对了,王守仁,你身上有银子没?能不能给我一些?”

第一次见面就借钱。

偏偏王守仁又不穷。

人们常说读书人,寒窗苦读——也就是大多数是寒门出学子。

偏偏王守仁家里是大地主,很有钱,他的父亲王华中过状元,而且,据说他的先祖是王羲之。

所以到京城赴考,川资是很充裕的。

王守仁震惊得太多了,也不奇怪了,傻傻地问:“你要多少?”

“你身上有多少给我多少。”

他真的伸手,摸出一锭银子,约莫20两左右,想也不想,就递过去。然后,居然还补了一句:“我只带了这些,但是,客栈里还有,你可以随我去取。”

她笑起来,目光里闪过一丝光彩。

“呵,不用了。”

皇后借钱2

当时的度量衡为1斤=16两,1斤=500克,所以1两约莫是三十几克。这20两银子,就是六百多克,拿在手里,也是沉甸甸的。

虽然不是一个大数目,但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的县官,一年年薪才45两银子。

但是,陌生人一问,他马上给了。

并且生恐给得不够。

这时,他看到那个人,脱下了进士的帽子。

风吹来,将她的头发吹起来,乱糟糟的,乌黑的,带着一点野性的凌乱,眼里,散发出一种令人不可逼视的光彩——

他再是迟钝,也明白过来——天啦,那是一个女人。

彼时,男人女人都是长头发,并非她的头发让他得出这个结论——而是她的眼神,她的头发除下来时候的五官。

那种柔和的,充满了女人味道的线条。

优雅而流畅。

仿佛一个暗夜的精灵,在悄无声息地旋转了一圈,自由自在地,焕发出一种强健的生命力。

不爱宫墙柳,

总被前缘误。

花开花落自有时,

总赖东君主。

他逐渐地明白过来——这是个宫女!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而大多数的宫女,终其一生,根本无法目睹天颜,一辈子孤寒寂寞,憔悴而死。

此时,在王守仁看来,便是一个小宫女,偷了进士的道具,伪装一番,跑了。

她将道具随意往地上一扔,看着远处的暮色,满脸都是笑容:“王守仁,谢谢你,后会有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