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小奸妃(87)
她也笑起来:“是不是从此后,就对格物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他坦率地点点头:“朱熹说,世间万物都有‘理’的痕迹。我观察竹子,发现它长得很直,‘此竹也,无杂枝,君子之理!’但是,难道这就是理学的本源?难道就格物成功了?”
她笑嘻嘻的:“哈哈,这不是扯淡嘛?忽悠啊。”
他也大笑:“所以,我一直没参悟出来。”
她眨眨眼:“现在呢?参悟了什么?”
他侧脸看她,看到她的眼睛,清澈,明亮,充满了一种令人不可忽视的神采奕奕……他忽然面红耳赤。
竹子也罢,格物也罢。
什么都乱七八糟。
只在格人了——格面前的这一张脸。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竹子和女人的脸,都可以是参照物,对吧?
恩爱两相知4
真实的情况是,王守仁兄,自明朝以后五百年间,我国唯一的大哲学家,大军事家,史无前例的天才人物——此时,他什么都格不出来。
毕竟,竹子是静止的。
而对面的笑脸,是摇曳的。
竹子要进入心里,很难很难。
这张脸要进入心底,很容易很容易!
若是换成以往,他会非常的焦虑,非常的操心,脾气越来越暴躁——就像一个高手,练功到某一个层次,却陷入瓶颈,再也没法柳暗花明!
但是,此刻,他一点都没有昔日那种沉浸于哲学的孤寂世界里,不能自拔的无力和孤寂的感觉。
相反,一种比格物更加冲动的东西在体内奔涌。
风声和泉声并非可解寂寞的华丽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也不能真正的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安宁!
平和!
幸福!!!
他想,是因为身边的这个女人。
他忽然有点醉了。
还没饮酒已经醉了。
夏小宝也觉得醉,很轻微的一种沉醉。
许多年了,她第一次不再考虑明天,也不担忧这个问题,什么都不去想。只想在这里住下去。
人生可以变得很简单。
在某些人的面前,你会觉得很安全。
反正,他会保护你,有什么事情,就挡在你的前面。
她仰起脸的时候,看到彼此的距离那么近。
近得清晰地看到他嘴唇上的纹理——细腻,坚韧,线条分明。
她再一次惊叹,这个男人,可真是好看。
那时,他转眼。
她正好抬头。
他的嘴唇擦着她的嘴唇。
芬芳的,如暗夜的一场雪。
一晃而过。
彼此都是不经意的。
又红了脸。
烤兔腿,香米粥、竹子松林,皑皑白雪,花开无声,人生欢乐。
只是害怕。
害怕这一切,只是一场虚幻。
朱厚照强抢皇后1
大明的皇宫,迎来了喜庆的一天。
准确地说,喜庆是属于张太后的。她早已得到密报,儿子在居庸关外面遭到了小王子,被绑架了。此事实在事关重大,她心里七上八下,简直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眼睛几乎要哭瞎了,正在后宫里到处筹钱,想倾家荡产,先把儿子赎回来再说。谁知道,钱还没凑齐,随即又有消息传来,儿子脱险,遭遇的不是绑匪,而是一场误会!
心脏在坐过山车,老年人可受不了。
从大悲到大喜。
张太后受够了!
一日不见人,也一日不得安心。
不知派了多少人出去找这个偷偷溜出去的逆子,务求尽早把他带回来——就算绑,也要给绑回来。
“陛下回来了……”
“陛下回来了……”
通传的声音响起。
整个皇宫都沸腾了。
张太后也沸腾了!
她几乎忘记了母仪天下的风范,一阵小跑步地迎出去,老远,看到朱厚照骑马跑回来。
马蹄声声,敢在宫里这么肆无忌惮骑马奔驰的除了朱厚照还有谁?
她几乎老泪纵横,又气急败坏。
朱厚照跳下马,一看这架势,赶紧行礼:“母后,儿臣回来了。”
张太后本是要责骂一顿,可是,见儿子风尘仆仆,满面风霜,心疼了。不管怎么说,总是平安无恙的回来了,母子连心,也骂不下去,急忙扶起儿子,上看下看,生怕儿子哪里少了一块。
扫描完毕,发现儿子不但没有缺胳膊少腿,反而更显得身体健壮,只是皮肤晒黑了,看起来更像一个纯爷们了。
唠叨和提醒是必不可少的。
“皇儿,你以后再也不能轻易出宫了,多危险啊,你看你,都瘦成这样了……”朱厚照嬉皮笑脸的:“母后,我好饿,先用膳吧。”
“好好好,马上传膳。”
终于再一次面临丰富多彩的御膳。。
皇帝抢皇后2
美酒佳肴摆了一大桌子,朱厚照也不忙着喝酒,先大吃大喝。
张太后从未见儿子如此狼吞虎咽,更是心疼坏了,瞧,不知受了多少苦,以前,这小祖宗可是只喝酒不管其他的。
她不停地给他夹菜,添饭,朱厚照来者不拒,一直吃了三大碗,才放下碗筷,摸了摸嘴巴。
更令她惊喜的是,儿子不但吃饭认真了,而且,吃完了饭,居然破天荒地说了一句:“母后,我去上朝了。”
上朝!
这个浪荡子,登基以来,就没这么主动过啊。
张太后欣喜得老泪纵横,认为祖宗显灵了,自己的儿子,估计要像他的父皇学习了。
从此,大明王朝,真的要迎来一位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