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女重生:神医太子(379)

作者: 小小牧童 阅读记录

原来花无间是个极好女色之人,离开器宗后,便来到这京城开设了一家笙箫坊,坊间尽是女弟子,以传授笙箫乐为名,大量招收女弟子,在坊间除了教授女弟子练习笙箫技艺外,还教她们舞技,皆是香艳销魂之舞,在坊间命所有的女弟子着缕衣薄纱,极尽的暴露,他则与坊中多位女弟子保持着不清不楚的关系,甚至有女弟子多次堕/胎,导致终生不育,其父母前来闹事,他却风轻云淡的表示,一切皆是其女自愿,无人强迫。

☆、688.第688章 拒之门外

第689章

而那女子因事败露,无颜面对家人,而花无间却视她如玩过的破鞋,她伤心之余,竟选择了跳江自尽,其父母为了救她,亦于江水中双双亡故,一个好好的家就此散落绝户。

可见花无间行事之荒诞无稽,难怪会被器宗驱离,尽管他是多年来少有的炼器天才。

既然知道了花无间的下落,众人立刻便赶到了笙箫坊。

笙箫位于京都南街之尾,是个极清幽雅静之地,笙箫坊的大门之上雕刻着纤腰楚楚的女子,四周是碧翠青芳的花草,一景一物都十分的别致,可见这位笙箫坊的主人品味实雅。

雅虽雅,却也透着一股子俗劲,在好此道者眼中,那是大雅,在不喜此道之人眼中,那是大俗。

邢影上前叩门,不一会便有一位身着青衣的小厮打开门来,他只开了一条门缝,一双眼睛自门缝里往外瞧,瞧见尽是些生人,不由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此何事?”

邢影道:“我家主子听闻笙箫坊中清乐幽奇,心中向往,便来此求盼坊主一见,共道笙箫。”

小厮本想拒绝,可一见这些人衣着皆是不俗,又怕得罪了京都权贵,便犹豫了一会道:“你们且先等着,待我去通传一声。”

众人自当应是,今日来此,本就以讨教之目的而来,自然不好还没见面就弄僵了关系。

过了一会,小厮又来开门,依然只开着一条门缝,朝着邢影道:“这位大哥,我家主人现在很忙,没空与你家主人共道笙箫,还请诸位回去吧。”

邢影还欲再说,夏元秋却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只瓷瓶,将瓷瓶自门缝间递给了小厮,笑道:“将这个交给你家主人,告诉他,只要他肯见我们,这东西,要多少,有多少。”

小厮接过东西后便又关上了门。

邢影问道:“那瓷瓶里装着什么?”

夏元秋勾唇浅笑,唇畔的梨涡隐现,甜美不可方物,那灵慧的眼眸中,却闪过一抹捉狭:“你猜?”

邢影挠头:“这我哪猜得出来,您的药箱里,这种瓶子可不是一只两只,都长一个模样。”

朱焱笑道:“傻大个,你认为这花无间最需要什么?”

邢影认真想了想,摇头:“不知道——”

百里长风呵呵笑道:“叫你傻大个还真是没有叫错,这花无间极好女色,可人的身体是有限度的,再好女色,也有疲乏之时,若能有一种丹药,令他如龙似虎,夜御数女,你说他会不会欢喜?”

邢影脸红似火烧,看来在这些人中,只有他最笨,连这么浅显的事都想不透,还是如此难以启齿之事,他竟白痴的追问太子妃——

果然如元秋所料,那小厮很快便再次来开了门,这一次,他不是只打开一条门缝,而是双门大开,迎了夏元秋等人进去,态度恭敬极了,径直将他们引至主院的一间偏厅。

偏厅之内,一位年貌三十出头的男子正坐在主位把玩着手中的瓷瓶,男子衣衫松垮,发髻散乱,面色青黄,一脸的纵/欲/过度又/欲/求不满之状。

☆、689.第689章 惊艳

第690章

朱焱当先而入,朝着那男子拱手道:“想必这位便是花无间花公子,在下朱焱,久仰大名。”

那男子抬头,将瓷瓶置于一旁的桌几上,起身朝着朱焱回了一礼,笑道:“原来是太子殿下,花某不才,竟不知名声远到能得太子青睐的地步!”

花无间的目光自朱焱身上移开,落在了夏元秋的身上,眼里是无法掩藏的惊艳,他也算是阅女无数,见过的美人多不胜数,可眼前这姑娘的美,是他从未见过的精雅幽淡,美而不媚,娇而不弱,便是她笙箫坊里所有的女子之忧集合一处,也胜不过眼前这姑娘三分。

花无间的目光令朱焱很不爽,他咳了咳,沉声道:“这位是太子妃,刚刚你把玩的丹药,便是出自她手。”

花无间脸色微变,心中万道叹息,已为他人之妇,可惜,可惜啊!

他花无间虽好女色,可讲究的是你情我愿,更不愿沾染人妇,所以心中刚刚开始泛滥的旖念,立时便烟消云散。

“原来是太子妃,失礼,失礼!”花无间立刻垂了眸,朝着夏元秋拱手赔礼。

夏元秋浅笑嫣然,摆手道:“花公子,今日我等前来,是想请教花公子一个问题,若花公子肯不吝赐教,那腾云丹,你要多少,我都给你。”

花无间笑着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请众人于厅中坐下,又命侍女上茶。

那侍女穿着薄纱缕衣,一身的好风光尽显于人前,端着茶在众人身前穿梭,却半点没有羞意。

花无间道:“据我所知,这腾云丹用药金贵,比那普通的强力丹药药性更强猛,却对身体之害极小,是市面少有的高级丹药,一颗都难得,何况是要多少有多少,也不知众位今日前来,究竟有何事相求,竟值得如此代价。”

朱焱向来直爽,不喜兜绕弯子,直接了当道:“我知道花公子曾经是器宗的弟子,且天份奇高,对炼器一道颇有心得,我们今日前来,便是想请教一些关于宝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