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501)
东方穆年轻时征战四方,对楚国的周边四国都很熟悉,此事与他议商再合适不过,可眼下,事情还没个结果,人就气走了,现在可好,他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
过了一会,又有太监来报:“皇上,太后娘娘晕倒了,一直叫着皇上您呢。”
皇帝烦透了,可毕竟是自己的母后,再烦,也得去探望,不然又要背上个不孝的名声。
皇帝撇下一桌子等他批复的奏折,急匆匆赶到慈福宫,寝殿内,宫女太监跪了一地,床边的老嬷嬷哭声不止。
他只觉头疼的厉害,这种场面,他不知见过多少回,每回都是一样一样的,能不能换点新花样?
皇帝走到太后的床前,看着躺在榻上的太后问:“太后如何了?”
那嬷嬷假装刚刚发现皇上进来,赶忙退身跪下,朝皇上道:“回皇上,太后娘娘刚刚晕倒了,这会好了些。”
皇帝上前两步,在床畔坐下,缓声问:“母后感觉如何?”
太后掀开眼皮看了皇帝一眼,声音仿如蚊吟:“还能如何?”
先更六章,还在写,晚点再更两章哈~
第916章 太后可有按时服药?
皇帝朝一旁的嬷嬷问:“可宣了太医?”
嬷嬷道:“宣了,应在路上。”
说话间,许太医进来,见皇上也在,赶忙行礼。
皇帝摆手:“不必多礼,快看诊吧。”他在心里叹了一息,这种戏,这一辈子不知演过多少,他这个母后,从前做妃子时,就喜欢玩这一套,她自以为玩得很好,别人都看不出来,其实,谁又看不出来?只是没有人愿意戳穿她罢了。
许太医上前诊治,脉搏诊了一遍又一遍,看得皇帝都急了:“怎么了?”
许太医撤回手,回身跪下,朝皇上道:“皇上,白姑娘早有医嘱,嘱太后娘娘不可妄动肝火,且药需一直服用,至少半年,可今日微臣看太后娘娘这脉象,比上回浮燥疾乱了许多。”
皇帝听不懂,直问:“什么意思?说明白点。”
这时躺在床榻上的太后也睁开了眼睛,微翘起头看着许太医,一脸关注。
许太医又道:“回皇上,太后娘娘这脉象,不大妙,想来太后娘娘未能按时服药,又动了肝火,这才病情急转。”
皇帝拿眼去看一旁的嬷嬷,“太后可有按时服药?”
嬷嬷看了床榻上的太后一眼,立时点了头:“服了,一直都有按时服药。”
躺在病床上的太后虚着声道:“哀家早就说了,那丫头靠不住,你们偏不信。”
皇帝皱着眉没说话,许太医抬眼去看那嬷嬷,问:“太后今日可用了汤药?”
嬷嶙赶忙点头:“用了用了,就用的白姑娘开的药方。”
许太医摇头:“嬷嬷怕是没说实话吧。”
嬷嬷面色立变,急道:“许太医,您可不能当着皇上的面诬陷好人,奴婢怎敢说这样的谎?”
许太医朝皇上道:“皇上,微臣进慈福宫时,瞧见洒扫的宫女端着些糟糠之物去丢弃,微臣看到些药渣,那些药,绝不是白姑娘开的药方,倒是像梁太医会开的方子。”
皇上知道这许太医的性子,个性耿直,有一说一。
不然也不会在除夕夜宴上,直接了当的说无法医治太后,若换了别的太医,就算明知治不好,也绝不会明说,多少病症明明换个人能治好,可偏偏因着这些嘴硬死要面子的太医给耽误了。
皇上朝那嬷嬷沉了声道:“还不说实话?”
嬷嬷赶忙跪在了地上,身形抖着不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又能说什么?说这事跟她没关系,都是太后的懿旨?
那她就算躲过了皇帝的问责,也绝逃不了太后的责难,如此,还不如咬牙受下,说不得太后见她可怜,给她一条生路。
“老刁奴,连太后的药都敢换,真是不知死活,来人,拖下去,仗责三十。”
嬷嬷几乎吓瘫,这三十棍打下来,不死也残啊。
她回身扑到了太后的榻前哭喊道:“太后,太后救奴婢。”
太后知道皇帝动了怒,本不该开口求情的,可这黄嬷嬷,跟了她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办事也算得力,若没了她,她使着别人也不称手啊。
第917章 她当真医术比许掌院你还好?
“皇帝,这事是哀家的主意,不必迁怒于她。”太后心里也冒火,刚刚皇帝说那样难听的话,多半也是说给她听的。
皇帝轻哼,侧目扫了黄嬷嬷一眼:“若没有这些刁奴在旁唆使,想来母后也不会有这样的心思。”
他厉目扫向一旁的太监,沉着声道:“还愣着干什么?拖下去,重责三十。”
太后坐起了身,眼睁睁看着黄嬷嬷被拖走,却是一点法子也没有,这里是慈福宫,是她的地盘,本该事事由她做主的,可今日,她偏偏叫来了皇帝。
皇帝是整个楚国的皇帝,包括慈福宫里的宫人,也得听皇帝的。
黄嬷嬷被拖了下去,旁边的两个大宫女吓得脸色煞白,伏跪在地上的身子不断颤抖着,额间有豆大的汗珠滚滚而落。
皇帝不理太后,也不理宫女,只看向许太医,问:“现在将药换回来就行了吗?”
许太医摇头:“脉象已乱,情况不妙,只用原来的药,怕是无济于事,应请白姑娘再来诊治,微臣先听听她的意见。”
皇帝很尴尬,白芷刚刚才被太后弄伤了手,现在让她来给太后看病,不说她肯不肯,就东方穆和楚焱都不会肯。
“白芷可能不太方便,你不能给太后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