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王欢:强宠小爱妃/强宠小爱妃:奸妃乱江山(495)

作者: 吴眉婵1 阅读记录

多大的讽刺。

哈哈哈,女人,何苦跟女人为难呢?其实,一直都是男人在为难我们。

那一具狐狸的尸体被吊在树梢上。

六宫震动,奔走相告,说抓住了狐狸精——这只狐狸精被现行了,已经被打死了。从此,皇宫里再也没有妖魔鬼怪了。

众人天天想起那些残余的狐狸毛,狐狸足迹,狐狸精的传说……但是,谁也不曾亲眼见到狐狸。现在好了,狐狸精被揪出来了,挂在树上,上面还撒了茅山道士的镇妖狗血,以示精魅永世不得翻身。

按照宫廷的谕令,便是狐狸精已经死了。

可是,大家都有一个疑问,到底谁才是狐狸精呢?在人们的常识里,那应该是一个女人变换出来的,但是,宫廷里到底哪个女人死了却不得而知。皇后?别的人?无人知道,上谕也没有提起,大家都处于猜测的状态。

————————————————————华丽分割线————————————————

争取国庆内结局。

本站永久网址记住它,可以方便下次访问

第1339章:结局不可太狠毒6

可是,大家都有一个疑问,到底谁才是狐狸精呢?在人们的常识里,那应该是一个女人变换出来的,但是,宫廷里到底哪个女人死了却不得而知。皇后?别的人?无人知道,上谕也没有提起,大家都处于猜测的状态。

ianzai现在,道具完全是不合格嘛,至少,必须有一个女人失踪,或者病逝……既然什么都没有,干嘛就一定会有平安无事的一天呢???

大家腹诽,当然不敢去质问琅邪大帝。

说也奇怪,自从这狐狸精的尸体悬挂上去之后,皇宫就清净了,再也没有狐狸毛,狐狸足迹,也没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了。一时间,变得安逸祥和,井井有条,一如皇宫该有的样子。

难道狐狸精风波真的已经过去了?

段雪梅却不如是想,她比任何人都更加紧张。

悬挂着的是狐狸,而不是狐狸精。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她紧张得出奇,仿佛在自己的加冕大礼上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

宫女们一次次的探测消息传来:都是有关当日皇后忽然晕倒,不知是被狐狸精杀死还是她杀死了狐狸精,或者她为何会忽然晕倒……种种迹象就像解不开的谜团。

宫女小声地回报:“陛下当日的确去了乾清宫,但是,他很快就离开了……他说狐狸精的魂魄已经散了,所以,一整夜,他都是和贵妃娘娘您一起度过的……”

段雪梅恍恍惚惚,但觉一切都不真实。的确,那天晚上,琅邪大帝是来到了她的身边,还包括新近得宠的两名尤物,那天晚上,陛下的精神异常亢奋,喝酒聊天,欣赏歌舞,闹得快到天明才去就寝,连早朝也没去上。

但是,她为何还是惴惴不安的充满狐疑??

仿佛心中有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一些事情就要发生,她却无能为力到了极点。

“你们难道一点也打探不出乾清宫的消息?”

她的语气已经充满了责备。

本站永久网址记住它,可以方便下次访问

第1340章:结局不可太狠毒7

宫女们更是惶恐:“回娘娘,奴婢们用尽了一切手段,可是,乾清宫戒备森严,皇后不敢踏出门半步,不但如此,侍女们也都不敢出来,太监买菜都要经过极其严厉的审核,别说交换消息了,他们连多看一眼别的宫殿的人都不敢……”

段雪梅颓然倒在斜榻之上,对于这个不可捉摸的琅邪大帝,第一次滋生了极其严重的戒心和恐惧之感——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他到底是要干什么???天威莫测,哪怕是躺在同一张床上的得宠女人,也看不透一个男人的心思。

真是太可怕了。

她却不敢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退却,只坐起身子,振作了一下精神。

“你们不必再去乾清宫打探消息了,去找张太医……”

张太医是和她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大夫,当年曾经为她的父亲诊治,两家的私交十分笃厚。而且,张太医也曾经出入乾清宫,如果找到这个人,就可以多多少少明白深宫的一些内幕。

她慢慢地明白,事情的一切,也许都和那个神秘的皇后有关。她躺在那座金碧辉煌的牢笼里,到底是死是活,到底是一个布局还是一个阴谋?这一切,她太急切地想要解开了。

侍女们出去,到傍晚才回来。

段雪梅一看她们的脸色,心就沉下去了。果然,侍女们带来的是一个根本就算不上消息的消息。

“娘娘,奴婢们无用,始终打探不到消息。据说,所有曾经出入乾清宫的御医都集中到了御医馆,这段时间,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进出,更不要说和外面通消息了。”

段雪梅大惊失色。

竟然连御医们也被软禁了。

这是意欲何为?

“听说陛下狐疑他们和狐狸精事件有关……”

段雪梅的脸色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御医和狐狸精事件有关?也是皇后娘娘所指使?甘甜,她哪有那么大的本事??难道琅邪王真的会这么荒唐的认为??

本站永久网址记住它,可以方便下次访问

第1341章:结局不可太狠毒8

段雪梅的脸色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御医和狐狸精事件有关?也是皇后娘娘所指使?甘甜,她哪有那么大的本事??难道琅邪王真的会这么荒唐的认为??

她站起来,走来走去,背负着双手,完全看不清楚现实和此间的真相,骨子里,只是本能地觉得危险在靠近。不行,必须另外设法。