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女重生:神医太子(982)

作者: 小小牧童 阅读记录

一只手突然在夏元秋身后显现,接过了夏元秋手中的玉簪,随即手和玉簪一同消失无踪。

她一直知道,元君就算消失不见,也一定就在她的身边。

红衣女子道:“好,不过我也要见到比蒙王,谁知你们有没有带它过来?”

“这很公平!不过,我希望能先看到我的朋友亲笔写下的平安手信,否则,我绝不可能让你见到比蒙王。”

红衣女子此着夏元秋看了几眼,随即招手唤来一个侍女,低声在她耳边交待了几句,侍女应声而去。

不一会,侍女回来时,带回了一张手信,上边用英文写了一段话,一看便知是姜心的字迹。

知道她还好,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半。

姜心说她和公孙铄被关在一个小黑屋里,除了饿外,倒也没受什么大苦头。

看来这红衣妖女见到了她留下的字条,为了能夺回比蒙兽,她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手信你也见了,你该如何让我相信,比蒙王还活着?”她深知比蒙王离开锁骨链后会发生什么反应,若不能及时回到她手里,比蒙王随时都有可能被炼骨锁化成一堆脓血。

“我现在就让你知道,比蒙王不仅活着,还活得很好!”

挥手间,在她的身边,出现的不止是比蒙王,而是整个比蒙族,它们自从喝下比蒙王的王血之后,很快便恢复了从前失去的强悍力量,身形也高大了不少。

这显然是红衣女子没有料到的,她以为,公良族的毒,世间除了她之外,再无人能解。

“是你囚禁了本王数百年?”比蒙王尽力压制着,将那想要扑上前撕咬此人的冲动狠狠下压。

红衣女子虽然惊讶,却并不惊怕,冷声道:“我公良族的先祖可以抓住你一次,我便也能抓住你第二次,你注定逃不出我公良族的手掌心。”

红衣女子扭头看向夏元秋:“现在可以开始交换了吗?”

夏元秋负于身后的手被人轻轻拍了拍,她勾唇一笑:“抱歉,我改主意了。”

☆、1785.第1785章 诈

第1784章

红衣女子的眼中射出毒辣的光芒,怒道:“你什么意思?”

朱焱哼道:“就是你听到的意思,我们改主意了,不想交换人质,那两个人你就留着慢慢玩,我们先走一步。”

这时侍女匆匆跑来,在红衣女子耳边低声说了什么,红衣女子的眼中怒火大盛,旋身指着夏元秋叫嚣道:“你们使诈?”

夏元秋耸肩:“使诈这话从何说起?我们可一直都在这里,连一步都还没动,怎么使诈?”

红衣女子冷哼:“少跟我来这套,既然你们不遵守规则,那我也就不用再对你们客气!”

她对他们客气过吗?他们怎么一点没觉察出来。

江无忧扫了眼一脸异样的闻人拓,道:“你发什么呆?”

闻人拓皱眉道:“这女人好眼熟,尤其是她的眼睛,与何如玉真的很像。”可她怎么会是何如玉?据他所知,何如玉的修为并不高,天份也不够,是个只对炼药感兴趣的药痴,这样的何如玉,怎么可能活到现在还没死?

江无忧道:“何如玉从前是公良族的族长,她的后人自然也是族长,她与何如玉长得像,很稀奇吗?”

闻人拓不言语,江无忧没理解他的意思,他并非觉得眼前这个女人模样像何如玉,而是觉得眼前这女人各方面都与何如玉很像,至于模样像不像,他倒真不清楚,毕竟眼前这女人遮得严严实实,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头,单凭眼睛,实在很难分辨一个人的模样。

眼看双方战势一触即发,闻人拓终于向前走了一步,朝红衣女子道:“姑娘,看在老夫的面子上,今日之事就此作罢,也免得伤及无辜,一旦开始,公良族的族人们势必不能袖手旁观,凭他们这些人的实力,又有谁是他们的对手?对战之中,难免会有误伤,不动手,自然是最好的。”

红衣女子看着闻人拓,眼睛有些疑惑,疑惑只是一瞬间,随即立马恢复了满目的冰冷:“你是谁?算哪根葱?我凭什么要看你的面子?”

朱焱颜:“闻人前辈,您又何必与她废话?她这样的人,分得清是非对错吗?”

红衣女子身子一震,眼睛立马锁定闻人拓,道:“你叫什么?闻人?”

闻人拓朝着红衣女子拱手:“老夫闻人拓,曾与你们公良族的何如玉族长有过一点交情,也算是旧识。”

红衣女子身子踉跄了一下,差点没跌倒,幸好她身边的侍女扶住了她。

“你,你是闻人拓?两百七十年前消失在南陆岛的闻人拓?”她再次向他确认,眼前面目苍老的男人,真的是她印像中的闻人拓吗?

她印像中的闻人拓,年轻英俊,风趣幽默,眼神十分迷人,令她无法忘怀。

“正是老夫,没想到姑娘也听说过老夫。”闻人拓淡笑。

红衣女子的手轻轻颤抖着,便是嘴唇也开始哆嗦,她指着闻人拓,道:“你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我等得你好苦啊!”

剧情反转的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1786.第1786章 如何延寿

第1785章

闻人拓也是一懵,随即反应过来,皱眉道:“你是何如玉?”

何如玉迅速点头:“是我,我是如玉,你还记得我!”

闻人拓的修为已经在修神之上,只要修为在他之下的人,他一眼便能看出对方的底细,眼前的何如玉,分明刚刚迈入修神境,这样的境界,怎么可能活了两百多年依然在世?

心中有疑问,自然就要解惑:“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你,只是我有一事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