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473)
~~~~~~~
晚上还有五章,还在写哈~~
第865章 李家公子的病
白芷微讶:“哦?您还有别的事?”
许太医道:“是这样,柯大人奉皇命肃查官/场风/纪,查出不少官员得了风流病,其中花柳症最为常见,而和柯二公子这样的霉疮,也有两个。”
见白芷没作声,许太医又道:“路家公子和李家公子也得了霉疮,听闻你我给柯二公子开了药,便去我府上求,我初时没答应,毕竟柯二公子的药也才刚用上,效果如何也没出来,再说了,这两家人可不如柯家那么好说话,张口便要保证,保证治好他们家的公子。”
“这事我哪敢保证,这病在之前本就是不治之症,他们这分明就是要为难你我,你在东方家,他们不敢去找,便只能私下来找我。”
白芷道:“既然是这样,你大可不必理他们,你是太医,又不是街上的郎中,就算是郎中,也不可能随便对病患许诺什么。”
许太医点头::“我也是这样回的,没有皇上的令,我哪敢随便给外人看病?可他们有的是本事,也不知托了什么人,竟求到了太后那里,太后原本是想让你给治的,后又觉得这病症让你一个姑娘去治不太合适,这才独给我下了令。”
“所以你去了?”白芷挑眉,
许太医点头:“去了,太后下的令,怎敢不去。”
“路家公子倒还好,情况和柯二公子差不多,我用了同样的药,可李家公子的情况似乎不太妙,我实在拿不准,也没给开药,李家人便天天来我府上闹,还威胁我说要闹到太后跟前去,真是气死人了。”
白芷摇了摇头,叹道:“自己家的人得了这种病,还有脸上大夫家里闹,这脸皮真是够厚的。”
许太医道:“谁说不是,我从医几十年,撒泼的人也见过不少,可像他们这样的,我还真是头一回见。”
白芷问:“你现在打算如何?”
许太医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道:“李家和苏家是表亲,苏家就是皇后的母家,我猜帮他们李家去太后面前说话的,要么是皇后,要么是萧王,唉——我和你不一样,我没有东方先生和晋王这样的后盾,我们许家世代为医,除了身上这点子医术,真没有什么好倚仗的。”
白芷问:“我能帮您什么?”她亦不忍心见许太医这般烦恼。
许太医道:“李家公子的霉疮症似乎比柯二公子更为严重,不知用柯二公子同样的药方,是否可行?”
白芷问:“严重到什么地步?你将他的情况说清楚。”
许太医道:“周身多处可见霉疮,且已破溃。”
“结毒溃破,泄出物可是脓血?”白芷问。
许太医点头:“没错,就是脓血,恶臭。”
“可有溃面?状似如何?面色如何?脉象如何?”
许太医一一回复:“溃面肉芽苍白,久而不敛,面色亦十分苍白,诉头晕眼花,少气懒言,脉虚细。”
白芷点头,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按照许太医的说法,这位李公子的霉疮病症,已到第三期的病程,应是气两虚型。
第866章 李家泼皮
白芷道:“他现在气血受损,病程长重,应用补益气血的方子。”
说话间,二人来到太医院,白芷取了一方白纸,在上头写下药方,八珍汤加减:熟地、茯苓、当归各三钱,白芍、川穹、生姜、大枣各两钱,人参、甘草各一钱。
许太医看着药方,和上回给柯二公子的药不太一样,其中只有几味药相同,细细琢磨后,他突然顿悟,解了其中关窍,兴奋不已。
“我明白了,我懂了,原是如此,原是如此啊!”
许太医高兴的手舞足蹈,乐的一张脸上全是褶子,瞧得堂中那些药童和年轻的太医们一脸懵,许太医平日很是持重沉稳,今日怎的这般失态?
白芷道:“李公子毕竟已经重症至此,此药方能否治愈李公子,还未可知,您去李府诊治时,莫要轻许承诺,免得落人口实。”
许太医连连点头:“我明白,做太医这么多年,这种事,经历的也不少,大约知道该如何应对,放心吧!”
白芷看向诊室的方向,道:“既然来了这里,那就再看看公主再走,她的脉象实在奇怪,我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若有奇脉论就好了。”
许太医道:“那好,你再去看看公主,我先去趟李府,回头再去打听下柳氏商行的事。”
白芷道:“打听柳氏商行的事您不用管,您一个太医,柳氏商行生意做得这么大,恐怕不会卖您的面子,不如这样,我回去和外祖父或晋王商量一下,让他们出面,或许柳氏商行能给他们行个方便。”
许太医大喜:“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东方先生在京都乃至整个楚国的影响力,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有他出面,此事必成。”
又说了几句话语,二人作别,白芷去了内诊室,许太医匆忙出宫去了。
若不尽管安抚好李家,李家那些泼皮无赖,若不快些打发他们,一天三趟上他家里闹,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许家治死了李家的人呢。
话说孟长龄哄着皇帝来了后宫,还去了日久未入的庆安宫。
皇帝一进庆安宫,便觉察出不对劲来,里头的宫女太监们,皆是一脸慌乱之色。
“皇后呢?”皇帝皱着眉问。
跪伏一地的宫女太监们瑟瑟发抖不敢言语。
皇帝更是勃然大怒:“朕说话,你们聋了还是哑了?”他指着距离他最近的一位太监:“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