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福女(128)
南骊国在和大晋接壤的边境陈兵三十万,近期异动越来越频繁,但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目前还算相安无事,但南境和东境却同时遭到了南诏国和东离国的偷袭,这显然是他们是商量好的,三国联合起来,想要吃下土地最为辽阔也最为肥沃的中原大晋。
南境和东境虽也有驻军,却远远比不上北境的兵力,更别提抵挡住南诏和东离倾全国之力派出来的十数万精兵良将。
现在只是偷袭,便已有大规模的损伤,一旦开始全面进攻,南境和东境将会瞬间失守。
到那时,朝廷不得不从北境调兵,而北境又有南骊国三十万大军等着他们,一旦分兵,南骊国必定动手,到那时,整个大晋边防必会全线溃败,亡国之日就在眼前。
楚元炎气得不轻,大好河山,偏生被那多疑且自私的皇帝给弄得岌岌可危。
到了这个地步,他也顾不得什么前嫌,只能立刻动身赶往北境,只期望东境和南境那边能抵挡得久一点,给他多争取一点时间。同时也希望顾知安能离危险的边境远一些,照顾好自己。
然而,楚元炎这边才刚刚动身,便有紧急军报送往京都,正坐在议政殿龙椅上与臣子商议国事的皇帝在看见军报后,当即吐了一口血,急怒攻心,晕了过去。
第208章 凡事有因必有果
东境和南境边防已破,一日之间十数城池落入南诏国和东离国大军之手,百姓死伤无数,更有大批流民正往京都方向赶来。
东境距离京都最近,不过千多里的路程,东离国若全力进攻,且一路无阻的话,不过几日便能打到京都来。
皇帝能不急到吐血晕厥吗?
东离国向来与大晋交好,两国甚至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国书,谁能想到,这说撕破脸就撕破脸了。
皇后又急又气,在龙床前转来转去小半天,此时见太医们都退下了,臣子们也都回去了,这才挥退殿中宫人,开始发起牢骚。
“凡事有因必有果,这都是自作孽啊!”皇后没好气地瞪着昏睡中的皇帝,气得肝疼,“要不是他非要将楚将军从北境调回京都,又生出那么多事情来,咱们大晋,何至于落到如今的地步。”
一旁守着龙床的大太监是皇帝的人,听了皇后这话,心中虽有不满,却也无力反驳,事情还真就和皇后说得一样,都是皇上自己作的,这叫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可他毕竟是皇上的心腹大太监,这时候不得不说两句。
“娘娘,这时候论功论过都来不及了,眼下要紧的,是赶紧找到楚将军。”
如今朝中能带兵的武将就只剩了两个,且年岁都大了,早到了解甲归田的年纪,今日得到消息后,两位老将军已然重新穿起战甲,请命出征,一个前往东境,一个前往南境。
眼下最重要的是北境,毕竟东离和南诏只是小国,兵力也不盛,夺了边境十数城,应该不会再往里进,于他们而言,也是冒险,一旦北境分出兵力前来支援,便能轻易对他们进行合围,到时别说守住夺到的十几城池,怕是都回不去了。
所以如今最让他们担忧的,还是北境,南骊可是大国,还是兵力强盛的大国,在楚元炎出现之前,南骊可都是压了大晋一头,边境之战大晋就没赢过,这样的局面只在楚元炎出现后才改变的。
且这一次,南骊在边境陈兵三十万,显然是准备大干一场了,若没有楚元炎,黑甲军再厉害,怕也会减锐几分。
皇后狠狠瞪了大太监一眼,怒道:“本宫不知吗?你们这么能耐,怎么就没找到呢?去找呀!”
大太监闭嘴了。
这时有小太监进来禀报,“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求见。”
皇后点头,“让他进来。”
夜苍澜快步入殿,显见一身风尘,衣摆还有几处破损,发髻也有点歪斜,皇后瞧了就皱眉,“你这是做什么去了?与人打架了?”
夜苍澜看了大太监一眼,也不瞒着,直接了当道:“母后,儿臣在宫外遭遇伏击,好在儿臣带的人不少,这才化险为夷。”
大太监一脸惊讶,却没吭声,心说皇上还没怎么样呢,有些人就坐不住了。
想想也是,皇上这次瞧着是很凶险,如果一病不起,国不可一日无君,自是当由身为正统的太子殿下监国甚至继位。
其他人若还想争一争,自然就得先从太子这里下手,没了正统,剩下的人,自然谁都有可能了。
然而,他们的这位太子殿下,表面看着温润谦谦,脸上总是挂着平易近人的笑,实则是个极有手段的厉害主,可不是那些连野心都藏不住的皇子们可以相比的。
皇后闻言气得脸色又变了,青红交加,好不精彩。
“抓到人没有?是谁干的?”
第209章 欧阳氏入京了
夜苍澜不想在这里谈论这个问题,正欲问一问父皇的病情,又有太监前来传话,“娘娘,殿下,太子妃在宫外递牌子求见。”
夜苍澜立即皱了眉,“她来做什么?”
对于顾知念,他的厌恶从来都不掩饰,几次与父皇提起退婚之事,父皇都没允准。
呵——恐怕父皇始终都对顾知念这所谓的天命凤女寄了希望的。
皇后也皱了眉,却没有立即拒绝,朝太监问:“可有说什么事?”
太监立即将一封信奉上,“太子妃说,娘娘看了信就会明白。”
皇后身边的嬷嬷伸手接了信,先打开看了一眼,确定没什么问题,这才呈到皇后手中,
皇后目光轻飘飘落在信纸上,原本冷淡的表情很快就凝重起来,很快她便收回目光,将信纸递给身边的嬷嬷,转而朝太监道:“带她去凤仪宫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