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395)
还道她是医中天才,原来她不仅是天才,有今日之成就,更离不开勤学苦练。
一个女孩自学医术,没有条件,她就自己创造条件,最终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成就,可想而知她为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白芷笑道:“太后娘娘不必这般惊讶,世上像我一样为了学习而努力的人有很多很多,我只是其中的一个罢了。”
许太医对白芷是敬佩有加,而太后却不这么想。
一个小姑娘活成白芷这样,那心性得多么的不同寻常?用看待寻常女子的目光看她,显然是行不通的。
太后还在心里想着该用怎样的话来夸她两句,那边的梁太医便已经写好了药方过来,她便干脆掠过不提。
“梁太医的方子,你们俩个也看看,正如白芷所言,优中择优!”太后道。
许太医应喏,上前接过梁太医手里的方子,抬目一扫,心里立时了然,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和梁太医平日开出去最多的药方大抵相似,只是少了几味活血的药,他倒是聪明,知道现在这种情况需得少沾那方面的药。
许太医没做声,将药方递到了白芷的面前。
白芷接过一看,差点没笑出声。
太后见她这状,忙问:“你为何发笑?”
白芷抖了抖手里的药方,笑问:“民女只是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药方?能治什么病?或是说,能温养那方脏腑?”
太后皱眉,看向梁太医:“你解释一下!”
梁太医此时恨毒了白芷,这死丫头,分明就是故意要拆他的台,原本同行同道之间开方,只要没毒没害,便不该妄议方中有无,她这般,明摆着就是故意的。
可当着太后的面,他又能说什么?
梁太医道:“回禀太后娘娘,微臣先前就说过,要给您开一个温养之方,此方虽不能治病,却对身体颇有益处,有养气宁神之效。”
白芷立马接话:“是吗?加入千伏子便是养气之方?混入元干便是宁神之药?梁太医,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知?”
太后不懂药理,但听白芷这话,眼皮也是一跳,还道这梁太医给她开了什么不当之药。
第723章 她竟还活着?
梁太医怎么也没想到,这白芷的胆子竟然大到这种地步,在太后面前,也敢这般胡言,她难道不知,就凭她这样轻巧的一句话,就能让他人头落地吗?
梁太医立时跪在了太后跟前,俯身磕了个响头,“太后娘娘明鉴,微臣所开药方,就是普遍温养之方,虽无治病之效,却有养身之能,绝没有不妥之处。”说着,他回头看了白芷一眼,又道:“这白姑娘也不知是什么来历,小小年纪,仗着自己看了两本医书,便敢在太后面前妄议他人医术,此等品行,实让微臣不耻!”
太后又将目光落在了白芷的身上,没作声,似乎在等她答辩。
好吧,既然等她答辩,那她就好好辩一辩!
白芷侧目看向梁太医,似笑非笑道:“梁太医刚刚来得晚,又忙着开方,怕是不知我的来历,那我就再说一遍。”
她抿唇,笑容更甚,看在梁太医眼里,后背立时再发了一层冷汗。
“我姓白,乃随养父之姓,前阵子刚与生母相遇相认,我母亲叫东方婉儿,我外祖父是东方穆,想来梁太医一定不会陌生。”
梁太医面色大变,她竟是东方婉儿那‘死去’多年的孩子?她竟还活着?
难怪瞧她面相与东方婉儿和裴青寒颇多相似。
梁太医拢于袖中的手轻轻颤抖着,心里慌的很,就像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将那错事瞒在心里,自以为天衣无缝,可谁知,竟会有藏于暗处的目击者。
眼下目击者就在眼前,也不知那目击者会说些什么~
白芷打量着梁太医的神色,心中冷笑,那些有待验证的迷团,在这一刻,似乎都有了答案。
“听说我母亲这些年卧病在床,都是在梁太医手里开方拿药的?”她问。
梁太医的面色越发苍白,身子也抖的越发厉害:“是,是吧?这,这我也不太清楚,兴许侯爷另找了大夫也说不准!”
白芷又道:“听我母亲身边的丫鬟说,梁太医在两个月前说过,我母亲命不久矣,活不过今岁!”
梁太医额头的汗珠一滴滴的落下,落在那藏青色的官袍上。
太后听了这话,立时插嘴问道:“那你母亲现在如何?”
白芷道:“回太后娘娘,母亲现下安康,痼疾已愈!”
梁太医听了这话,抖的越发厉害了,可又一想,不对呀,东方婉儿那身子骨,已经彻底给耗坏了,怎么可能还治得好?她莫不是在诈他?
梁太医立时便道:“不可能,你母亲已经病入膏肓,纵是大罗神仙下得凡来,也不可能治得好!”
白芷轻笑“梁太医这般肯定?你当知,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自己治不好,还道别人也治不好?又或许,这其中有些什么,是我们大家伙都不知道的,唯你自己心里清楚,方才这般断言肯定?”
梁太医那个悔呀,他哪知这丫头的嘴皮这么利,心还这么毒,非要让他在太后面前变成有罪之人。
第724章 这可是苦汤药,不是甜蜜枣!
梁太医急急吼道:“白姑娘,妄自推测的不实之言,怎可轻易说出口?”
白芷笑道:“是否妄自推测,我想梁太医心里自是有数。”
太后没心情看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斗嘴,她现在只关系,东方婉儿是不是真如白芷所言,已经彻底恢复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