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235)

作者: 小小牧童 阅读记录

张氏的娘死的早,张三水比张氏小八岁,打小便是张氏将这弟弟给带大的,于张三水而言,张氏是和母亲一样亲的亲人。

张氏也和这个弟弟特别亲近,对别的兄弟姐妹说不出口的话,都能对弟弟说。

弟媳也是个老实厚道的人,从前她在这里小住长住的,从来没有二话。

眼看着张氏和白二柱随张三水进了屋,刘氏气的牙根痒,他们从白芷那死丫头处弄来这么多东西,竟然不拿回家去,还往这外人处送,真是反了天了,不行,她得去告诉老太婆,让老太婆来收拾他们。

刘氏着急忙慌的回了白家,老太太一天只吃了半碗稀粥,这会又饿得难受,坐在院里唉声叹气,想想从前的好日子,想想现在的苦日子,越想越窝火!

刘氏匆匆忙忙的回来,一瞧老太太在院里,赶忙上前道:“娘,你知道二弟他们一家子现在去哪了吗?”

白老太冷冷的瞟她一眼,“你把他们最后的口粮给吃了,他们若不去张三水家弄吃的,回来等着饿死不成?”

刘氏小声嘀咕:也不是只我一人吃了,你不也吃了么,同进又暗叹老太太虽然年纪大,可这脑子确实活,都不说她说,就知道二柱一家的去向。

“可您知道他们都带了什么去吗?”刘氏一脸惋惜的模样,成功勾起了老太太的兴趣。

“带东西?又捡着鱼了?”白老太问。

刘氏摆手:“不是鱼,他们也不知使了什么本事,间从白芷那死丫头处弄了米和面,还有月饼,还有一大碗不知是啥的吃食,用那么好的碗装,肯定是好东西。”

第432章 有信回

老太太一听这话,立马从竹椅中站了起来,扯着嗓子问:“你说他们带着东西去张三水家了?”

刘氏点头:“那还能有假,我亲眼看见的,说要在他们家一起吃呢。”

老太太心里那个窝火呀,白养这儿子了,有吃的不拿回家,竟给别人送去,这不傻吗?不知道她这老太婆还饿着肚子?

刘氏见老太太一脸怒气,可就是不动弹,呆呆的站在原地,她心里急呀,那些东西可别吃完了,现在去说不准还能拿点回来。

“娘,你还愣着干嘛?赶紧走吧!”

白老太斜眼看她:“走?走去哪?”

刘氏一脸的理所当然:“当然是去张三水家了,老二的东西,怎能便宜张三水?咱们这一家子还饿着肚子呢。”

白老太冷哼:“饿着肚子?我看只有我老太婆饿着肚子吧,你们一家子中午不都吃得饱饱的吗?”

刘氏干笑:“您不也吃了吗?我们吃的还没您多呢,也就小峰多吃了两口,我和大柱两人一共都没吃一碗。”

两人吃一碗?当她老太婆是傻子?大柱那声饱嗝可不是打假的,只吃半碗稀粥能打饱嗝?

老太太懒得和她争,慢悠悠的做了回去,“要不是你偷了老二家的米,他们能拿着东西上张三水家吗?他们这是防谁你心里不明白?吃东西时不想着老太婆我,现在要冲锋陷阵了,就想到老太婆我了?”

现在无论刘氏说什么,她也不会信了,这女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可信。

真是后悔啊,若是老大老二还没分家,她老太婆的日子也不至于这么惨,现在可倒好,存了一辈子的钱都让老大给败光光,冬天的口粮也没了,她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

————

京都,孟府。

“公子,公子——”金小安兴奋的冲进了孟楠所在的书房。

孟楠正在看书,头也没抬道:“又怎么啦?”

金小安扬着手里的信道:“公子,白姑娘回信了。”

孟楠猛的抬头,瞧见金小安手里果然抓着一只信封,他立马扔了手中的书,冲到金小安身前一把夺过。

“瞧你这猴急样,若让老爷夫人瞧见了,还道你——”

孟楠利索的拆着信,咧着嘴笑:“说下去啊,还道我怎样?”

金小安赶忙咳了两声,拼命的给孟楠使眼色。

孟楠这会哪有心思看他的眼色,双只眼睛粘在了信封上,刚抽出信封里的信纸,还没看上一眼,信纸就被人夺走了。

“我倒要看看,让我儿子整日心神不宁,一日往门房跑八趟的信,究竟长什么模样。”

孟母徐氏捏着手里的信纸,眼睛却盯着一脸错愕的孟楠。

孟楠伸手欲将信压回,徐氏这时却将手反在了身后:“怎么?为娘看不得?”

孟楠皱着眉道:“母亲,这是我的信,你怎能随便看我的信?我已经长大了,我有我自己的生活和朋友。”

徐氏冷笑:“瞧你急成这样,是个姑娘吧?就是因为她,所以才不肯和雪儿订亲?”

第433章 莫要怨我

孟楠也沉下了脸:“母亲,这事和她没关系,我不喜欢郑如雪,自然不能和她订亲。”

“果然是个姑娘,我倒要看看,这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竟将我们孟家的公子迷成这样。”言罢,徐氏退后了两步,两个丫头挡在了她身前,她这才拿出信来看。

信上的字实在说不上好看,顶多能算是工整,没有风骨清韵,就是她身边丫头写的字都比这好,一看就不是大家小姐能写出来的字。

信上倒也没说什么,看字里行间的意思,应是给孟楠的回信,只说一切都好,让他勿念,还说不想来京都,多谢他的好意。。。

也就是说,他的儿子看上人家姑娘,想接人家姑娘来京都,人家姑娘不肯?

他儿子被拒绝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姑娘,竟然连他们孟家的公子都看不上,那眼界得有多高?

上一篇: 摄政王妃 下一篇: 盛世唐朝之谁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