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王欢:强宠小爱妃/强宠小爱妃:奸妃乱江山(134)

作者:吴眉婵1 阅读记录

一干妃嫔们立即行礼,纷纷附和。

“陛下仁德,天下无双……”

“陛下胸怀宽广,真是万民之福……”

“还是陛下高瞻远瞩……”

……

马屁,拍得非常舒服。

新帝也非常高兴。

甘甜也由衷道:“陛下仁爱无敌,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这一顿家宴,气氛非常正常。

谈笑之间,恒文帝无非是问问琅邪王的情况,王府可好安好之类的。傅贵妃也在一边帮腔,气氛倒也算得河蟹。

酒过三巡,甘甜终于寻机回到了正途上:“陛下,我来京已经一个多月了。亲眼目睹了陛下登基,天下归心。也承蒙贵妃姑姑招待这么久,实在是不好意思再打扰下去,请陛下允准甘甜归家……”

新帝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王妃进京一次,实属不易。今后山高水长,你和你姑姑也难得有相见之日,不妨多呆一些日子,傅贵妃,你说是不是?”

傅贵妃本是巴不得甘甜快点滚蛋,可听得新帝这么说,只好满脸堆笑:“也是,甘甜,你难得来一次,就留下来多住一些日子好了。”

甘甜心中暗暗叫苦,果然,新帝是扣押人质不放了。

这次走不了,日后要走,就难如登天了。

她转动眼珠子,待要再说什么,可是强求不得,只好作罢。

记住本站固定可以方便下次访问

第362章:陷入绝境6

从此,甘甜就陷在傅贵妃的长春宫里,进不得,退不得。

但是,好在没有受到任何的骚扰。

新帝并非饿中色鬼,一看到女人就昏了头。

事实上,他十分勤勉,别说是去欺辱命妇,就连他自己的妃嫔,他都顾不上。

他日日都在操心他的国家大事。

跟所有刚继位的皇帝一样,宏图大志,一心要干点成绩出来。

青史留名,谁不愿意??

全国人民都不怀疑,新帝在往一条明君的方向奔去,尤其,他对老皇帝留下的诸多弊端,一一改革。

他先是把老皇帝之前不得重用的一批名士,黄泰、齐秦和方惜之等人都提升为行政负责官员,对帝国政府内部的权力进行重新分配,也使他自己能实施他的新政策。

在政府官署的大小和数目方面以及在一整套官员的设置上,也都有了改变。户部和刑部的所属司从12个减为4个;都察院中的两个都御史合并成了一个;同时,国子监和翰林院的各项职责和人员编制大为提高和扩大。

它们都是有目的的变革,意在搞一套新的建制,使权力归到皇帝信任的顾问的名下,加强文官之治,以削弱将军们和皇子们的权势。

尤其是对诸藩王国度里的行政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设置了宾辅和伴读,并让翰林学士以儒家的为政传统教育和辅导诸幼年王子。王子们还进一步不准参与文、武政事。

在老皇帝分封诸王的时候,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

其中有一条规定:在新皇登极以后的三年时间内藩王们不许来朝廷,只能留守藩封。可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廷当道,诸王得准备他们的兵力,听候新皇帝召他们来“拨乱反正”,而在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和驱逐了奸佞以后,他们仍应返回封地。

记住本站固定可以方便下次访问

第363章:陷入绝境7

对于合法的继承原则定下了一条重要的规矩;它既适用于藩封王子的继承,也适用皇位的继承。其中主要的一条原则是继承人应该是长子,并为嫡妻所生。如果这一点已不可能,嫡妻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将成为合法继承人。

老皇帝本来有十几个儿子,但是,其中多半是不到十岁的小孩儿;年长的几个亲王因为好色无度早已去世,剩下的成年藩王,就只剩下了琅邪王和七王子。

七王子酒色财气,雅好女色歌妓,形同废人。

所以,只剩下琅邪王是健在的最年长而又权势最大的藩王,同时他也是皇家礼仪上的尊长。

几经斟酌之后,新帝在几大心腹重臣的影响之下,决定走完全废藩的道路。

诏书一出,天下哗然。

本来,按照恒文帝的意思,是马上出兵,打琅邪王一个措手不及。可是,方惜之等大臣权衡之下,认为蓟州城路途遥远,又是抵御匈奴的重镇,加上粮草不继,加上琅邪王蛰伏不动,所以,建议继续观望观望。

趁此机会,也好集结兵力,一旦琅邪王有所动静,立即拿他开打。

新帝采取了这个建议。

外面即将天翻地覆,后宫里却是平静无波。

甘甜在长春宫闷得几乎要长虱子了。

她一天和傅贵妃说不了几句话,而且,傅贵妃得到消息,皇帝的削藩行动开始了,首先针对的自然是琅邪王,她生怕这个外甥女连累自己,便把她打发到长春宫的别院里,让她深居简出,轻易不许外出走动。

其他妃嫔,当然不可能主动来拜访这个不速之客,大家避之唯恐不及……

门外,日日都有侍卫看守,美其名曰照顾王妃的安危,实质上是扣押人质。

甘甜连大门都出不了半步。

这一日,宫女们送来午膳。

其中一个叫做梓潼的宫女,将一盘点心特意往她面前挪了挪才退下去。

记住本站固定可以方便下次访问

第364章:陷入绝境8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