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媳(22)+番外

作者: 搬进四两 阅读记录

秦漫自是不敢的,便笑道:“孙儿媳站着便好,老太太不必挂心。”她此时面对的可谓是尤家的老泰山,便是不

敢有丝毫懈怠,以免乱了规矩。

老太太此时才拿正眼打量着这位新进的孙媳妇,只见她弯眉朱唇,站姿绰约,心道这孙媳妇倒不失为一个标致美

人儿。这几日静宁院的那些个事儿,老太太都已清楚了,所以才要亲自见一见这小孙媳妇。

佛堂一试,老太太有些欣赏孙媳妇的忍耐力。老太太自是让许多人跪过,但一连两个时辰动也不曾动过的人,却

不多。除了老太太那极为孝顺的儿子儿媳之外,怕是只有这孙媳妇了。

美人有许多种,有只美不厉的,还有美而不实的。老太太看着面前的标致孙媳妇,觉得她不止面上露出的这些个

温婉,只怕她心底还有些自己的计量。不过,老太太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新人。

“孙媳妇得子君欢心,我听说后很是欣慰。”老太太看着孙媳妇,笑了笑。

秦漫听不出老太太话里有讽刺的意味,便真心回道:“孙儿媳对夫君不曾有过长久服侍,却得夫君垂怜,是菩萨

赐予孙儿媳的福分,唯有本分为妻,方才能报夫君与尤家大恩。”

老太太微微颔首,暂时沉默了。那些个事情,她在斟酌是否要给这孙儿媳一些暗示。儿子已年近六旬,只怕……

只怕某些人的心思要落空了。

老太太又想到孙儿的事情,心中更是一阵唏嘘。要说老太太不疼孙儿,那是假的,眼看着孙儿的脾性愈发古怪,

老太太也是急在心里。只不过老太太也有许多无可奈何,身为大家族的一员,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秦漫知晓老太太的眼光,便更加自我谨慎了些,就不知老太太在斟酌什么事儿,还这般小心翼翼。她琢磨着,这

老太太已经是位高望重,应当遇不到什么难事的。不过这尤家的事情不好说,也不定这老太太真有心事,所以才

对尤家事情不闻不问一心向佛的。

秦漫沉住气等待着,老太太想必还是加了几分筹码在她身上,否则便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传唤她了。毕竟,尤

家的人包括尤老爷在内,想见老太太一面也是难的。

第14章 暗示

静默了半晌,老太太终是开口了:“孙媳妇可知尤氏一族,族长之位是如何传下去的?”

秦漫心中奇异,老太太怎地提起这事?不过她面上却无异色,平静的答道:“回老太太,孙儿媳见族规有言:‘

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传男,不传女。’”

老太太微笑着点头:“孙媳妇记得很清楚。”顿了顿后又发一问:“那这下任族长,孙媳妇觉得会由谁来接任

?”

“依照族规……当是夫君接任。”秦漫迟疑了一下,才据实答道。尤子君接任族长是名正言顺的,老太太何以有

此一问?难道说,老太太在暗示她族长一位其实不一定由尤子君接任?

秦漫心中敲起了小鼓,觉得老太太话里有话。现任族长尤闵壕膝下无子,仅尤夫人一个女儿,自是不可能将族长

之位传给尤夫人的。尤子君是尤夫人的儿子,也就是尤闵壕唯一的外孙,本就是最亲的人了,再说尤闵壕的族长

之位本就是从兄长手中拿来的,如今再还予兄长之孙也是在情在理的事。若尤子君身为长房长子也不能接任族长

之位,那又有谁可以接任?

老太太见孙媳妇脸上出现犹疑之色,又听她迟疑了一下才作答,相信孙媳妇心中自有一把算盘,便没有再提族长

继承人一事:“孙媳妇前些日子学了规矩,也应当知晓这尤家上下一些事情。不过孙媳妇若要知道前三房夫人的

事,恐怕只有我这个老太婆敢对孙媳妇说一二了。”

“请老太太指点,容孙儿媳洗耳恭听。”秦漫急忙躬身,心道这是了解敌情的大好机会,以免将来在这尤家糊里

糊涂的连敌人是谁都不清楚。

老太太沉吟了一下,方才娓娓道来。

秦漫是愈听愈吃惊,面上却不敢露分毫,以免老太太停下来。

原来那第一房夫人秦玉莹与秦漫同宗,只不过秦玉莹嫁入尤家时当年的秦漫还是一名幼童,且当时秦家还是仅次

于尤家的大家,地位崇高。

在秦玉莹喜上眉梢的第四年,也就是怀有尤子君的第一个孩子之时,突然就跌落井中这么死了。说来也奇,从这

个孩子在母亲肚里这么夭折后,尤子君的女人们就再没有谁怀上过。

尤子君二十岁时娶了第二房夫人戚玲,但这二房夫人更是命运多舛。过门那日京城便突降狂风暴雨,而后戚玲被

大红花轿抬到尤府大门时,偏生那门匾掉落了下来,因此她被视为不详之人。接着在第二年,已然被流言蜚语折

磨的不堪重负的戚玲突得恶疾,呕血而亡。

秦漫最为关注的,还是这第三房夫人尤绿英。因为尤苦如今还活着,而尤家上下却当她已经死了,甚至族规那末

尾也是如此记载,不得不让她心生疑惑。

她感觉尤苦年纪与她以前相仿,也曾奇怪过尤子君为何会娶一个二十几岁的女人,这在当地是极不合理的。因为

女子一般十几岁便要出阁,否则便成老姑娘了。

在听了老太太的说法后,秦漫才知道:当时尤子君连丧两房正妻,尤老爷认为是前边儿两房媳妇年纪太小,与尤

子君相克所以才有意外发生。故而尤老爷与族长尤闵壕商议,在尤姓族人中挑了已然二十岁且外貌并不十分标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