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女重生:神医太子(434)

作者: 小小牧童 阅读记录

夏元秋道:“你还记得我说过的壁画吗?”

朱焱点头;“在你梦里出现过的壁画?”

“不错,在玉环认主的第一个夜晚,那夜梦里,我曾梦见过一处神秘的森林,在那森林之中,有一个由阵法守护的山洞,在那山洞之中,有四幅壁画,三月春桃初绽放,九月白荷盛满塘,十月金桂香满江,寒江雪夜独钓客。”

朱焱道:“这金桂之景在南台山,寒江雪夜之景在青龙城,白荷之景应在白虎山,而这三月春桃之景我们尚未寻得,你的意思是,梅红邪所居住之处,就是金凤大君的宝库所在地?”

☆、788.第788章 失手

第789章

夏元秋点头;“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也相信定然是八九不离十。”

朱焱道:“圣君传人百年一出,可为何梅红邪和梅三娘的身上都有凤印?”

夏元秋笑道:“有凤印并不代表就是圣君传人,梅红邪若有凤印,那我娘一定也有,只是她们都只是凤印承载体,而非真正的凤脉传人。”

想到自己身上的青龙印,朱焱又道:“如此说来,那我这青龙印,也并非举世无双?”

夏元秋道;“绝非举世无双,且我猜测,不单你有,便是宋宁,说不定也有此印。”

二人一母同胞出来,模样身村和都生得极为相似,没道理只有朱焱一个人有龙印。

朱焱点头:“说到宋宁,也不知他最近如何,身上的余毒,是否已经清除干净。”

夏元秋道:“你分晰的很对,这青龙印,定然非你独有,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进入血脉觉醒的过程。”

说到血脉觉醒,朱焱隐有担忧;“若真找到金凤大君的宝库所在,说不定,你身上隐藏着的金凤之力,也会全部的觉醒!”血脉觉醒时的痛苦,他曾经体会过,那是一种令人连想到都会心肝俱颤的痛苦,他不想元秋也尝受这种痛苦。

夏元秋反而较为轻松,在她看来,任何苦难,该来的,总会来,朱焱能承受得住,她便也一样能承受得住。

“你放心,我会提前炼制好兽灵丹,到时候可以兽灵丹之力缩短觉醒过程,痛苦自然也会大大的减少,我能受得住。”

众人休息了几个时辰后,起床简单吃了晚饭,便都坐在了朱焱和夏元秋所在的院中,等候吩咐。

夜色正浓,风轻云淡,是个不错的赏月好夜。

突然,两道白影掠进了百里府,径直来到夏元秋所在的院中,两道白影一大一小,小的蹲在大的后背,任凭大的如何颠行,它娇秀的身体便如被钉粘上了大白的身体,如何都颠扭不下。

瞧见大白和小白一道回来,夏元秋云淡风轻的脸上扯出一丝无奈的苦笑,摇头道;“看来是失败了。”

小白掠至夏元秋肩头,吱吱一通的叫唤,似在解释着它们失败的原因。

夏元秋在听见小白的叙述后,摇头笑道:“我怎忘了,梅三娘是毒宗的人,她有的是手段让大白和小白空手而归,是她自己太过大意,本以为大白和小白一定可以完成她派下的任务,没成想它们竟然失手了。”

元昊十分好奇,只可恨他不懂兽语,更无法像夏元秋一样,与小白心意相通,对小白所说之言,无不知晓。

“姐,大白和小白是怎么失手的?可有受伤?”元昊问道。

夏元秋笑道:“你这傻小子,白虎这大个头,往人前那么一站,只有它欺负人,你见过它被别人欺负过么?”

朱焱叹道:“可不管怎么说,它们失手了,我也是没想到!”

夏元秋亦叹道;“也罢,这或许是对我的考验,唯有凭自己的努力找到金凤宝库,方能真正的觉醒身上的血脉之力!”

明天还有,今天先三千!

☆、789.第789章 偷窥者

第790章

月淡星疏,这显然不是一个赏月的佳夜。

这样朦胧神秘的夜晚,却十分适合夜行。

夏元秋在房中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又不忍心打搅正好梦的朱焱,便轻手轻脚的起身下床,披衣出了房间。

立于院中,她仰望着天空被薄云遮去光芒的明月,薄云随风涌腾挪,零零星星的星子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天,仿佛不太妙,似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在院中站了一会,正想转身回房,她突然感觉到有一道目光正在远处注视着她,她侧身望去,却只见到一片浓郁不化的夜色,以及院内影影绰绰随风摇颤的树木。

是她多想了吗?晃了晃脑袋,抬步往内室走去,可没走两步,那种被人注视的感觉便再度袭来,她迅速侧眸,在那一抹黑暗之中,她仿佛看见了一丝光亮,一丝眼眸间的辉芒。

“是谁?”

那丝辉芒眨眼即逝,她拔腿便追,提气掠过并不算高的院墙,院外,她亲眼看见一道黑影一闪即逝,那个方向,是二进院,是租下百里府的那人住的地方。

她心中生疑,抬腿便掠向二进院,人刚到二进院门外,便被为她开门的那位青年拦下,夜色中,青年的脸却能看得很清楚,依然如从前那般看似温和却疏冷无比,这样的气质,让她心中想起一个人。

“小姐深夜来此,想必是有急事?”青年问道。

夏元秋道:“自然是有急事,你先让开。”

青年摇头:“小姐,这里是我家主人的居所,小姐深夜来此,怕是不妥吧?”

夏元秋道:“我无意冒犯你家主人,只是刚刚我瞧见一个可疑的人闯进了这院子,所以才一气追了上来。”

青年道:“小的一直守在这里,并没有瞧见什么可疑的人,小姐您还是请回吧,莫要闹出大动静,于谁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